青岛聊天,为什么经常有这种现象发生
青岛聊天,为什么经常有这种现象发生?
之所以称之为天价鲍鱼,因为之前有一个天价大虾。
天价大虾也是出自青岛,旅游城市。海边的大排档,一盘虾跟人家要2000多,人家说不是38吗?老板说,38一只老熊。这是明着宰人,是黑心的商家的做法。显然和山东人的豪爽和好客不搭界。
这次又来一个天价鲍鱼,很多人都习惯的以为又是旅游景点的事情,看,这个不好的形象有多深刻。可还真的冤枉人家旅游景点啦。这次是崂山区的养殖区。并非是海边的大排档。可一只鲍鱼应该是多少钱呢?一般我们吃的小鲍鱼都是几十块一只,好一点的一两百。如果真的要500一只的,应该是进口鲍鱼了。
那怎么就跟人家要500呢?
其实我看了这个爱情,人家这是养殖海域,不是海滨,不是浴场。如果这位拍爱情的游客不知道,这是人家的养殖场而误进是有情可原的,可基于这个爱情里的对话,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拍爱情者一直在说,我见过鲍鱼,野生的我们都吃过,高级的地方我们也吃过,你这个值这个价儿吗?我看不起你。
由此可见,本身他们进入人家的地盘儿,看起来态度一直不是很好。其实迎面不打笑脸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老礼儿,您如果到了人家的地方,养殖场就相当于人家的炕头。您到人家的炕头里随便就捡个东西,人家是不是得跟您说道说道。
可人家说的时候,如果您的态度表示的很轻蔑,人家是不是要用惩罚的话来说呢?如果真的是因为气着人家了,人家要500真的不多。人家养殖的东西,为什么要卖给你呢?你没有经过人家的同意,到了人家的养殖场“捡”起一个东西,人家可不是要多少钱都可以嘛!所以,我认为,人家要的并不是500块,应该是一个道歉,一个态度。
如果是我,不光是要500块,还要要求你删除不经同意录制的爱情。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人家发现你的手里拿着人家养殖的鲍鱼,前来制止你。可你如果是这个态度,很轻蔑,很随意,很不以为然的问人家“你这多少钱啊?我赔给你吧?”人家山东人不争馒头争口气。肯定会报一个让你吓一跳的价格,杀杀你的威风。
可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误入人家的养殖场了,赶紧的赔不是,礼貌的说“对不住,我错了,我们不是海边儿的人,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养殖鲍鱼的地方。您看这给您造成多少损失我们赔。”这样说,是不是要好的多。我觉得这么有礼貌的说,人家不会一下子开口就要高价的。
总之,我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人家养殖户坚持这是罚款,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逃避这个事实。就是警察也要尊重人家养殖户的意见,因为您是私自闯入了人家的家里。偷走了人家的东西,这又是活物,人家如果说这是特殊的品种,您以为警察就能分辨的清楚吗?
出门旅游,要有最起码的礼貌,不是清楚的环境就不要进去,不是自己买的东西就不要乱拿。您并不能分辨出到底这个东西是谁的,是什么的时候就是有偷的嫌疑。而且,出了事以后一定要有礼貌。如果态度不好,挨顿揍都有可能啊!
青岛沃尔得英语学校怎么样?
谢邀请。成人英语培训并没有什么捷径,关键在于肯花时间。从课程设置上,沃尔得英语和韦博国际英语、华尔街英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阶梯等级、小班课,更多时间是在人机对话上。区别在于,华尔街的更系统、更完整、更高逼格,当然也最贵。有传言说沃尔得是模仿的华尔街。在这一点上,华尔街英语确实是鼻祖,其他品牌都是模仿。
英语学习就是一个功夫劲,时间靠到了,英语环境有了,能力也就提升了。
青岛小嫚是什么意思?
