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交友,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的男性喜欢在网络上找年纪稍大一些的女性来交朋友
老年交友,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的男性喜欢在网络上找年纪稍大一些的女性来交朋友?
在网上找年纪大的女性交朋友,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年轻的男性本身缺少了一份成熟,这使得自身产生一种渴望接近成熟的念想,而年纪稍大的女性正好拥有这份成熟和耐心;另一方面,女性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美丽,更为珍贵的是随年龄增长所沉积下来的气质和成熟,足以倾尽一部分年轻男性的心灵。
以下是两个原因的具体分析:第一,弥补自己的不够成熟,成为类似恋母情结的存在。现在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喜欢在网上找年纪比自己大的女性来交朋友,一来交流起来比较轻松,不像年轻女孩那样,需要百般娇宠;二来可以寻求到某种安慰,万一自己犯了错,也可以以姐弟恋为幌子来得到对方的原谅。缺失什么就渴望得到什么,目前由于年龄和经历的不足而缺少的成熟和稳重,都能从对方身上相应的补充。
第二,不同于自身年龄段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足以让这些年轻男性沦陷。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这些年的岁月沉积让她们得到蜕变,即便躲进一群小女生当中,也难以掩盖其散发出的魅力。这种魅力对于年轻男性来说就是一种诱惑,特别是以冒险精神为豪的男性会试图探索这一片未知领域。“女大三,抱金砖”这个说法慢慢被众多人所认可,更多人认为爱情(友谊)与年龄无关,于此有关的是彼此的吸引力和感情。
总之,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渴望接近成熟的念想;第二,被成熟女性独有的魅力所吸引。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喜欢跟年龄大的女性交朋友,只要双方相处舒适融洽,没必要太过在意年龄的差异。
六零后孤单老人天天一个人在家?
我也是六零后,没觉得孤单啊。我是画家,油画国画通吃,专业画家水平。游泳高手,唱歌高手。炒股票,养猫养鸟养鱼。最近又买了架钢琴开始学,计划学成专业演奏员水平。
你明白了哪些潜规则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
公司最漂亮的女人,不要追。
周晓鹏和李莹莹,是初中的同学,考高中的时候,两个人就分开了,周晓鹏考入了当地的重点高中,李莹莹考上了普高,从那以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当时两个人在同一个班,周晓鹏在全班成绩最好,李莹莹是全校长得最漂亮的女生。
上初二的时候,两个人偷偷地传递过纸条,也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双双贡献出了初吻,这就是他们两个初恋。
到了初三,学习变得很紧张了,李莹莹的父亲每天会骑着电瓶车到学校门口接她,他们俩便失去了约会的机会,时间长了,关系也就淡了,最终他俩的甜蜜初恋就不了了之了。
周晓鹏硕士毕业,应聘到了一家软件公司,这是一家不大的私人公司。公司开出了优厚的报酬,周小鹏报到的第一天,老板找他去谈话,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小鹏惊呆了,站在老板侧面的老板秘书,居然是李莹莹。
78年没有见面了,李莹莹已经出落得非常漂亮,性感的身材,白白嫩嫩的皮肤,时髦前卫的打扮,让周小鹏顿时感到十分的紧张,李盈盈微微一笑,并没有和他打招呼。
老板招呼周小鹏坐下,说了一些工作上的期望以及工作的方向,然后就让李莹莹带李晓鹏去他的工作间了。
