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单身交友群,你有没有找到替代品呢

2023-04-28 23:16:04 39阅读

成都单身交友群,你有没有找到替代品呢?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绝交了,以后漂流瓶见吧。”

成都单身交友群,你有没有找到替代品呢

“那就漂流瓶联系。”

“有事漂流瓶联系。”

这些形容网络“绝交”的玩笑再也不能开了,陪伴互联网社交走过多年的漂流瓶下线了。

漂在茫茫网海的漂流瓶,捡起来,上面可能有一段来自匿名陌生人的话,你可以在“瓶”上留言,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扔回大海里。

现在听来,漂流瓶有点文艺,有点中二,甚至有点行为艺术,难以想象大家当年乐此不疲。从QQ邮箱到微信,把心事投进瓶子,期待一个来自陌生人的安慰。

漂流瓶要漂向不知名宇宙空间,归期大概率是没有啦。

#漂流瓶也不能联系了

“我们漂流瓶联系吧”的说法曾是常见的网络流行语,指的是要和朋友从熟人降级为陌生人,即“拉黑”。今日听来非常古早味,却能惹起不少初代网民的回忆杀。

相比起微信这款尚在大势的社交应用,人们对漂流瓶的回忆杀更多来自微信的前辈QQ。比起“微信漂流瓶下线”刷屏前,“QQ漂流瓶成为历史”话题让人们更伤感。

QQ记录了大家的中二而青涩的少年时代,而漂流瓶是倾诉的树洞。

用自己也看不懂的文字改个QQ名昵,可能叫“紫色de杺”或是“天使の妖孽╮”,用着古早味的像素头像,会绞尽脑汁地在QQ签名写抒情小论文,会热衷于加入各种聊天室。

落榜了,失恋了,失业了,生活中不能轻易向亲近的人展示的伤口,都可以没有负担地扔进大海。那个捡起瓶子的人,会给你留下一些安慰或是无厘头的话。也许于事无补,却能带给人陌生的温暖。一天6个瓶子,也许还不够用。

“现在关停了,大概又要重新找个树洞吧! ”

伤感于漂流瓶消失的朋友,大都这样感慨。年少时的树洞被堵上,糊上水泥,变得密不透风。

漂流瓶下线,海里的海星高兴坏了,没有人类逼逼叨的感觉可真好。(来自微博用户@嘛萨卡 )

注册邮箱都是初中的事了,那时候会好奇去玩漂流瓶,大概就是期待能交上网友吧(就很非主流)还会扔一些提问瓶看看会不会有人回答,捞瓶子看看别人写了什么也很有意思,后来就只能捞到海星了。(来自城画君粉丝@黑眼圈老板娘 )

人类退出了漂流瓶,大海里之剩下海星和螃蟹。拉黑了,漂流瓶再也不见。

#时光滤镜太强大

上一次QQ用户们那么伤感,还是QQ宠物停运了。

那些年我们用红包钱充Q币喂养的GG和MM,手牵着手,数据删除。

命运相似的还有数不尽的互联网产品,它们诞生自国内互联网发展初期,尽管界面简陋,功能简单,却是初代网民们的共同记忆。它们就像跟你在幼儿园认识的发小,你们之间的友谊质量并没有那么高,但因为出现早,陪伴长,失联了还是无限伤感。

图片来自:腾讯游戏

原来“呵呵”在那时候真的只是单纯的“呵呵”一笑……原来,漂流瓶真的传承了我太多太多的记忆……(来自微博用户@槑仔姐姐 )

互联网不相信眼泪,短短几年间,“呵呵”竟已不是“呵呵”了,我们已重新学习并适应了表达方式。

古早味回忆杀之所以每次都那么好卖,大抵是因为,我们对“逝去”的伤感远胜于留恋事物本身。

人们错觉,更新换代必然充斥着厮杀和占领。一个社区死亡,它的用户被另一个社区吸纳。一款产品退场,必然是被另一款产品挤掉了。事实上,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你死我亡”,而是相当温和的过度和交接。