青岛小嫚用青岛话发音是“qingdao xiaomai(三声)”是对年轻姑娘girl的方言称呼,类似于东北的“姑娘”、济南的“妮儿”、全国通用的“美女”。
不止在青岛,其实在潍坊一些区县、日照等的山东半岛范围内也都这样称呼女孩子,要用儿化音,小嫚儿才地道。
还有一些女孩子大名就叫“×嫚嫚”,可见这个词在半岛地区非常流行。
青岛小嫚多是口头语,一般文字记录和官方考究很少。
我从2013年的青岛日报网站查到“青岛方言中的外国语 "大嫚"源自德语”
德语里面女士、对象,“Dame”(单数)(念嗒么),复数就是(Damen)念“大嫚儿们”。老青岛话管女孩儿就叫“大嫚”,就是这几年不知怎么出了个“小嫚”。
有首歌《青岛小嫚》,是青岛说唱歌手沙洲第六张个人专辑《I love Qingdao》里的主打歌曲。
歌词很生动展示了青岛小嫚的个性特点:美丽大方中带点刁钻任性。感受下:
她是个青岛小嫚 动不动就生气 不愿意了甩了脸就走人
我站在原地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手上拿着半个冰棍儿往下滴水
今 天天气不错 该出去约会 我的青岛小嫚不弱 她是个辣妹
她最喜欢吃的就是路边小吃 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没事找事儿
但是我不冲她发火 她比个男的有劲儿 还老穿个小裙子化装淑女倒是2006山东文博会的“吉祥娃”是山东大嫚,让嫚很正式向全国人民推广。“山东大嫚”是文博会动漫专题片《文化齐鲁风扬天下》中的人物形象。
(qing)
因入戏太深始终没走出来的演员有哪些?
六小龄童
很多年前,郭德纲主持过一档节目叫《今夜有戏》。
有一次,节目组邀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演员。
这位演员,戏路很窄,一辈子只演了一个角色。
但这个角色,却让观众牢记一辈子。
这位演员是——“济公”游本昌。
在那一期节目中,平日里习惯了插科打诨的郭德纲很少见地表现出特别的尊重。
他问了老爷子一个问题:
“我也很喜欢济公,我也想演济公,但您看我这么胖,哪儿像济公啊,您说我演得了济公吗?”
老爷子听后哈哈大笑,他说:
“在我之前,30年代的中国电影就有了济公了,叫尤光照,就是这么胖……我要是教,就教一个跟我不同的济公,就照你这么演。”
老爷子最后总结了一句:"所以我说啊,菩萨是无相的。"
那一年,游本昌已经78岁,但他的胸襟如此广阔,尽显光风霁月。
在节目下有网友留言:如果每一个老艺术家都能像老爷子一样,那得解开多少因为偏见而引发的争执啊。
那一刻,很多人想到了这些年“口碑翻车”的老戏骨六小龄童。
01转折易中天参加《开讲啦》,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他:易老师,当年你通过《百家讲坛》爆火之后,有什么感觉?
易中天用调侃的语气回答说:
本来没什么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走在街上, 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大喊一声:你不是那个……那个易中天嘛!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多有名。
其实说自己没反应是假的,死人才没反应,但是在膨胀过后,你还得认清楚自己是谁。
这段话,用来提醒因为《西游记》爆火的六小龄童老师最为合适。
2016年之前,他是众人心目中的“老艺术家”,当年拍摄《西游记》时的艰苦,他们塑造的经典角色,值得让所有人敬重。
但在2016年之后,一切发生了转折。
2016年,猴年春晚,央视没有邀请六小龄童老师。
这个消息一出,全网沸腾。
网友的留言“一边倒”地支持六老师:
“我们这辈子能有几个猴年?这一次不参加,下一次美猴王就舞不动金箍棒了……”
“一声大圣,一生大圣”;
“央视,请你给我们的童年一个说法”;
“六小龄童不参加,坚决不看今年的春晚”……
议论纷纷,央视官微甚至为此关闭了评论功能。
不久后,有记者采访六小龄童:“六老师,您对于没能上猴年春晚有什么看法?”
