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情感,有什么另类表达我爱你的方法

2023-04-12 14:48:04 38阅读

另类情感,有什么另类表达我爱你的方法?

爱语1:接受礼物

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它可以是买来的自做的或是找到的。礼物是一件提醒对方“我还爱着你”的东西,事实上,这是最容易学习的爱的语言之一。

另类情感,有什么另类表达我爱你的方法

关键词:礼物和金钱,把自己当成礼物

练习:如果配偶的爱语是接受礼物

1、尝试一次礼物大展示:早上送他/她一块巧克力;下午发条情话短信;晚上送他/她一束鲜花……观察他/她的反应。如果他/她又惊又喜,恭喜你,他/她的爱语就是接受礼物。

2、亲自动手制作礼物。也许它只是回家路上拾到的一块石头,纹理粗糙,其貌不扬。只要配上一个小盒子就OK了,因为里面的字条上写着:它就像我,等着你去打磨。

3、选择一个星期,每天都送给配偶一件礼物,可以肯定的是,你的配偶一定会记住这段日子,就像记住蜜月旅行的时光。

4、存储“礼物点子”,只要你的配偶无意中说出“我喜欢……”,就把它悄悄记下来。

5、一定不能忘记长存之爱的礼物,比如结婚纪念、生日等。也许,在某个地方种棵树既有创意,也能向别人夸耀。

服务的行动

爱语2:服务的行动

这是指做配偶想要你做的事,你替他/她服务,因而使他/她高兴,表示对他/她的爱。当男女热恋时,为对方服务是自愿的,甚至费尽心机。但婚后,很多人变得完全不同了。“结婚前在我家,他总陪我一起洗碗,现在,他连我回娘家都不愿意。”张蕙说。

“为什么呢?”咨询师问男人。“恋爱时,不去她家我就见不到她,这方面她父母管的挺严。而我觉得帮她做这做那,也很自然,是为我爱的人做。婚 后,我不做,是因为我父亲在家里就从不做这些。我不是不愿意她回娘家,但我希望一周中有3天,我下班回家时晚饭就已经做好,而她根本做不到。”

“约会时,是什么让你觉得他真的爱你?”咨询师问张蕙。“他愿意帮我做每一件事。”张蕙答。“所以,婚后,丈夫不帮你了,你就觉得他对你的爱少了;而丈夫则希望你变成他父母的模式:男人上班,女人操持全部家务。但是,这与你和他约会时的要求,完全不同……”

咨询师请双方各写一张单子,如果做了上面所说的哪些事,自己就会觉得很高兴。张蕙的单子:希望他下班后能替我照顾孩子,尤其是我做饭的时候;至 少一个月陪我回娘家一次,不要让我没面子;和朋友打篮球时偶尔带我去看看,不要周末总留我一个人在家忙家务。丈夫的单子:在我回家前她至少开始做饭,这样 40分钟内就能开饭;每天起床后她能铺床;每个星期和我父母通一次电话。

如果配偶的爱语是服务的行动,你可以在单子上列得更多,比如10个,并请对方按重要性排序。如果经济允许,可以雇人完成你的“服务的行动”。另外,还可以问对方:“如果这个星期我可以做一次特别服务,你想要什么?”相信不久之后,你的配偶的爱箱就会满起来。

身体的接触

爱语3:身体的接触

肢体接触是人类感情沟通的一种微妙方式,也是爱的表达的有力工具。性生活只是这种爱语的方式之一,牵手、亲吻、拥抱、抚摸都是身体的接触。对有 些人来说,身体的接触是他们最主要的爱的语言。缺少了它,他们就感觉不到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伤害过你的配偶,比如轻微的暴力,一定要请求对方的宽 恕。另外,要和配偶讨论,喜欢的身体接触是哪一种。

练习:如果配偶的爱语是身体的接触

1、吃饭时用膝或脚轻轻触碰配偶的膝或脚。注意,不要用触碰脚下宠物狗的那种感觉。

2、配偶做饭或者看电视时,从后面轻轻抱住他/她,持续至少5分钟,直到他/她不要你这样为止。当然,你要克服立刻拥他/她进卧室的冲动。

3、在浴缸里放满温水,然后对配偶说,想不想一起来?

