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婚俗都有哪些?(现代有人在故宫办过婚礼吗)
现代婚俗都有哪些?,现代有人在故宫办过婚礼吗?
现代还没有人可以在故宫办婚礼,故宫属于保护性旅游胜地,好多地方不适宜拍照,可以选择仿制的影视基地来举办仪式,同样震撼,留下美好回忆。
故宫内从来没有举办过因私活动,以前的婚礼都是皇上办的,那是人家自己的家。连溥仪都没在故宫里办过婚礼。从那以后,故宫办过的活动大概就是有过几场音乐会,但那都是在午门广场,不在故宫内。从2013年起,即使外国总统参观故宫都要下车步行,第一个就是法国总统奥朗德,后来的特朗普也必须下车步行进入故宫。
补婚是什么?
补婚族 -简介
领证登记结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未举行结婚仪式,后来另找时间来举办隆重的结婚仪式,将这类人称之为补婚族。
成因
为何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会“补求婚”、“补婚礼”成为补婚族的一员?武汉东方丽人婚庆公司董事长屈富强先生表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的工作太忙了,结婚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大多数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又不愿意自己的婚礼太过简单,所以就在领证之后一直拖延下去。
后来为了弥补一些缺憾进行一场补婚典礼。
形式
2011年3月7日下午,武汉光谷步行街下沉式广场上演了一场有如偶像剧般的“浪漫大戏”,武汉男子108朵玫瑰当街“求婚”,然而,此次求婚迟来了两年多。据了解,偶像剧”的男主角祁臻是武汉人,2011年26岁。几年前,他在北京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小红,2008年10月,祁臻和王小红领了结婚证。后来转业回到武汉与朋友经营钢结构生意。祁臻说:“由于当时生意刚刚起步,无暇摆婚宴,更没有浪漫的求婚。”结婚后,祁臻一心扑在事业上,对一直给他以莫大支持的妻子稍有冷落,为了弥补对妻子的亏欠,祁臻开始策划这场“求婚”大戏。
据了解,“补求婚”的事情并不罕见,2010年1月4日,腾讯网就报道了一篇名为“‘补’给妻子浪漫告白 湖北小伙万米高空求婚”的消息,引来了网友的高度关注。
建议
专业人士建议,关于因上班没有时间操办婚礼的问题,可以找专业的婚庆公司帮忙,现在的婚庆行业已经逐步规范,给自己一个美好及时的婚礼,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还需要拜堂吗?
现代婚礼没见过拜堂了。婚礼无论是在教堂举行,还是在洒店举行,或家里举行都没有拜堂这一程序了。一般是新婚夫妻给双方父母鞠躬一下,有的地方风俗习惯是给父母敬一杯茶,改一下口喊爸爸妈妈。再就是夫妻分别拥抱一下父母,然后夫妻拥抱接吻,发表感言,婚庆就完成了,不需要拜堂的。
婚礼是什么?
婚礼简单点说就是两个人结婚的流程!
比如:中式婚礼
身穿凤冠霞帔,配戴金钗步摇,十里红妆,金銮凤轿。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这是最传统的中式婚礼。那么现代人肯定是要化繁为简的,于是就有了新中式婚礼。
首先是婚前的聘礼、彩礼,然后是安床,在新床铺上大红喜被,撒上桂圆、红枣、花生寓意早生贵子。婚礼前一天彩排,到了婚礼当天新郎还要找到婚鞋才可以接走新娘。到了酒店之后进行一个仪式,仪式结束之后,新娘和新郎要去各桌宾客前面敬酒,新娘一般这个时候会换一套敬酒服,多半是红色,一般是经过改良的喜服。宾客散场的时候,婚礼就结束了。
你们那边结婚时都有什么风俗?