“在连续捞了六次都是螃蟹后,真的意识到,曾经初中有段时间很迷的漂流瓶要下线了,终于没有那些找女票男票找知心人的戏码了。”(来自微博用户@笨笨二货的姐姐)

事情可能就发生在一个不太忙碌的下午。工作中摸鱼的你,刷个人社交账号时,看到另一款社交应用停运的消息,才发现自己上一次登陆它是五年前。

承认吧,没有此刻声情并茂的怀念,你根本想不起来它的曾经。

“惋惜的不是漂流瓶,而是人变了”

在现实世界中,往大海投掷漂流瓶是行为艺术,而漂泊在互联网世界的漂流瓶,本质是一款陌生人社交产品。

只要是产品就有其生命周期,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关闭了、停运了也属于正常。

在这个残忍的互联网时代,你尽管伤感于某款应用的逝去,某个平台的关闭,但毫无疑问,作为手握流量大权的网民,你的需求是可以轻易被满足的。

图片来自:陌陌官网

你要漂流瓶,就可以在市面上找到千百款漂流瓶,漂流瓶漂走了,你还可以尝试无数的“假冒伪劣”商品。它们可能是探探、陌陌、Soul、一罐,甚至是某个毁掉群聊的微信小程序。

在探探上左划右划看脸交朋友,注册陌陌账号,使用女性头像,半小时就能接到不少色情“问候”。诞生之时文艺到不能再文艺的Soul,也沦为为寂寞男女“找对象”应用。

我们印象中朦胧单纯、岁月静好的漂流瓶,与所有的陌生人社交一样,也没有逃过“泛色情化”的命运。

根据北京时间报道,微信漂流瓶曾被报道存在大量不良色情信息,深夜捡漂流瓶,色情淫秽更多,这可能是运营方选择放弃这个功能的主要原因。

曾经,我们寂寞时写文字扔漂流瓶,现在,我们寂寞时给陌生人发色情图片。

“没什么好惋惜的,惋惜的不是漂流瓶,而是人变了。 ”(来自微博用户@初心少年归来)

当年漂流瓶流行过“匿名接力”,正能量慢慢

陌生社交等于“搞对象”,陌生社交上全是寂寞男女,陌生社交应用藏着大堆色情狂,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也是大数据支持下的真相。

工具无善恶,有善恶的是人。在“大家都变了”背景之下,没有哪里再是社交乌托邦。

#大社恐时代,还需要漂流瓶吗?

漂流瓶下线了,而“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功能来了。

限制朋友圈可见时间,减少朋友圈被“挖坟”,减少被重复“窥视”,可能会帮助人们缓解社交压力。

社交应用越来越发达,而社恐数量不减反涨。社交便利一瞬就酿成了社交焦虑。

我们如此怀念功能原始的漂流瓶,是不是在怀念过去有距离感的、低焦虑的互联网社交?

《芬兰人的噩梦》内容

你写在漂流瓶上的困惑和心碎,我认真解答,尽力安慰,无论这个瓶子来自谁,有着怎样的身世。骂战、扒皮、恶意举报,互联网环境确实已恶化,罪魁祸首还是没有距离感的社交,人性彻底裸露。

我们怀念曾经存在过的“君子之交”,怀念那个曾经“君子过”的自己。

想当初,跟老公相识就是缘于微信漂流瓶。非常不可思议,我们婚礼上都不好意思提这个。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漂流瓶也下线了,当年悸动的少女也已人到中年了。唏嘘啊。(来自微博用户@给我点火)

人们怀念的是,哲学家描述中遥远的相似性,相信宇宙那一端有个高质量的灵魂与你相似。我,罕有,珍贵,岂是公关信息平台上最普遍的大多数能懂的。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社恐基因都不够纯粹。

《芬兰人的噩梦》内容

置身社交应用网络密布的今日,费力与社交关系周旋。一边嚷嚷着想当个快乐而不肥的宅人,一边半夜不睡刷陌生社交,相信AI真的能帮你匹配灵魂伴侣。

我们一边“社恐”,一边对那个不知哪个角落漂来的瓶子满怀期待。

QQ宠物不能养了,漂流瓶不能扔了,下一步会不会是QQ空间的关闭?到了那一天,又会掀起一场怎样的大型回忆杀?