4、散步的时候,拉着他/她的手。

5、家人和朋友来访时,当着他们的面抱一下你的配偶,或将手搭在他/她肩上。你一定会得到配偶的双倍情绪高分——因为你就是在向他/她表示,“尽管有这么多人,我还是得说我爱你。”

如何发现你的主要爱语

方式1:察看一下,你配偶做的哪些事、说的哪些话,或者哪些没有做、没有说的,伤害你最深。比如,如果最让你痛苦的,是配偶对你的批评和挖苦,那么你的爱语就是“肯定的言词”;如果使你苦恼的是配偶忘记你们的纪念日,从不送你礼物,那么你的爱语就是“接收礼物”。

方式2:回顾你的婚姻,然后问:“我最常请求配偶的是什么?”你请求的东西,就与你的爱语有关。也许你的请求常被配偶当作唠叨,事实上,那是你为了获得情感所做的努力。

方式3:检查你用什么方式向配偶表达爱。你为他/她所做的可能也是你希望他/她能为你做的。发现对方的主要爱语,方式是同样的。另外,主要爱语之外,还可能有次要的爱语,但对你们来说,找到一个已是十分难得的了。

诗词背后的另类大才女李清照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正的李清照,是怎样的呢?这里我不得不说说宋代词人李清照是美女还是丑女?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这样一位多愁善感、文才超众,而且从小生活安逸,在书香人家长大的女子使我们这些后代人在谈及她时,往往有种先入为主的定式思维—把她与林黛玉这样的女子联系起来。因此李清照一直被世人看作是一名美女作家,很少有人认为她是丑女词人。其实李清照究竟是美女还是丑女,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世人对她的容貌都是凭想象和猜测来理想化并加以美化的。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首先说名字,每一位读者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文弱。至于李清照的“瘦”主要来自她的词作,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露浓花瘦,薄汗轻衣“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这里是她的词因“透”字使用得恰到好处,瘦字传神地把人的心情同景物的凋零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而不是说她人的体形“瘦”。可惜千百年来文学家、画家把词中之“瘦”混同于人体形之“瘦”,从而给人们勾勒出一个瘦弱李清照的形像。有人从李清照的词作和人生经历以及其性格推出真实的李清照不但不瘦而是体形魁梧高大,额头宽阔,性格外向,甚至有点粗鲁的女强人形象。而且,话说回来,即使是文弱纤细也不一定见得就是漂亮。

从李清照的词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特征。

在其前期少女和初嫁时作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传神地勾勒出了清照醉酒后的形态,这不是普通的醉而是大醉,醉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试想一位少女时代就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的女性,有可能是那种害羞的人吗?更令人后怕的是她所乘的船“还误入藕花深处”。从这样形象传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在1000年前封建礼教相当森严的宋朝,李清照这种泼辣、大胆且豪爽的女性还是很少见的;而且从其“争渡、争渡”那股劲看来,李清照的力气应该不小,而她的身材应该相当高大。

李清照一生嗜酒,少女时代如此,出嫁后与赵明诚生活优裕时如此,晚景飘零时亦如此,终生不改此衷。

通览一下清照的词,只要提到酒,写到醉酒形态的处处皆是。这里只选几首著名的去赏析一下并分析清照的为人:先说说第一首《如梦令》: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该说此时的李清照生活得很好,不是待字闺中就是新婚不久。“浓睡不消残酒”,说明过去的米酒能使人醉得挺深沉的,另外也说明李清照喝得很多,一个女人能喝到睡一夜酒还没清醒,可真是豪饮啊!看来李清照并不是有人所说的“无知少女”,而实在是女中豪杰,体格强健之人。

《萨蛮》这一首词写的是在借酒浇愁,“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此时正是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之后,为了减轻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李清照便以酒来麻醉自己。这种把酒临风、举盏消愁的情景,让人们看到一个“侠女”的身影,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则被史学家文学家共同认为具有侠女风范。因此,从李清照的作品中是不能找到证据证明她容貌美丽,相反,恰恰证明她强健侠骨的一面,这与美女的标准是大相径庭的。

再从李清照的婚姻说,有人问既然李清照不漂亮,赵明诚为什么和她感情那么好?

