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女友,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2023-04-12 16:24:03 48阅读

孙祥女友,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李世民虽然后宫嫔妃多达十余位,但要论他最爱的女子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豆蔻年纪嫁给李世民之后,夫妻二人相伴长达二十多年,一起经历了隋末动乱、储君之争,乃是真正的患难夫妻。虽然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便早早去世了,但毫无疑问,她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是其他后宫嫔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孙祥女友,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子是谁

夫妻相伴二十三载,真正的患难夫妻

长孙皇后乃是将门之后,其家族从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能人辈出,其父长孙晟更是有一箭双雕的美誉。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晟的幼女,在其伯父长孙炽的劝说下,长孙晟在其小时候便与李渊家定下了姻亲。

△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了李世民

虽然两家定亲后不久,长孙晟便去世了,但幸好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对其一家极为照顾,因此在父丧期满之后,最终促成了这桩婚事。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与长孙氏完婚,这一年李世民16岁,长孙皇后13岁。两人成婚后不久,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因病去世,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则因杨玄感的谋反而被贬地方,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内,两人相互安慰、彼此激励,关系日渐融洽。

隋末天下大乱之后,李渊父子高举义旗,很快便在众多乱世之中异军突起。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受禅登基为帝,李世民受封秦王,长孙氏顺理成章成为秦王妃。唐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平定,因而李世民经常带兵在外征战,而长孙皇后则一边牵挂丈夫,另一面则积极维护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为其免除后顾之忧。

△长孙皇后在储君之争中出力甚巨

不久之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开始不断加剧,太子、齐王通过后宫嫔妃经常在李渊面前进谗言,眼看丈夫与公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长孙皇后便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她常常出入桓公,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嫔妃交往,尽最大能力弥补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长孙皇后如何努力,兄弟之间最终还是彻底决裂了,玄武门事变最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常站在李世民身后默默出力的长孙皇后,坚定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边,《旧唐书·长孙皇后传》有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长孙皇)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此时的长孙皇后不再是个柔弱的王妃。

△贞观之治也有着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皇后则顺理成章的先后成为太子妃、皇后。成为皇后之后,长孙皇后不仅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势力,更是极力避免后宫参政,但却经常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护慰朝廷贤良,魏征、房玄龄等人均受其恩惠,可以说“贞观之治”也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陪伴了李世民二十三年的长孙皇后崩氏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更是另建宅舍,另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长孙皇后的恩宠,后宫无人比拟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从长孙皇后的各种待遇便不难得出结论。

△长孙皇后的待遇绝对是冠绝后宫

1、历史上第一位复谥皇后。历史上,一直到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之前的所有皇后都只有单字本谥,只有在丈夫死后才可以从皇帝的谥号之中选一字加进去,这便是所谓的“从谥”。例如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直到唐高祖死后,才给窦皇后再加上了一个“太”字,窦皇后的谥号才变成“太穆皇后”。而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便直接给其上了复谥“文德”,而不论是“文”字、还是“德”字,都是毫无疑问的美谥。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无以复加

2、望陵毁观”,思念无以复加。在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由于李世民经常思念她,于是便派人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为的便是能够经常眺望妻子的陵墓,甚至经常让大臣们陪同悼念。要知道,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这么做可是完全违背礼教传统的,然而李世民作为一位帝王,却能够不顾这种理念,只能说明其用情过深。后来,直到魏征进谏,层观这才被拆除。然而层观虽然拆除了,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并未停止,以至于他竟然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直至自己病逝

3、追思直至病逝。从长孙皇后病逝,一直到唐太宗自己病逝,他对于长孙皇后的追思可以说一直从未停止。贞观十年(636年),因哀痛妻子去世,唐太宗搜访道林,度人出家,为长孙皇后祈福。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将供奉在太庙的长孙皇后的长孙氏神主和祖考们同享天子七庙乐。贞观十五年(641年),李世民又命高僧宣为长孙皇后造供养经。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命人在太平观内为长孙皇后造原始天尊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又支持李治建造大慈恩寺纪念长孙皇后,还令苏方士为长孙皇后造《妙法莲花经》以追福。