作为一个写作者,QQ空间文章此等青少年时期情绪产物,绝对不是岁月埋下的彩蛋,而是实实在在的黑历史啊。关了也就关了吧。

#讲讲#

你用过漂流瓶吗?

你对漂流瓶下线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来聊

👌

本文作者

潘劲虹

微信编辑

连鑫妍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在殡仪馆上班的女人?

表妹是全国殡仪“黄埔五校”之一——安徽省城市职业管理学院毕业,专业全称叫“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自2019年首届招生,到现在2021年正好毕业。当年该专业在省内投放20个招生计划,省内投放了6个计划,全部招满。目前我的表妹在一家殡仪馆“泰山厅”实习,相当于市一级日报社的“政文版”,还没有找男朋友,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表妹的工作。

一、当初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并且立志投身殡葬行业?

表妹告诉我,第一个原因,因为这是安徽省城市职业管理学院招收的第一届“殡葬生”,属于“黄埔一期”,由于社会上殡葬行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开设殡葬专业的学校实在太少了。目前我们国家开设殡葬学校的只有“大专五家、中专三家”,分别为大专5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中专3家: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民政学校、河南民政学校。

第二个原因,是表妹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子,也很爱安静。在报考学校之前她就打听过了,由于是女孩子,力气不大,所以一般不会从事“火化”工作的,一般来做司仪、礼仪、化妆、业务等工作。

第三个原因,是这行的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实习期两三千左右,转正之后,工资加上绩效这一块能拿超过一万块钱。这也是表妹觉得“旱涝保收”的单位——工资比公务员高,同公务员一样有保障。

二、大家一直担心的——殡葬生到底有多火?就业形式如何?

我听表妹说,目前全国的殡葬生是“供不应求”的,由于全国开设殡葬专业的高校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招生很少,人才非常紧缺。表妹说,2021年,全国毕业的殡葬生也才200人左右,就有400-500家企业“抢人才”,所以相比较现在的“求职难”问题来说,她们根本不愁找工作,属于典型的“冷进热出”专业,比法律、中文、会计、财经都好找工作。

三、表妹工作中遇到的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表妹是一个非常热爱本专业的女生,她在校期间还考了“遗体整容师”证,由于她现在实习的殡仪馆只接收“意外死亡遗体”,所以表妹经常面对的是“车祸、坠楼、凶杀、被击毙的逃犯、还有很多没有身份的遗体”,很多时候,这些遗体都是“英年早逝”,除了小孩子,还有一些身体的碎块。

表妹说她接触过最有成就感的一份工作,就是她第一次做司仪。当时有一位老人,因为“飘唱”猝死,下面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是当地有身份的人物,女婿也是挺有排面的一个人物,因为阴阳先生算的出殡时间是凌晨三点,当时工作排班的时候,恰恰排到了表妹的班,所以表妹得以独立“主持一次工作”。

面临的第一个难事,就是给这个“飘唱”猝死的老先生写“追悼文稿”,因为人家定制的是“一条龙”服务,表妹真的很为难,这个一个老先生,虽然一辈子德高望重、广结善缘,但是“人生最后一步”走得有点不太“光彩”,最后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挽救失足弱势群体”的原因,老先生的儿子和女婿对此非常满意。

面临的第二件难事,就是给老先生化妆。因为老先生当时不知道“情绪过于激动”,还是“动作过于僵硬”,导致面部表情扭曲得非常厉害,虽然表妹是正儿八经的“遗体整容师”,但是还是不能保证,把老人化妆得像“遗照”那样和蔼可亲。表妹从凌晨一直化妆到两点,然后打了老先生女儿的电话,让她确认一下“遗体整容”的还原度,结果老先生女儿非常满意,给表妹包了一个红包。表妹当时虽然很累,心里面也很紧张,但是还是婉拒了这个红包。虽然有老师傅说表妹很傻,但是我觉得表妹很对,作为一个职业的“殡葬从业人员”,这点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应该有的。

四、表妹工作中遇到“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是什么?