其实赵明诚不是看重李清照的美色,而是看重她的才气。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一生相互爱慕、琴瑟相和,主要是志趣相投。当时赵明诚常去外地考察金石名品,李清照颇感孤单寂寞,便写了一首相思词,名叫《醉花阴·重阳》,李清照借飒飒秋风、片片黄花把对夫君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写词五十首,将李清照的这首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这五十首词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表现出,他们夫妻的如胶似漆得益于他们共同的爱好和浓厚的兴语的趣。

另外,据李清照所著《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及南宋人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记载,李清照在其夫赵明诚死后,曾再嫁张汝舟,秋八月离。张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直至拳脚相加。张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所以从她第二次失败的婚姻可以看出,李清照在相貌上并无优势可言,而且恰恰从结束这段婚姻的方式上来看她是一个泼辣豪爽有侠气的女子,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就敢于挑战,与世俗抗争。所以有人认为后人把李清照画成纤腰细臂明眸皓齿、娇滴滴、软绵绵、凄凄惨惨切切的传统形象,是不准确的。李清照应该是才华横溢、高大粗放、坚强有力的山东才女!她不是樱桃小口,肤如凝脂的美女;应该是鼻直口方,宽额阔脸,目光炯炯的一代侠女!总之她长相一般,但很大气,很豪爽!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李清照!

喜欢文玩和爬宠?

我是爱盘玩的伊zei,我来回答一下问题。

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些都是好的习惯,为什么说是另类呢?难道26.7的年纪,只有纸醉金迷,和游戏度日才算是正常吗?这样积极的习惯怎么会成为另类了?

我今年35,33开始玩文玩,去年买了三只蜗牛🐌来养,虽然我比你大了一些,但也没差多少,难道我也很另类嘛?

只要积极健康的习惯都是好的:

文玩可以修身养性,活动手部穴位,锻炼人的耐性,减少不良嗜好,拓展朋友圈;

饲养爬行动物,可以锻炼爱心,虽然觉得娘了一点,可确实如此,精心照顾喜欢的爬行动物,会让你变得阳光,积极向上。

请保持你的这些习惯,不要在意他人的异样眼光,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你会碰到志同道合的人,那时候你会发现,其他人在你眼中也是另类的。

我是爱盘玩的伊zei,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开你的困惑,也可以多多交流,在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玩友。

百科词条被官方锁定?

最近备受瞩目的一件事就是前几天刚结束的篮球世界杯了,这届世界杯真的如科比所说的一样,美国队别以为你稳了,最后美国队止步八强,西班牙队时隔多年再次捧杯,场下的吉诺比利也是乐开了花。 那随着西班牙夺冠,必然会导致很多国家的失利!

不仅是美国队,还有咱们的主队中国队。 中国队本次世界杯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在那一场输给波兰的比赛中被球迷喷的是一无是处,因为那本是一场手拿把攥的胜利,因为一些人的失误导致最后输了那场比赛,这一些人就包括国家队主教练李楠以及首发中锋被球迷称为大魔王的周琦。

李楠主教练已经宣布卸任男篮主教练一职咱们也不过多讨论了,李楠主教练可能就是缺的李春江等人的狂傲吧,虽然一直喊李楠下课,但是李楠真的下课了,谁来带领下一届的中国男篮呢?别的教练带队真的能比李楠带队带得好吗?这个问题只有下次中国再出队的时候才能看得出了。

咱们今天就主要说一下周琦吧,周琦的表现真的是。。。没法说。先拿对阵波兰的那场比赛来说吧,最后32秒中国队领先2分的情况下周琦怒造进攻犯规(周琦对波兰球员犯规),把波兰球员送上罚球线。再加上两次几乎同一位置的发球失误,直接将周琦推上了风口浪尖,百度百科被篡改导致不得不被锁定,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人”。

以至于不少球迷戏称,前有麦迪35秒13分,后有周琦35秒3失误送走胜利,确实是周琦那场比赛真的打的啥都不是,比赛过后周琦火箭时期发球失误的爱情也被挖出来公示于人,很多球迷开始怒批周琦的态度问题。

确实是,周琦场上的态度确实不端正,进攻端站在三分线外不进去要球,防守端不卡位,篮板也拿不到,太多太多的不好都来源于他的态度。

96年生人今年也才23岁,职业生涯还有很多的未知,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状态,真的是泯然众人矣了。 篮球世界杯的周琦虽然打波兰打的不尽人意,但是打韩国怒砍两双,也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李楠指导已经下课,但是周琦年龄还小,职业生涯还有太多的未知!

希望能改变态度加强训练,真正的扛起大旗,下一次带领中国队杀出亚洲,杀向世界!

汉景帝不是个好皇帝?