莹莹带着李小鹏走出老板的办公室,两个人高兴地交谈着,介绍这几年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情况。
李莹莹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这家公司,已经有三年了。
周小鹏约莹莹当天晚上一块吃饭,聚一聚,凌莹婉言谢绝了,李莹莹告诉周晓鹏,等她空闲的时候,会主动打电话约她。
一周以后,周晓鹏等到了李莹莹的电话,两个人一块儿吃个西餐,聊着学生时代的事情。
现在的李莹莹已经是今非昔比,不但人长得十分的漂亮,打扮也十分妖艳,整个身体散发出无比的诱惑。周晓鹏还是刚刚毕业的学生模样,他们两个坐在一起显得并不是很搭。
老板是台湾人,每个月要飞回台湾三五天,这三五天就是周晓鹏和李莹莹约会的时间。
在公司待的时间长了,周晓鹏也发现,李莹莹和老板的关系很特殊,有的工作同事在背后说李莹莹是老板在大陆养的小三。
莹莹也告诉周晓鹏他和老板的特殊关系。
李莹莹还告诉周晓鹏,三年前,她刚进公司就给老板当秘书,三个月之内,它就成了老板的人,老板曾经向她承诺,要离婚娶她做老婆,现在看来希望渺茫了。
为了高额的薪水,还有维持现在高水平的生活状态,莹莹依然维持着和老板的关系。
这一天是李莹莹的生日,但是老板还是飞回了台湾,莹莹很失望。一直是周晓鹏陪着她。
当天晚上,莹莹就住在了周晓鹏的出租屋里。
… … … … … … …
周晓鹏和李莹莹成了地下恋人,他们做得十分的保密,在上班时间除工作以外,从来不做任何交流,即便是见面也不会眉来眼去,两个人都默默的忍耐着。
每个月老板离开的这三五天,就是他们约会的日子,短短的三五天,他们过得像蜜月一般甜蜜。
… … … … … … …
好日子刚刚过了半年,周晓鹏和李莹莹被老板带人堵在了近郊的温泉酒店里,事情已经很清晰了,两个人也不做过多的解释。
老板也是大度的人,他按正常程序解聘了周晓鹏,也放手了李莹莹,并且给了李莹莹一笔安家费。
他们所在的城市不大,软件公司也只有这几家,周晓鹏在圈内出了名,只能换一个城市。李莹莹很沮丧的告诉周晓鹏,短期内她不想再工作,她想陪父母待一段时间。
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分了手,周晓鹏去省会城市打拼了。他加盟了一家更大的公司,工作也干出了成绩,他站稳了脚跟,他给李莹莹打电话,希望能够再续前缘。
李莹莹拒绝他的请求,这让她感觉十分的失望。
他每天依然努力地工作着,他盼望了有一天,莹莹真的能来到他的身边,
国庆七天大假,周晓鹏又想起了李莹莹,她给李莹打电话,想见一面,这次李盈莹答应了他。
周晓鹏说:你什么时候到,我去机场接你。
李莹告诉周晓鹏,她半年前也来到了省会城市工作,依然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秘书。
两个人见面了,周晓鹏满心欢喜,李盈莹确实拒之千里。
她告诉周晓鹏,不要再纠缠她了,她有她的生活,李小鹏没有办法满足她的生活要求。
李莹莹说:就是因为李小鹏,毁了她的好生活。
李莹莹告诉周晓鹏:这一次的见面,就是要明确地告诉周晓鹏,他们断交了,不要再来往。请周晓鹏以后不要再出现在他的工作和生活里。她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状态,她不想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李小鹏惊呆了,看来,这些年两个人的变化很大,价值观的差异让他们已经不适合再做一对恋人。
这个故事讲完了,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
当时四川的一个军阀,他养了一个年轻姨太太,他让你姨太太去读书,姨太太却和年轻的校长好上了,军阀把两个人都抓了起来,打算枪毙。
在这位年轻的姨太太的父母反复求情下。
军阀改认姨太太为干女儿,年轻的校长成了干女婿,还送给了他们嫁妆,让他们远走高飞。
这位年轻的姨太太带着嫁妆和他心爱的年轻校长,远走他乡,去过他们甜蜜的日子去了。
七八十年过去了,这位老板的做法和军阀有些相近,周晓鹏和这位年轻的校长一样痴情,但是李莹莹已经不是那位姨太太了。
他们晚年的每一天怎么过?