表妹告诉我,最难的就是“缝合那些已经分崩离析的碎块”。她告诉我,之前在学校里面实习的时候,都是用的模型和道具,在操作课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猪皮”作为教学操作的,猪皮又硬又滑,而且还容易扎手。而且当时在学校里面,她们这些女生是绝对的让人“敬而远之”的那个群体,人家一旦知道你是“殡葬生”,吃饭的时候都不和你一个食堂吃饭,上自习的时候,都绕着她们的教室走。

表妹甚至和我开玩笑——“她们教室夏天是不开空调的,因为阴气实在是太重”。表妹说,她曾经遇到“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夏天缝合化妆”。记得有一次还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带她们去实习,遇到了一个“意外的人体”,当时是车祸,一辆大货车从人的中间碾压过去,整个人都变成了两截。当时这个“客户”到达殡仪馆的时候,部分地方已经化脓生蛆了。

表妹说,你不要认为刚刚死去的人体是没有味道的,只要温度稍微高一点,很快就会有味道的。这种味道真的很复杂“有点像植物果实腐败的味道,有点微生物元素过量的臭味”,我问表妹“像不像榴莲的味道”,表妹认真思考了一下“有点像榴莲和皮蛋的混合味道”。那一刻,我才知道,为什么老外对于我们的“皮蛋”那么敬而远之,原来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相似呢!

表妹还告诉我,他们馆里有一个人胆子就比较大,喜欢“闻骨灰的味道”,因为他长时间从事火化工作,时间长了,说“一闻到这种味道比较亲切”,我当时听了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了,后来表妹说,那个男同事准备追求表妹的,结果表妹婉拒了她。作为哥哥,我还是尊重表妹意愿的,因为我真的有点担心,万一他以后给表妹买的香水也是“骨灰味道”的,表妹会不会疯掉。

五、表妹工作中遇到“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表妹说,她曾经接待过一个“开大车出事故的客户”,当时客户为了省钱,就一个人跑长途,晚上由于疲劳驾驶,一头撞在了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上,巨大的惯性让满满一车土豆产生了极大的离心力,车尾甩到了前面,车头也被压扁了,男客户的大腿以下被齐刷刷压断了。

当时也是晚上接到了单子,她有点害怕,就和大车司机的妻子一起,缝合伤口。她就发现一个非常温情的瞬间——表妹在缝合大腿和小腿,妻子就打来一盆温水,用热毛巾一遍一遍地擦拭着丈夫的额头,妻子说,每一次丈夫回家的时候,累得躺在床上不想动,她就用热毛巾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丈夫的额头和太阳穴,这样解乏。

等缝合得差不多的时候,表妹把裤子剪开,均匀地摊在男人的腿上,那个男人的妻子注视了丈夫很久,然后还轻轻地吻了一下丈夫的额头。表妹说,她见过很多生离死别的瞬间,有很多的女同志因为丈夫的离去,有过悲伤过度的,有嫌弃私人冷漠的,但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从容,这么温情,仿佛丈夫仅仅是出了一趟远门,有点疲惫,妻子用柔软的双唇去唤醒丈夫,在耳边最后一句“爱的叮咛”一般。

六、表妹对“丧事中的一些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很多人面对丧事都是第一次,有点手足无措,有点不知道程序,这些年,同表妹“耳濡目染”,我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行里的内幕”。

1、你知道人什么时候死吗?什么叫“回光返照”呢?

表妹说,她曾经见过一个得了癌症的客户,晚期的时候瘦成了皮包骨头,也吃了不少止疼药(曲马多、吗啡片)等,但是吃到后来,也没有什么用了。一直到最后,老人连水都喝不下去了,只能靠家人帮忙“揉肚子”,就在揉肚子的时候,老人突然说了几句比较清晰的话,然后整个人开始出汗,这个就叫做“回光返照”,也就是人快走的迹象。

按照规矩,亲人走的时候,最好、最好不好太大声嚎哭,更不要把眼泪滴到逝者的身上,这样会让死者不安,让他在离去的时候,很难过,对人世间有太多的不舍——然后,走的就不是很快了,你们懂的。

2、给“客户”做寿衣的时候,一定要做“大号的”,千万不能做“刚刚好”、甚至说“修身”的。

因为寿衣是一套的,有内衣、寿衣、外套、大衣,有的时候,由于身体的僵硬,过于“紧身”的穿不进去,这样就非常尴尬了,你不可能把“客户”的肢体强行掰弯的,也根本掰不动。所以,表妹建议,如果有条件,能做多大号就做多大号的,反正最后都是要推进炉子的,大号的衣服穿起来比较省心。

3、如何开具死亡证明?