△长孙无忌等多受恩泽

4、恩泽宗族。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还体现在他对待其亲属的态度上。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就不比说了,唐太宗对其的恩宠简直无以复加。而对待促成自己两人的高士廉,李世民一生都对其极为感激,在其病逝之后,更是不顾病体和大臣劝谏而前去临丧。长孙皇后的族子长孙祥,虽然其父长孙安世曾为王世充效命,但因长孙皇后的缘故,长孙祥还是得以在唐朝为官,甚至做到了刑部尚书。而长孙敞因受贿被免官后,又重新起复甚至升任宗正卿。而长孙皇后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即使参与谋反,李世民也还是免了他的死罪,甚至最终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就凭以上这些待遇,不说李世民后宫的那些嫔妃,就算是历朝历代的皇后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有的一比呢?

孙祥离婚了吗?

没有离婚。

孙祥与女友陈燕翡成婚 宴开近百桌排场尽显北京时间12月11日,前申花球员孙祥在上海某五星级酒店举办盛大婚礼,正式迎娶女友陈燕翡。 作为中国赢得冠军数最多的球员,孙祥在足球圈内也结交了无数好友,昨晚婚礼的规模非常盛大,接近百桌,上海足球圈的众多元老纷纷出席,使得孙祥的婚礼成为上海足球圈内人士来得最齐的一次聚会。

上港给奥斯卡加上副总经理一职是不是想钻足协新政的漏洞?

谢谢邀请!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上港这样做那无疑为中超俱乐部“开了个好头”,想必以后踢球的副总肯定会多到无以数计,场面之宏大也只有中国足球这样的奇葩能够做到了。

*官方辟谣但路数恐怕早已经安排好,钻漏洞已经成为不争事实。

奥斯卡作为副总这件事情还得追溯到春节,春节期间上港俱乐部安排球员拜年,在奥斯卡的拜年图片中清晰的出现“上海上港俱乐部副总经理”字样,此图片一传出立马引起了轰动,球迷都知道足协限薪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给一些俱乐部造成了困扰,那就是上赛季之前签约的不算在政策内,但是这些外援都有合同到期的时候,一旦合同到期重新续约必须执行新政策,像奥斯卡年薪2500万欧元,一下降到300万欧元恐怕没有一个外援能够接受,到时候都得拍屁股走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奥斯卡合同到2020年年底,不过和上港已经续约了3年的合同也就是到2024年,上港给了奥斯卡非常宏伟的未来规划,奥斯卡也是准备一心一意的“终老”在上港,现任足协主席陈戌源曾经是上港集团董事长,他曾经说过和奥斯卡有过很深交流,奥斯卡很有思想,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陈戌源认为奥斯卡想法很重要,很是个当官的料,如此奥斯卡升任副总不足为怪,奥斯卡升任副总之后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即使奥斯卡以后合同到期完全可以用副总的薪资待遇缩减球员合同待遇,也就是将这个政策给分解了,然后将政策当做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和作用,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得就是如此。

这件事情出来之后上港俱乐部也马上出来辟谣,说上面的字因为之前是副总孙祥拜年工作人员没来得及更改所致,实际上上港这样的辟谣并不能让人信服。

*奥斯卡的副总会引发蝴蝶效应!

中超16家俱乐部,大多数俱乐部都有超过1000万欧元的外援,他们合同到期后怎么办?无疑上港这样的做法给所有俱乐部解决了难题,以后就会看到一群俱乐部副总,一群俱乐部后勤部长,一群俱乐部市场总监在球场踢球,如此限薪政策要之何用?