“如果春晚需要,我随时过去。”
这一句高风亮节的回复,一时间吸引了百万粉丝。
或许就在这一年,演了一辈子“美猴王”的六小龄童发现了,自己真的像“齐天大圣”一样,具备通天彻地的本领。
人如果过分夸大了自己的能力,那就特别容易“翻车”。
02“翻车”“当一个人的优点被放大10000倍之后,意味着他的缺点也会被放大10000倍。”
很久以后,六小龄童在采访中说出了这句话,但在之前,他自己头脑中涌现的,或许也只是“被放大10000倍”的优点。
在网上,曾经流传着一份“逻辑严谨”的“六学”:
《西游记》原著是世界名著,所以86版《西游记》是世界级影视剧。
《西游记》主角是孙悟空,孙悟空是六老师扮演的,
所以六老师=孙悟空=《西游记》;
同理,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世界级大文豪,六老师演过吴承恩,
所以六老师=吴承恩。
综上,六小龄童就是“吴承恩本恩,《西游记》本记”。
基于这样强大的逻辑推理,六小龄童老师就成了后来的“西霸”——
在一次见面会上,六老师傲娇地说:
“不管任何场合,少到千人多到万人,我随便问在座的每一位,我这一版的《西游记》一集没看过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什么叫国际影星啊?”
那一刻,六老师往椅背上一仰,像极了他口中说的“国际巨星”。
在他的印象中,不容许有其他和自己表演不同的“孙悟空”出现,在很多场合,六老师会“炮轰”周星驰:
“横扛着金箍棒,像什么样子”。
“横扛棒子”的表演基本成了六老师采访中的“必演曲目”,只是因为在《大话西游》中,周星驰饰演的孙悟空最后的镜头,就横扛着金箍棒,落寞离去。
“都谈起恋爱来:孙悟空叫白骨精‘晶晶’,白骨精叫孙悟空‘空空’,人妖不分,是非颠倒。”
说起这个,六老师怒不可遏,他认为这样的孙悟空就是“侮辱国粹”,他甚至表示:周星驰和《大话西游》的编剧应该向全国人民道歉。
可是,大家后来翻看《西游记》原著,里面分明写着:“好大圣,横扛了棒子”。
作为“最佳美猴王”的六老师到底有没有读过《西游记》原著呢?
有一次在节目中,有观众向六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孙悟空为什么不背着唐僧飞去西天拿真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为何不变小钻出来?玉帝和王母娘娘的关系?猴子火眼金睛为何没有识破牛魔王变得八戒?
这四个问题,在原著中都有提及,但六老师一个也回答不出来,好在他机智地“顾左右而言他”,甚至科普了一番“千里眼就是望远镜,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
除了“角色霸凌”,不读《原著》,让六老师“人设崩塌”的,还有他的言行不一:
他曾在节目中,信誓旦旦称自己从没用过替身,但不久有网友找出他甚至通过某些手段“要求”过替身演员许雷霆;
他在节目中努力塑造自己是和蔼可亲的老艺人形象,但在线下的签名售书中,却被网友拍到他的不耐烦和“签完就扔”……
他一面说着反对“恶搞西游”,但另一方面,他自己又参与很多恶搞的电视剧,甚至以“孙悟空”的形象接了有名的“金猴皮鞋”、西游手游等代言。
在对六老师的指责中,最让人难过的,或许就是他和杨洁导演的“决裂”。
03“决裂”曾经有网友写过一个“真假六老师”的故事:
据说,86版《西游记》在拍摄中,六老师又一次掉进一个危险的山洞,在大家把他救出后,剧组的人慢慢就发现刘老师变了:
曾经对杨洁导演尊重与敬畏的六老师变得不敬了,他的言谈举止都和以前判若两人,虽然他的相貌还是和原来一样。
大家有没有想过,或许现在的六老师已经不是六老师,真的六老师已经不在了,现在的六老师其实是“六耳猕小龄童”,真名章猕猴。
这个段子让很多人拍手称赞,或许因为它能缓解我们对后来的六老师的失望。
据说在拍摄《西游记》之前,杨洁导演就对“师徒四人”说过:
如果片子拍坏了,挨骂的是我,我浪费了国家的钱,但如果片子成功了,迎接掌声的都是你们。