一般来说,在医院去世的,带上“客户”的户口本、身份证、心电图,半个小时就开出来了。假如“客户”是在家里面去世的,你打电话给“120”,千万不要说人没了,那样“120”是可以拒绝拉人的,你只有说“人也许还活着,还有一点点生命迹象”,人家才可能过来。所以,知道这些之后,可以避免很多误会。

在家里面去世的,由当地的居委会,或者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书。

在外面意外死亡的,比如车祸、自杀、溺水等,由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书。(以上开具费用都是免费的)。

4、最好不要在殡仪馆里面买花。

因为殡仪馆里面的花都是组合套,最基本的是“四平八稳”,也就是需要8个花篮,有的配上遗像的花篮可能更贵。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去外面买花店,不仅能买到当天的鲜花,价钱也比较合适。

5、最好不要选择殡仪馆的“一条龙”服务。

因为价钱实在太贵,这里我可以贴一个价格单给大家看一下,说句实在话,把钱留着,让“客户”活着的时候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多好啊!

6、关于领取骨灰的一些事情。

一般来说,家属凭借证明,3-5个工作日可以领取死者骨灰,也有火化后立即领取的。领取骨灰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为如果全部带走的话,至少得四五个盒子。剩下的骨灰一般都会有专门的渠道处理好,这一点请家属们放心。

7、关于现在比较“主流”的下葬方式

第一个是墓葬,优点是死后可以进行祭拜,老年人的首选和最爱。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全国各地价格不同意,同时要记得,按年交墓地管理费用,等同于我们住房的物业费,一个道理。

第二个是海葬,优点是价格便宜,没有任何的后续费用,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生态葬,有些地方都是免费海葬,甚至还会发放一部分的金额补贴。缺点是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安排,而且后人想祭拜的时候,只能面朝大海了。

第三个是树葬,就是用纪念树或者自然石作为标记,费用一般都是政府买单。缺点是目前主要在烈士陵园居多,而是下葬的时间是统一的。

第四种是花坛葬,价格相对便宜,看起来非常美观。缺点是不保留骨灰,而且无法合葬,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花坛里面的花不能保证四季常开。

七、给大家一个小彩蛋——寿衣模特,我表妹的闺蜜,兼职做“寿衣模特”,美吗?

八、最后说一点:从事殡葬事业,是一项积德的工作,不要永远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份职业,因为他们守候的是“离天堂最近的那扇门”,我们都会经过那扇门,如果可以,请给她们一个微笑。

学校到底会不会提前停课放假?

谢头条平台邀请。

问:成都疫情都这么严重了,学校到底会不会提前停课放假?

答:面对目前疫情防控的趋势,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理由有三点,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没必要大范围提前停课放假。因为新冠病毒的流行传播在冬春季节必然要达到一个“峰值阶段”,而我们对新冠病毒的防控也已经进入“攻坚阶”,因此,大部分人都可能已经受到病毒感染,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说,只能“精准防控”,有人感染了,就自动隔离医治,没感染的人继续正常的生活方式,大面积提前停课放假大可不必。

其次,做过家长的人都会明白,不少学生不怕家长,但惧怕老师,学校的老师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方法,学生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学校比在家里还做得更好一些,从疫情防护角度看,学生在校园里比在家里要好得多。所以,家长们要相信学校,要相信老师,没必要建议提前停课放假。

再次,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校里50%的老师都被感染了,又不可能找到那么多老师来替代,当然就只能暂时停止集中上课,可改为短期上网课。从疫情传播感染的周期来看,一般5—7天就可以基本恢复正常,所以,也没必要提前放假。

(原创作者/一壶浊酒喜相逢)

你听过最让人沉思案件是哪一个?