细究起来,汉景帝(刘启)的皇帝生涯,确实乏善可陈。但因他承袭文帝的政策对路,依历史惯性,覆盖了景帝时代的一些不堪。尤其是镇压了七国之乱,此景帝浓抺重彩的一笔。

(图:文景之治之盛世图)

可见,景帝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镇压了七国之乱,但七国之乱又多因景帝而起。

可以确定,景帝是个刻薄寡恩之人。但承父荫,总算有惊无险地把王国过渡给儿子汉武帝。

《史记》也认为:

〝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

充分肯定了汉文帝的政策对路,景帝受益。

可见,有史学家指出景帝并非好皇帝,并非没有原因的。

一:带头违法,污秽后宫

1,砸死吴太子

刘启做太子时,有次吴王刘濞叫儿子吴太子到皇宫,陪堂兄弟刘启玩,联络感情。岂料,两人因下棋起冲突。刘启扛起铜棋盘,生生地把吴太子砸死了。

当时刘启岁数也不小了,应懂得基本分寸。因小事发怒,而且杀死的是自己堂兄弟和一个大诸侯国的接班人,其暴戾己初露峥嵘。

吴王的愤怒和伤心自然可以理解,之后吴王带头发动七国之乱,就与此相关。

(图:汉景帝登基)

但皇太子杀个把人,杀了也就杀了。

吴太子的尸体被送回安葬,仇恨的种子也在刘濞心里种下。其他和刘濞关系亲近的诸侯,也对刘启不满。这是七国之乱的基础。

2,报复张释之

小节上,刘启也很莽撞粗鄙。一次,刘启和梁王(刘启同母弟)一起坐车入宫,但没有下车,这在当时会被视为对皇帝不敬,是违法的。主管此事的公车令张释之追上刘启,要求其下车,发生争吵。

张释之以〝不敬〞劾刘启,刘启受到文帝严厉警告,幸薄太后出面才脱罪。从此,刘启对张释之怀恨在心。

张释之以公正严明著称,是文帝极为倚重的官员,升其为九卿,特意挑选留下来辅佐景帝。

但景帝即位后,立即对人望极高的张释之施以报复,把他贬出京城,下放至淮南为相。释之忧惧而死。

3,污秽后宫

更荒唐的是,汉景帝在后宫淫乐,竟邀请郎中令周仁在旁观看。大臣能自由出入后宫本就奇葩,皇上亲自向大臣表演〝春宫〞,可谓亘古罕见,乱了纲常。

这样的皇帝,又怎有资格与谨慎有度的文帝并列?

(图:晃错的影视形象)

二:刻薄寡恩,冤杀忠臣

1,族诛晃错

晃错是一代大儒,也是汉景帝的老师之一。本是景帝心腹,对景帝忠心耿耿。

为刘家江山计,晃错提出削藩。景帝欣欣然,正合其意。所以,两人不仅是师生关系,政治理念也一致。

然而,吴王造反,打的旗号是〝诛晃错,清君侧〞,为撇清关系,使七国出兵无名,景帝下令把晃错斩首。斩首就斩晃错一个人吧,但景帝却残忍地把晃错〝族诛〞。

杀了老师,并末阻碍吴王出兵。吴王造反的目的,显然不是〝诛晃错〞那样的单纯。无论杀与不杀,吴王和他领导的七国大军,都要直取国都。这与他宿怨有关,他要借机为儿子报仇。

所以,杀了晃错后,景帝遣人要吴王退兵。吴王哈哈大笑。〝我现在是东帝了,还退什么兵,你傻不傻呀。〞军队继续前进。

2,折辱周亚夫

周亚夫对汉家江山有再造之恩,正是他平了七国之乱。因治兵严谨,精通兵法,被汉文帝称之为〝真将军〞。本来是汉文帝悉心挑选,留下来辅佐刘启的。

结果硬是被景帝羞辱,并以谋反之罪下狱。周亚夫悲偾难当,绝食而死。

(图:周亚夫的影视形象)

原来,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时,没有按太后要求先救梁王,致太后和梁王都对其不满。他还反对封皇后之兄为侯,得罪了皇后。

周亚夫这样做,全是为了大汉江山。为何不允许给皇后之兄封侯,周亚夫认为他不姓刘,不能违背〝无功不封侯〞的祖训。

生性耿直、宁折不弯的周亚夫,不久就受到了景帝的羞辱。一次,景帝请大臣吃饭,独不给周亚夫筷子。周亚夫默默而去。

后来,周亚夫儿子为给父亲准备丧事,买了五百甲盾做礼仪,这事周亚夫并不知道。

于是有人告发周亚夫谋反,周亚夫被下狱,景帝又派酷史来审讯他。周亚夫悲愤难当,绝食而死。一代名将功勋彪炳,没死在战场,却死在景帝的大牢。

3,逼死亲子

汉景帝的原太子刘荣,在权争中被废,并无大错。后被贬为临江王。景帝对他不放心,担心他对新立的太子构成威胁,想除了他,又怕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终于找了个机会,〝有人〞告发刘荣大逆,侵占宗庙外墙。这个罪可大可小,刘家的后代怎可能刻意侵挠先祖的安宁呢?