*中国足球光有限薪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现在中国足球本质的问题不是限薪的问题,即使限薪国内球员限制在1000万之内那也是很高了,这样的薪酬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而且即使限薪俱乐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补齐,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参照日韩足球我们前几年的金元足球可谓风光无限,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我们落后甚至是倒退的现实,中国女足、女篮、女排的薪酬只是男足的百分之一甚至是更少,但是她们却屡屡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深层次的原因高薪让中国男足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身陷灯红酒绿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根本没有把踢球当做一种职业,相反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日韩足球为什么能够长足进步?因为他们球员真正把踢球当成了自己的职业,拥有普通人的态度和追求,当然国情不同可能氛围不同,但是根的问题不解决,单单靠限薪政策无疑还会流于形式。

奥斯卡的事件恐怕其他俱乐部早有想法,只不过没人开头而已,上港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率先前进一步,无疑引领了“潮流”会成为其他俱乐部效仿的“榜样”。

前国脚孙祥长时间没有消息?

谢邀。

孙祥,前上海上港队队长,于2017年退役。

本赛季中超第29轮,上港主场2-1击败北京人和,提前夺取中超冠军。老队长孙祥重回上港上港主场,与曾经的队友们共享喜悦。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与武磊紧紧相拥,并携女儿一起与武磊合影。

图片源自互联网。

如果你是一个足球天才?

如果你是一个足球天才,二选一,1亿年薪中超,500万欧洲联赛,你会选哪个?

就当下的国内的足球环境,以及各种环境而言。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中超的1亿年薪。什么欧洲联赛,根本不会在考虑之列。

选择中超与欧洲的区别

选择中超的理由很简单。1个亿人民币年薪啊。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见过世面。1个亿的小目标,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能够实现的。对于各种商业大佬可能这点小目标真的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名球员的话,年薪1亿,即便现在国内顶级的球员,比如说郑智,据媒体报道一年也就1000多万,1个亿也要十年时间啊。十年几乎就是一个运动员的全部黄金生涯了。更何况1年就可以赚到郑智10年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说去欧洲,在欧洲可以立脚的亚洲球员能有几个?这些年真正立足的棒子的朴智星,孙兴敏这两个算是站住脚了。剩下前几年的中村什么的也是昙花一现。再往前可能中田英寿算一个。我们的范志毅,杨晨,孙继海,表现尚可。孙祥,邵佳一,郑智我觉得不值一提。其余的董方卓什么的也没有在真正的联赛里面上过场。其他的就不再说了。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你如何保证你有充分的上场时间?即便有上场时间,你真的能闪亮全场吗?我们当初一大批被派送出去的球员,哪一个不是说是天才?神童?结果呢?李金羽上过几次场?蒿俊闵同样是这样,董方卓呢?

都算了,洗洗睡吧,还有什么可玩的。

当年我看到国足1比5输给泰国青年队的时候,我连生气的心思都没有。大多数人可能当时的心情都是平静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就这种表现,即便去国外把人给丢到国外,将来还是要回国的。但是你出去不是镀金是丢人去了,你又怎么能保证回到国内还能拿到1个亿的年薪?到时候你的竞技状态也没有了,年纪也大了。还不如直接在国内赚钱。

不思进取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这太消极,不积极。

是的,面对国足这种成绩,我们能积极吗?面对1个亿人民币的年薪,你还有那份出国踢球的积极性吗?不可能积极的。都不要把自己想的太伟大,当人面对这样的诱惑的时候谁还能淡定?反正我这个俗人是淡定不了的。可能是没有志向,贪图眼前。那我也只能忍受着骂名,去拿这1个亿的年薪了。

曲线救国

作为一种两全的策略。先不要说我这种想法无耻。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策略。我先在国内踢2年,趁着年轻赚2亿之后再出国。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如果没有机会出去,那只能拿着在中超赚的几个亿忍受大家的羡慕和辱骂了。

结论

以上纯属吹牛。在中超们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都在限制年薪,怎么可能有1个亿的薪水出现?有一个足球天才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能出去?出去了又怎么可能有好的球队轻易接收你呢?都想想吧,别做这种天才梦和发财梦了。

阅读:教育孩子这个典型的复杂体系,进化的过程却有着简单的内核

阅读:斯德哥尔摩效应?难道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会发生吗?

阅读:让孩子终身感到恐惧的冷暴力如何避免?

阅读:是什么让我们缺乏安全感?

阅读:白岩松: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