少女的恶梦:少女被邻居霸占4年,惨遭蹂躏迫害,120个犯人检举凶手,邻居被枪毙1998年8月18日,一个20岁的女孩来到临沂市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报案。女孩子满脸带伤、面色苍白憔悴,她来到刑警队后跪在地上痛哭,请求民警为她做主,将长期霸占、蹂躏她的同村男子纪传胜绳之以法。在民警们的询问下,一桩令人震惊、气愤的案子浮出了水面。

90年代的临沂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93年深秋的一天,30岁的农民纪传胜由于自家大棚里的农活干不过来,于是请了邻居家的女孩、刚满16岁的小英去帮忙。在村子里,小英与纪传胜虽然不是同姓,但按照村子里的辈份关系,纪传胜得喊小英叫小姑。由于两家是邻居,平日里关系非常好。小英的父母见纪传胜来请小英去帮忙,自然没有多想就让女儿去了。可谁曾想到,恶魔纪传胜早就包藏祸心,对小英垂涎已久了。

那天的活非常多,一直忙碌到天黑才结束。纪传胜夫妇留下小英在大棚里吃晚饭,晚饭吃完后,外面刮起了大风。纪传胜的妻子出门去查看大棚的门关上没有,纪传胜的妻子走后没多久,他便扑向了正坐在凳子上休息的小英。

纪传胜像抓小鸡一般将小英扑倒在大棚内里小床上,小英拼命反抗,却奈何敌不过这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小英恳请纪传胜放过她,纪传胜恶狠狠地威胁说:“不准对外人讲,否则就杀了你们一家子!”

那天晚上,小英浑身颤抖着回到家里,独自悄悄哭了一夜。她有好几次想把此事告诉母亲,却又想起了纪传胜凶神恶煞般的模样,于是又咬着牙把眼泪咽回了肚子里去。

案发的大棚

不久后,纪传胜的妻子来到小英家里,她说纪传胜在田里看大棚,她一个人在家里很害怕,想请小英和她去做个伴。小英拒绝去纪家,但小英的母亲认为孩子不懂事,就这前后院的邻居,这点小忙还能不帮吗?于是无论小英如何拒绝,母亲硬是让她去了纪家。

第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夜天还没亮时,纪传胜就爬墙潜回了家中,睡梦中的小英惊醒时,见到的是面目狰狞的纪传胜。小英连忙向纪妻求助,纪传胜说她管不了他的事情。纪妻真的不敢管纪传胜,任由纪传胜当着她的面蹂躏小英。小英张嘴大喊,纪传胜用枕巾塞入她的嘴巴,又用皮带拴住了她的双手,将她推倒施暴……

小英回到家里后,母亲问她为何那么早回来?小英支吾了两句,想说的话却还是没有说出口。她没有勇气和胆子说起这些事情,只能隐藏在心里。

怯懦与忍让没有换来平安,却纵容了为恶的色狼。纪传胜如影随形般地纠缠着小英,随心所欲地对其施暴。小英稍有不从,他就对她揪头发、掐大腿,拳打脚踢,还反复说:“我家里有钱,我连村长都敢打。我哥打瞎了别人的眼睛都没有被抓,你告我也没有用。”

小英只上过一年级的学,不知道有法律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知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面对恶魔纪传胜的一次次蹂躏,她一直忍气吞声,一忍再忍。

90年代的临沂村子

实在无法忍受恶魔的纠缠,小英选择出门躲避。1994年秋天,小英离家到了罗庄等地打工,以摆脱纪传胜对她的纠缠。但没过几天,纪传胜就来到了她打工的地方。纪传胜斥骂小英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出来打工,小英开口痛斥纪传胜无耻,纪传胜就将她一顿殴打,然后拖到无人的野外强暴。

小英为了躲避纪传胜,三次换了工厂打工,但每次都被纪传胜找到。小英躲不掉纪传胜是注定的,她没有什么文化,换来换去就是那几家工厂,纪传胜顺藤摸瓜似地找她,很容易就将她找到了。