(图:汉景帝的影视形象)

但汉景帝并未轻放,而是把刘荣辑至京师下狱,并让酷史郅都审他。

这个郅都,杀人如麻,死于其刑具下的大臣豪族甚多。刘荣十分畏惧,恐慌中自尽。

王世贞曰:

〝景有三冤臣焉:大夫错,丞相亚夫,临江王荣。呜呼,文德远矣。〞

连亲儿子都被〝花样〞逼死,何谈文德?

三:心胸狭隘,专辱儒者

〝儒者〞就是读书人。《史记·儒林传》中说刘启〝不任儒者〞,意思是他不用读书人,言下之意其手下多粗鄙之士。

因为刘启不拘礼法。读书人在身边,会指这指那。尽管有时不说,但会让他很不自在。

1,排斥张释之

比喻张释之。张释之是文帝特别留给景帝的能臣,对法律十分熟悉。文帝的想法是,刘启身边〝文有张释之,武有周亚夫,必内外肃然〞。

但刘启对两人都大不耐。

一次,张释之入朝,景帝身边的红人、博士王生,竟当着众人面要张释之为他系鞋带。张释之身居九卿,但想了想,还是忍了,蹲下来给王生系了鞋带。

(图:汉朝后宫)

这是否景帝指使,不得而之。

张释之郁郁而终,他的儿子张挚随后也被刘启免职。

2,外放石奋

汉景帝的老师除了晃错,还有石奋。

石奋是文帝特别挑给刘启的老师,自小就陪伴刘启左右,教他读书识字,熟悉礼法。石奋也是一代大儒,德高望重,以恭谨著称于世。

但汉景帝嫌石奋〝啰嗦〞,束缚了自己的玩性,找个借口把他贬到诸侯国为相,不复再回京城。

对自己的两个老师尚且如此,况乎别人?

四:好用酷史,虐杀能臣

汉景帝手下的酷史极多,如郅都、宁成、周阳由、赵禹等等,一个个都凶神皂煞,变着花样戏弄和折磨大臣,让人不寒而栗。

不少大臣在审讯前就被吓死了。如前太子刘荣,就是在审讯前畏惧自杀的。

汉初祟尚宽厚。文帝废了不少苛政。文帝上台后,凡〝废律、减刑、尚俭、罪己、纳谏〞等等,史书记载很多。景帝不以为然,一上台就开倒车,颇有酷秦遗风。

(图:汉文帝影视形象)

董份曰:

〝孝文纪备载诏令德泽…景帝不及文帝远甚…〞

《史记·酷史传》里记载的酷史,在景帝手下倍风光。如〝治民如狼牧羊〞的宁成,专灭豪族〝居二千石(官员)中最为暴酷骄恣〞的周阳由等等,一个个草菅人命,天下畏惧。

结语

景帝的一生,极少有宠臣,俱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用完就杀的也不少。终汉一朝,象他这样没有宠臣的皇帝,几乎没有。

试想想,就象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是什么感觉?

可见,景帝的〝刻薄寡恩〞,是深入到骨头里的。

刘邦打下的江山,经吕后(惠帝)和文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至刘启时,天下己〝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景帝承先人余荫,博得〝文景之治〞美名。

但刘启逼反刘濞、诛杀重臣、纵容酷史,差点使王朝脱序。幸文帝留下的一帮能臣如周亚夫张释之等,使尽最后一丝力气,为之维持。

(图:刘彻)

景帝在位只有16年,他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又活的够长,使汉朝未出大乱。

苏辙曰:

〝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景帝之失道非一也,而犹称贤君,岂非躬行恭俭,罪不及民故耶?〞

意思是刘启在朝廷中做的混蛋事不少,但暂时还未波及到百姓,所以仍有贤君之誉。

其实,是来不及波及百姓罢了。试想想,假如“七国之乱”旷日持久,假如不是周亚夫应对得当,还有百姓活路么?

如此,刘启就成〝八国之乱〞前的晋惠帝了。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