有一个客户老头我帮他卖过一套房子,然后他经常就到我们店里来玩,他也是一个人,退休了,今年才六十多岁。
他就住在我们店隔壁的一个小区里面,老伴去世了十多年,但是还没找。
我问他为什么不找,他说太难了,遇不到合适的,以前也找过,都是因为经济问题无疾而终,老太婆想让他给孩子买房,他顺拿几十万可以,都他出钱不可以,有钱人怕以后的经济纠纷。
他就一个女儿在上海成家啦,给她女儿上海买了房子,他现在自己住在我们这里,自己有房子,刚我帮他卖掉一套房子,有两百多万,每个月退休金五六千,吃利息都吃不完。
我看他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又不会去跳舞,他也不会去打牌,男人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少一点。
如果是女人的话会去跳广场舞,男人他不会去跳,男人也不喜欢做家务,几乎没什么兴趣。
老头每天早上出来买点菜,菜买回家,然后烧好吃好,睡一下午觉,午觉睡好出来走一圈,然后回家准备晚饭。
我估计他在家最大的陪伴就是电视机,因为他没人说话,只有看看电视啊,要不就刷手机,要不就是看电视,其他没东西做啦,要么就在小区门卫那里聊聊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反正就是这样的生活,他说一句话很搞笑的,每天早上醒来一摸额头还是热的,嗯,还好活着。
像他就一个孩子都成家啦,在上海,你说能回来照顾你吗?不现实的。子女们不可能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回到小城市了。
他们这种退休的人,已经活的很通透了,每天反正就是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就可以,衣服什么的也不用怎么买又不会穿破,他甚至没有汽车。
没退休之前他的工作就是驾驶员,在单位帮领导开车,现在我问他为什么不不买车?他说用不到啊,出去还不如打个的划算,因为就一个人也不太会出去旅游,估计也不喜欢旅游,但是旅游是需要有伴才有味道。
这年纪的人,兄弟姐妹之间走动估计也有数,而且都在市区的,都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天天去串门也不现实。
所以到了60岁以后,一个人的生活确实比较孤单,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的现实问题,就是不好找,找一个合适的是很难的,不容易,要看缘分。
题主问,退休后的老年人,没有爱好,没有任何事可以做,他们晚年的每一天怎么过?你怎么看?我在创作这问答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个老头又一路走回去,带着雨伞,行色匆匆的路人一个!
一个人的老年生活还是比较孤单的,比较可怜,虽然说钱不用愁,钱吃不完花不完,每个月退休工资都花不完,更何况存款呢,但是没有老伴也是一个遗憾啊!
有时候会跟我老公说,诶,那个人挺可怜的,一个人没人说话,特别是疫情期间封在家里,我们说好几天没看到他啦。
所以到年纪大了,最好是两个人有伴,吵架也有个对手,要不然成哑巴,有人问粥可温,有人一起看黄昏,这也是幸福。[捂脸]
还有另一个老头,他是退休了学校的老师,但他老婆去年癌症去世了。这个老师他就千方百计必须要找,而且他要找的年纪必须轻,他今年70岁,他要找四十多岁的,五六十岁的他都不要。
他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本地,但是都不会跟女儿住一起的,所以他老婆也跟他说过,你找可以,但是不能结婚,所以这个人他找了一个女的才四十来岁,反正每个月给他多少钱,这个女的照顾她生活起居。
年纪大了一个人的生活是很无奈的,也是很无语的,因为没办法。最理想的老年生活是两个人,互相有照应,老伴,就是老了有个伴!
许某杀妻碎尸案给我们敲响了一个什么警钟?
我是@安心育儿育己 ,家有俩萌娃的宝妈。最近了解了许某案后,我后背发凉,细思极恐的同时。不仅要一句:为什么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容易遭受伤害,甚至是被害呢?