从1994年起,小英被纪传胜无数次糟蹋蹂躏,被迫为他打胎3次,而即使是在小英做了流产手术的那几天里,纪传胜也没有放过她……

90年代农村街景

1997年夏天,小英再次怀孕后,纪传胜得知是个男孩,就要求小英把孩子生下来。他让小英赶紧回家来,否则就炸死小英全家。小英很快回到了家里,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发现家里人没有危险后,小英觉得在家里父母早晚会发现她怀孕的事情,于是又出了门,准备去别的地方打工挣点钱把孩子打掉。

9月28日清晨,小英刚走到家门口没多久,纪传胜就窜出来一把将她抓住,强行将她拖去了自己家里。小英被捂住口鼻,喊不出声音来。而她的母亲送走她后就随手关上了大门,并没有发现她被抓走。

小英被掳到了纪传胜家里,纪传胜夫妇早就在家里挖了一个长2.2米,宽、高各1.3米的地窖,这个地窖位于纪传胜夫妇的床底下,这个地窖是用来专门关押小英的。

囚禁的地窖

纪传胜强迫小英进入地窖,然后把厚厚的水泥板盖住洞口,只在南面开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给她透气。小英的身下铺了一床破旧草席,身上盖着一件半旧的棉大衣,一只红色的塑料盆给她作为便器,几天换一次。吃饭时由纪家人从小洞向里面塞个馒头、煎饼或者一碗稀饭,年仅20岁的小英就这样被关在了这个地窖里长达4个多月。

在漆黑潮湿的地窖里,小英像一个被关着的猪狗一样,完全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有一次纪家的本家办丧事,全家人都去村里守灵了,只有小英一个人被丢在地窖里,整整饿了两天两夜,纪家回来时才从酒席上带来一些剩饭剩菜给她吃。

在被关押的日子里,她曾听到过几次有人到纪家找东西,或者工作组上门做计划生育调查。结果小英担心被纪传胜打死,不敢向这些人呼救,导致她一直被关押在了地窖里。

半旧的军大衣

1998年初,小英产下一名男婴。第二天纪传胜就把孩子抱走了,后来纪传胜告诉小英说那名男婴已经死了,小英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孩子。产后第7天,纪传胜不顾小英极度虚弱的身体,把她拉出来残忍施暴。纪传胜告诉小英,只要她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就彻底给她自由。

3月17日,饱受折磨的小英已经高烧不退,面色蜡黄且呼吸急促,随后又陷入了昏迷之中。纪传胜担心小英死在自己家里,于是跑去告诉小英的父亲:小英在外面打工得了重病,正在我家里躺着,你们快去看看。

自从小英失踪后,家里人已经找了她整整4个多月,家里人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当听说她在纪家时,赶紧去将她接回了家里。纪传胜假惺惺地把小英背起去村卫生室,一路上大声说他救了小英,如果不是他的话小英就死在外面了。

或许是苍天有眼,经过抢救后,她又活了过来。然而活过来的小英依然没有勇气说出真相,那个蹂躏了她整整4年的恶魔仍然没有放过她,隔三差五来找她的麻烦。

90年代的检察官

1998年8月14日下午,小英和村里的几个女孩去镇上买东西,纪传胜强行将小英从路上拉走,小英拒绝后被打了一记耳光,随后被纪传胜强行拖到家里,纪传胜撕破了她的衣服对她进行施暴。

小英的母亲在家里听到隔壁有打闹之声,却没想过是自己的女儿。当小英回到家里,母亲见她鼻青脸肿,上衣和裤子被人撕破后,忙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小英说是她不小心掉到沟里去了。父母发现情况不对,严厉逼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小英这才说出了自己这4年来的悲惨遭遇。

小英的父母听了女儿的哭诉,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但考虑到纪家在村里横行霸道多年,纪家兄弟又心狠手辣,所以没有直接上门理论,而是找来亲属商议后,写下状纸到城里去告了纪传胜。