结婚,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它影响着我们的未来人生的走向,影响着是否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每个人对待结婚都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的,而且在农村来说,到了年龄后都会受到父母亲的催促,催促其找对象,并认为,人的一生。
结婚是必须的所以逐渐的,结婚变得尤其的重要。"结婚"这两个字是严肃的、神圣的、它代表了恋人之间感情的结果,同时也是责任与担当的开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结婚“的根本意义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而结婚的风俗也各种各样丰富极了,下面就是农村的一些结婚风俗来看一下吧。
在结婚当天早上差不多5点多钟吧,新郎就要大声的放一些喜庆的音乐,还会请一些人来帮忙敲锣打鼓可热闹了,以此来迎接幸福的到来,而新郎父母就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香火、蜡烛点上,而且要注意香火或者蜡烛快要着没了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更换新的。
中间是不能断的,放在老天爷的祭灶台上,很多农村盖房子时都要留一个专门过年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而且还要给神佛们烧香,预示祈求神佛们能给新人带来幸福与健康,希望结婚的过程能够圆满完成。
上面还要放上平时照的镜子,意思是寓意娶的媳妇心境好,希望像镜子一样透明清澈,而秤杆就寓意为称心如意的意思,能够万事称心顺顺利利,然后呢在贴老天爷神像的地方要贴一张毛主席的挂相,拜毛主席就是拜老天爷。新郎的家人还要准备一大锅的肉丸子汤准备招待即将来帮忙的村里人。
当这天早上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村上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也就起床来新郎家帮忙了,首先先吃饭,吃过饭之后,就会开始分配任务,年轻的就要跟新郎一会去迎接新娘,年龄大的一会准备帮忙抬嫁妆,而嫁妆里的东西也很有讲究的。
例如在其中放入的一些莲子,表示的是子孙满堂的意思,龙凤毛巾不仅是烘托气氛用的,更是父母辈对这对新人的祝福和希冀,还有厚厚的棉被,棉被叠的越厚就寓意着婚后越幸福,轻飘飘的棉被装不下沉甸甸的幸福。
每一样嫁妆都是一份对结婚后的幸福的寓意,所以都是格外的讲究的,还有就是请的本村的厨子,吃过饭就要忙活做招待客人的饭菜了,也就是要准备好饭席。
新郎的父母还要包红包,备用,看时间出不多九点多钟了,新郎就要去迎接他的新娘子了,新郎家人要找两个女的当娶女婆,娶女婆拿着红伞,新郎在手捧鲜花离开家门之前要放一挂鞭炮,坐上花车。
花车出村还有讲究,就是“出东进西”,出村时要往东走,进村时要在村的西边开过来。还有就是只要是在本村花车经过的地方,如果大有石头或庙,都要用红纸压在上面,图个吉利。花车的两个后车门也要分别挂一幅红纸。在花车走后,新娘的新床上要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摆出“早生贵子”的字样。
花车进新娘子家村时也要遵循”出东进西“的规矩。见花车快到家了,娘家的嫁妆车要开始启动了,直奔新郎家。进了新娘家也要放鞭炮,新郎手捧的鲜花交给新娘,新娘的脚上没穿鞋,新郎还要负责给新娘穿鞋
跟着新郎来的一群小伙们拿着”彩条喷雾“对着新娘一阵乱喷、吹呼哨。娶女婆紧跟新娘背后替其打伞,一对新人拜过岳父母后,就要上花车回家了。
嫁妆车到了后,新郎村里的男老力们开始帮新郎抬嫁妆,一会花车也来了,新郎先下车,会有一个该叫新娘嫂子的女孩打开车门塞给新娘一个东西:那是银坠子(就是耳环)意思是生子。在新娘下车之前有个人会那长长的鞭炮绕花车一圈,然后点燃,之后就可以下车了,新郎和新娘一块往新房走去。
有几个小伙会带着鞭炮和喜糖爬上新郎房顶,一对新人到家后,彩条雪花喷雾器、彩色丝带、礼花筒一顿朝向新人乱喷,鞭炮响起,喜糖撒给看热闹的人,然后拜天地,改口,入洞房。
闹过洞房后,也快坐席(吃饭)的时间也快到了,新娘换上一身红色旗袍,和家人一块吃饭,然后吃一半时就要和新郎去敬酒,新娘的娘家人新郎敬,新郎的亲戚新娘敬,相互认识一下。亲戚都走了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喜面了。一人喂一口,代表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