第一:关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容易被伤害的话题,在一期电视节目探讨中提到了几个信息点:1:众所周知的,男性在体力上,天然比女性具有优势。
主持人窦文涛说他一直觉得任何一个女性,都是勇者,太勇敢了。
在他看来,男性在体力上远远大于女性,面对一举手或许就能致命的一个人,即使非常相爱,单独出行或者天天住在一起,如果他是女性,就会有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
2:因为夫妻之间是最容易集中社会矛盾的
现在很多夫妻的结合也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条件的匹配,基于这样的感情基础,一旦发生矛盾冲突,男性更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害妻子。
3:很容易被忽略的是,部分男性不尊重女性,和家庭环境有关
节目里探讨了一个社会恶性事件,一个男性喝醉了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女性过来,二话不说就暴打。
嘉宾李玫瑾教授分析:这个男性的行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喝了酒,完全不在正常的状态下,实施暴力。
另一方面,这个男性在那当时很愤怒,需要宣泄情绪。而在他的成长环境中,他们家就有男人打女人的问题,他是看着这种事长大的。
等他长大了,一碰到情绪问题,一有怒气,他就揪着女人打。
在他脑子里,没有「尊重女性」这几个字,他认为女人就该打。
而这样的男性,很有可能在家里对妻子也是不尊重,像是一个物件,脾气一上来,是可以打的。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男性遇到问题,会不会通过伤害女性来解决,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从小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我们一直在探寻,应该给男孩什么样的教育,「尊重女性」或许是一门最重要的课。
节目里还分享了一个父亲教育男孩的案例,我觉得特别好,对父母们来说挺有参考性的:
男孩把一个娃娃压在腿下,孩子的爸爸说,你不要压娃娃,它会疼的,它会哭的。
男孩听了父亲的话,就把腿下的娃娃拿起来了。
而这种「压住娃娃,娃娃会哭、会疼」的观念就植入到了孩子心里,孩子会对伤害有共情能力。
这样被教育长大的男孩,以后大概率不会做出伤害女孩的事。
二:面对潜在危险,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我和大部分女性一样,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也相信,自己拥有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
但如果真的有意外发生,我也希望每一个女性,都有能力去应对。
李玫瑾教授说:有些潜在的坏人,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一定要重视自己内心的潜意识和对危险的直觉。
第三:防患于未然,具体怎么做呢如何绕开这种大概率可能会在未来,伤害到女性的交往对象,以及如果已经和这样的对象在相处了,该如何平安脱身呢。
1:五个维度考察交往对象,大概率绕开,五个维度分别是:极端程度、共情能力、自恋水平、支持资源和防御机制。
五个维度中表现差的越多、差的越严重的,给女性带来重大伤害的概率越大。
2:这五个因素中,第一需要排查的就是心智的极端化程度,是最重要,又最容易排查。
极端化最常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严重非黑即白;二是高度不稳定。
3:这五个因素中,与极端性具有同等预测能力的是共情能力。
这里的共情能力,指的是感知(而不是推断)他人情感的能力,即「恻隐之心」,能够对他人受到的伤害「心有戚戚然」的人,出恶性事件的概率比较小。
在「杭州失踪女子」的案件中,有一个细节是,记者采访来女士的丈夫,丈夫对着镜头淡定自若地说:「我敢打赌,以她的智商,她肯定不是一个人出去的。」
他对被他害的妻子不仅毫无悔恨,甚至充满了蔑视,看的时候,真的是毛骨悚然。
如何考察共情能力,自恋水平很重要,往往决定了在分手、冲突时是否会产生「我要毁了你」的冲动。
这种冲动是一种由「自恋破碎」引发的「自恋暴怒」,这里的「自恋」是个中性词,按原始与成熟划分。