但一定不要忘了,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杨洁导演说得殷切,但最终,六老师还是忘记了“大家一起努力”这件事。
当年,因为“师徒四人”私自出去商演的事被杨洁导演批评,于是有人撺掇:以后商业演出如果杨洁导演去,我们就不去。
这个撺掇的人,大家猜到是谁了。
因此杨洁导演在后来的节目中,甚至说出自己“10年不看《西游记》”“甚至希望《西游记》不火”这样的话。
后来,杨洁导演去世,六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深切哀悼”,他说没有杨导演就没有他这个“美猴王”,但随后,画风一变,变成了“文体两开花”。
这也成了网友至今津津乐道的话题。
04结语据说,当年负责编剧《西游记后传》的凌雁秋后来想重拍这部被称为“鬼畜之祖”的电视剧。
但因为各种因素,以及六老师不同意“恶搞”孙悟空。最后,凌雁秋讲故事改编了一下,变成了《石敢当之雄峙天东》,在这部剧中,饰演玉皇大帝的,就是六小龄童。
这一部,充满了讽刺和揶揄,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终,终于变成了他最讨厌的玉皇大帝。
或许,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慢慢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这时候,我们能记住的,或许就是那一句——
我们如此努力,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六小龄童##周星驰#
一个人的城府能深到什么程度?
1、其貌不扬,家里有矿。
2、平时不甚张扬,可在圈子里身价暴涨。
3、不在繁华地段选住宅,不在商超闹市区给孩子择学校。
4、住家一定是坐北朝南,厨卫一定会定在西北边。
5、身上备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自己的常用,另一个作为对外联络的专用。
6、清早不借别人的东西,午夜不敲邻居的家门。
7、车里不放床单被褥,办公室不放睡袋枕头。
8、看父母不带烟与酒,回娘家只带鱼和肉。
9、夜里十一点以后,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应酬。
10、从不在酒桌上谈业务,更不在朋友间谈生意。
11、好友生病了,除非万不得已,他一定是第一个当面问候的人。
12、家人有恙,他宁可推掉手中的活,也要抽出时间亲自陪护在亲人身边。
13、闺蜜出国回来,自己还是最后一个从其他朋友口中得知的人。
14、和领导相生相克的人,最近却莫名其妙地晋级了。
15、彼此的业绩不相上下,你被卷铺盖走了人,而同事却留下了。
16、不会把颓废的情绪带回家里,也不会把负能量带到单位。
17、地铁上会自觉给不便者让座,广场上会主动扶起摔跤的小孩。
18、不会长时间在同一个商店采购油盐酱醋茶,也不会经常在路边店买日用品。
19、45岁以后,不再去染发。
20、店面开张不送牌匾,新房乔迁不送现金。
21、农村白喜入乡随俗,适度地搞一些载歌载舞。
22、城市红喜移风易俗,绝不大办酒席。
23、不和领导逛商场超市,不陪异性挑选内衣。
24、很少在流动摊贩处买水果,在集市采买肉菜必须多称一两遍秤。
25、有车却很少驾车上班,开车也一般不会搭载异性同事。
26、外出不坐副驾驶,旅行不搭顺风车。
27、薪金取整数全额上缴妻子,外快零头如数存在自己心里头。
28、出差不住偏僻旅店,公干只住星级酒店。
29、出门之前会反复确认关好门窗,并再一次检查家中的插座和电器。
30、去异地会提前给邻居通个气,以免有事时可应急。
31、别人很少听到关于他的隐私,外界从未传言他的秘密。
32、如无处理的事务,一般都是坚守严厉的作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