纪传胜很快就被抓捕,他对囚禁和多次蹂躏小英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他对此早有了准备,纪家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在囚禁小英前让人给他和小英拍了一张照片,他抱着小英拍照让小英强颜欢笑,他想以此来证明他与小英是恋爱关系,二人之间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那一张臭名昭著的照片

纪家真是恶人当道,纪传胜被抓之后,纪传胜的堂兄弟们举着这张照片在看守所外闹事,又炮制了几十个村民联合签名的假名单来企图为纪传胜洗脱罪名。纪家的堂兄弟们还殴打、迫害小英一家,害得小英一家举家搬迁逃亡到了外地。

纪传胜认为,他们纪家在当地手眼通天,他哥哥打瞎了别人的眼睛一点事情都没有,他不过是和小英睡了几觉,又没有让她伤筋动骨的,谁能把他怎么样呢?纪传胜扬言,不出十天看守所还得乖乖把他送回家去。

在监狱里,纪传胜气焰极为嚣张,他毫无廉耻地把如何蹂躏、囚禁小英的事情讲给犯人们听,沾沾自喜地说他就是来旅游的,出去后他一定要去外地找到小英,这次一定要把她蹂躏致死。

当年的报道

纪传胜没想到的是,犯人们对他的这些话非但没有表示赞赏,反而觉得十分厌恶和看不起。犯人们痛骂纪传胜欺负一个女孩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就算是罪犯也羞于与他同囚。监狱里共有120个犯人共同向监狱长检举,把纪传胜的炫耀的细节都告诉了监狱长,并恳求将纪传胜处以极刑。

连犯人都看不惯了,可见纪传胜的恶行有多令人厌恶和痛恨。但是要严惩纪传胜是不容易的,当地在办理此案时遭到了纪家的各种干预和阻拦。但当地的检察官不惧纪家的威胁,打掉了纪家的一些作恶分子后,又深入当地进行了大量调查。

2000年初,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纪传胜被提起公诉。5月18日,当地对此案进行公审,纪传胜矢口否认强暴小英。但当纪传胜的妻子、兄弟们都站出来指认他时,他才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平时横行惯了的纪传胜,原本以为家里人能兜得住,当他得知自己走到了末路时,吓得尿了裤子。

90年代枪决犯人的步枪

同年6月2日,当地对此案进行一审判决,检察官认为纪传胜的行为极为恶劣、影响极坏,就连死刑犯都检举要严惩他,可见他的罪行有多令人发指。纪家人多次阻挠办案,在当地为非作歹多年,纪传胜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也不足以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一审判决纪传胜死刑。

纪传胜不服,拿出那张照片说小英是自愿的,如果不是自愿的她为什么会笑?小英当场控诉了纪传胜的暴行,当时拍照的人也出来指认他的罪行。进行二审判决时,当地坚决维持第一审的判决,并且要求公开枪决纪传胜,以震慑犯罪分子,警醒那些恣意妄为之徒。

2000年11月17日,纪传胜在苍山县被执行枪决。一声清脆的枪响后,一颗子弹从后脑勺射入了这个恶魔的脑袋,步枪的子弹打翻了他的天灵盖,结束了他这罪恶、龌龊、令人发指的一生。与此同时,纪传胜的妻子、兄弟们都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纪传胜被枪毙了,但留下了很多令人沉思的问题:坏人为何总是为恶?坏人为何总是肆无忌惮?从纪家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纪家人长期以来的横行霸道,也不会出现纪传胜无法无天的暴行。

小英被多次迫害,却不敢向父母诉苦,不敢向当地报案。她的确懦弱无知、的确不懂法律,她有自身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失去了公平,恶人只手遮天,普通人被任人宰割,只有打掉这罪恶的源头,才能让百姓真正享有幸福。所以说,对付罪大恶极者,必须严惩,因为他们真的是魔鬼……

你们宿舍的群名字有多搞笑?

我们寝室的群名:汪汪汪汪汪~(◔◡◔)

脱单一个少一个“汪”,三年啦,最少的时候三个汪,目前又变成了五个~☺☺☺

天爷呀~我们的爱情在哪里?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