成熟的自恋特征是:我和你是对等的人,我们都有长处优势,也有短处,我自己是个‘还不错’的人。
这个认知是清晰的、与现实总体相符、既稳定又有弹性。与此标准相距越近越成熟,越远越原始。原始自恋可从自我中心和内在夸大自我两个特征角度评估。
如果交往对象的自恋水平偏原始,要慎重。有时自恋水平原始的男性会吸引安全感低、对分离极度恐惧的女性,因为这样的男性会带来一种「不会离开」的错觉。
如果把上面三个因素比作是油门,那防御机制和支持资源两个因素就是刹车。
如果一辆车的油门给的很大,刹车又不给力,就容易出事故。
每个人都有各种防御机制应对压力,有的低级,有的高级,简单说,越是生下来就会的,越低级,越是成熟了才有的越高级。
和恶性事件相关的最常见的五个低级防御:否认、投射、见诸行动、幻想、退行。
通常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是被健康的抚养。
成熟丰富的防御机制具有强韧的自我调节能力,低级单一的防御机制承受能力差。
如果一个人只使用低级防御机制,极少使用高级防御机制(如压抑、合理化、幽默、升华(化悲愤为力量等)),则其危险系数较高。
所谓支持资源,指对方承受打击时可以调用的帮他渡过难关的渠道。
亲人、朋友,有归属感的良性团体组织,事业,兴趣,信仰等都是支持资源,其中「活人」资源优于「非人」资源。
设想,如果一个人有关系很好的亲人可以听他诉苦,有热爱的事业或兴趣可以转移注意力,有一群朋友可以在他失恋时候陪他一起喝酒骂娘看球打游戏……
他是比较小概率需要用极端方法来处理其内在的情绪压力的。
选择恋爱对象,社会资源(如财富权势等)是常被看中的,支持资源则很少被看中,但在分手过程中,对方的支持资源越丰富,越高级,越不容易出极端事情。
大部分男性身上或多或少可以见到其中一条或几条的影子,如果只是少量符合、或是虽然符合但不严,则不必杯弓蛇影,过于焦虑。
同时,如果发现交往对象在五维度中有多条「差评」,如内部高度极端、高度不稳定、毫无共情能力、自恋极原始、几乎完全使用低级防御机制、支持资源极度匮乏等,则需多加小心,不要轻易走深。
第四:如果已经处于亲密关系中,想要和潜在危险人物分手,该如何处理?第1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如果你的交往对象内在极不稳定、严重极端化、对他人共情能力极低、防御机制极低级、自恋极原始、支持资源极少,那么,千万,千万,千万,要重视他发出的恐吓警告(包括同归于尽的警告)和已经做出的轻微的伤害事件,他不是说着玩的。
第2条,无论分手还是冲突,感觉不对了,要把对方想象成一个拿着手枪的两岁孩子,连哄带骗从共情到讲理让他把枪放下,然后走远才是王道。
不要指责对方不好,不要试图让对方认错,不要戳破对方脆弱的小自恋,不要让对方认为是他不好,你才离开的,不要把对方逼到「他心中的绝路」上,端正心态:自己的生命比是非曲直重要的多。
如果内心过不去「我凭什么要哄他」这道坎,告诉自己:「我要活下去」。
第3条,与第2条同时存在的是,绝不要把没有的罪名、可能引发幻想的罪名(如「是我对不起你」)接下来,也不要让对方对复合抱有幻想的空间。
这类人(特别是极端化程度高和防御机制低级的人)心中幻想和现实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要在保证不激怒对方、安抚对方情绪的前提下守住边界,给出对方明确地答复。
第4条,对于偏执程度低的相处对象,可以切断一切联系一段时间,待其冷静再做处理。
对于偏执程度高的相处对象,要做更长期斗争的准备,包括换工作换城市换姓名甚至换朋友圈,做好网络上的社交隔离,增加他找到你的难度。
虽然真的碰上,特别极端偏执冷血自恋的谁都挡不住,但毕竟这是极少数,大部分情况下,他找到你的难度和你的安全等级成正比。
第5条,长期学习锻炼防身术,避免单独在封闭空间见面,必要时寻求警察的帮助,寻求专业保安人员的帮助,以及不要过快地和他人发展深入关系。
在浅层交往中一旦闻到不对头的味道(就是那种「哪里不对」的恐惧感)相信自己的直觉,绕开走。
我想,没有一个女性愿意这样去揣测自己的伴侣,我们曾经相爱,期待着所谓幸福。
即使凶残之事常常发生,但它的比例仍然是少数,希望你和我,每一个女性,仍然能带着最美好的心愿生活。
只是在不得已之时,我们也要有能力,去做最现实的应对。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我是@安心育儿育己:家有俩萌娃的宝妈。与你分享育儿点滴;探讨家庭教育;畅聊人生百态。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图片和内容源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