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情感故事,有哪些真实而感人的爱情故事

2023-04-11 08:12:04 60阅读

感人的情感故事,有哪些真实而感人的爱情故事?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世间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在爱情世界里,两个人的交往更注重的是心灵的相谐,欣赏,而不求占有,这种心态使得朱生豪可以对宋清如不明朗的态度甚至拒绝安之若素。

在苍茫的人世上,有一个知心朋友的存在,只要一念思及,也是一种温暖。

感人的情感故事,有哪些真实而感人的爱情故事

和朱生豪比起来

沈从文是深情无措的稚子,

鲁迅是温情别扭的硬汉,

朱湘是温柔委屈的弱书生,

徐志摩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小白脸。

徐志摩的甜腻,胡兰成的华美,郁达夫的浓烈……

然而,要说谁能把“我爱你”三个字说出千百种花样,

说得让人心里痒痒的、酥酥的、甜甜的、羞羞的,让人的眼角、嘴角、尖尖都填满爱情的光芒……这个世界上除了朱生豪还有谁能如此?

先来几句他写给妻子的情书作为我所言不虚的证据可好?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这两天我很快活,而且骄傲。

你这人,有点太不可怕。

尤其是,一点 也不莫名其妙。”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回答我几个问题:

如果你回答我比小猫比宋清如比一切好,那么我以后将不写信给你

我与小猫哪个好?

我与宋清如哪个好?

我与一切哪个好?

朱生豪10岁丧母,12岁丧父,之后由早孀的姑母照顾。

1932年秋,已是四年级学长朱生豪认识了一年级的学妹宋清如。

宋清如家境富裕,学习成绩好,她有自己的个性和主张,才华横溢,对诗词痴迷至极。

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朱生豪和宋清如相见恨晚,两颗炽热的心渐渐碰撞到一块。

从此,皆由谈诗交友,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通信。直至1942年5月,二人结为夫妻。

宋清如说到他们的婚后生活,仅用了六个字:

“他译莎,我烧饭”。

而这对柴米夫妻厮守的日子却只有两年。

结婚两年后,朱生豪因战乱和贫寒撒手人寰,抛下了年轻的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以及未完成的译作。

朱生豪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给宋清如写情书。

在之后的40年里,宋清如也只做两件事,抚养刚满周岁的儿子,替亡夫完成莎士比亚的翻译。

这个还算感人吧?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好像…还真的是很久以前了呀…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如果没有这棵枇杷树,我还以为你一直离我不远,我还可以骗自己说是一切如昨。

但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偶然翻出多年前自己写的一篇亡妻故宅的文章,顿时思绪万千,执笔研墨补上一段拉拉杂杂的日常琐事。

挽起袖子准备再添一段的时候,抬眼正巧看见屋前那棵亡妻去世那年种下的枇杷树,如今已然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周遭一片死寂。

我想你可以体会的到当时现实和回忆交印重叠时,震川先生心底涌上的无助和绝望。

原来思念的味道这么这么的苦……时光远去,真情永存!

这个故事也还行吧?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民国·林觉民《与妻书》

我的妻:

从今往后,我就要和你永别了!

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尚是世间一人;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成了阴间一鬼。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

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

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

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

我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你说啊,既然你明白我的心意,懂得我的信念,就在哭我之离去的同时,想想天下那些正在蒙受苦难的人吧。

你我牺牲了我们之间的小美好,换来的,却是全天下人的幸福啊。所以,你不要悲伤!

只是,苦了妻子你了… 纵使阴阳相隔,我们的心依旧相依!

这个我挺感动的,为国之大义舍弃小家,但是不难看出他对妻子情深如许......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

这句话最早听到是中学时历史老师讲的,那老师姓鸿,挺帅一个小伙子,很多年没见到他了,

只记得当时记得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所以请你相信:这世间还是有真爱的......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

愿有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

你还知道什么感人的故事,留言区分享。

谢谢邀请。

人们常常会因为一段话一首歌或者一个场景而感动?

在剧院电影看电影《人生》。

若干年以前,那时我们还在学校,那时没事的时候我们去学校那个简陋的阅览书翻翻杂志,无意中看了路遥们小说《人生》,当时只感觉路遥写的不错,故事很动人。当时对于任何一个农村男女青年来说,走出校门,都面临着跳农门和婚姻两大事情。而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师生,都是从农村来的。而那时成了那所师范学校的学生,意味着我们已经跳出农门了。我们为什么被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感动呢?我几乎说不出一丁点理由,班上的几个活跃分子,在课余时间常常为他们三个人物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乱飞。

《人生》电影拍出来后,大家都期盼着能看看。终于等到了那一天,还没等到我们要去县电影院买票之时,学校传出了消息:看《人生》不要单独去,学校统一组织,票也是学校掏的腰包,有的同学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

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大家急急忙忙吃了晚饭,学校让以班为单位排着队去电影院。街道两边的群众瞪着惊讶的眼睛,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大事情了。坐在电影院里,我第一次看见黄土高原在摄像师的镜头下是那么地美观,那么地气势宏大,迎面扑来的仿佛是浓浓的黄土气息和花草的芳香。偌大个电影院静悄悄的,大家几乎都屏住了呼吸,注意力十分集中,空间里或明或暗的变化,是随着从放影机里发出的光束而变的。一千多号人,坐无虚席,偶尔瞥一眼,黑压压的。电影到了最后的情节,刘巧珍结婚、高加林开离县城、高加林背着包回村的几个镜头,触动了我们中多数人的神经,有唏嘘声,后来发展成嘤嘤的声,一处、两处、三处,最后竞然连成了一片,多数是那些平时象小麻雀一样爱叽叽喳喳的女生,男同学中也有泪水涟涟的,但大多数眼睛已经模糊了。我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麻木的人,只觉得鼻子有点酸,眼睛没有潮湿的意思。电影结束了,往外走时,有的女生竞然被人搀扶着出去的。气氛依然是凝重的,我们彼此之间没有说话,仿佛一下变得成熟了。

后来我想,人生虽然不易,但是选择的机会还很多。《人生》里高加林,虽然跳农门和与刘巧儿的婚姻是那样的结局,但是以后他还是机会,他的人生不应该是悲剧吧!

有什么等人的感动故事?

我曾是无神论者不相信什么鬼怪灵异感应之类的事,可是当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后,我相信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心灵感应和灵异的事。我曾经非常喜欢吉他,但我不会谈,所以我就非常喜欢谈吉他的男孩,当然这是每个青春期女孩的梦,我也同样做着这样的梦,曾经希望将来开一个酒吧,音乐酒吧,酒吧里有谈着吉他的男孩,而我喝着咖啡静静的听着,美好而惬意。多年以后我的梦想实现了,我开了一间酒吧,音乐酒吧,可是却一直没有等来我梦想中的弹着吉他的男孩,直到有一天,好像是情人节,酒吧里人很多,我很忙,这时酒吧驻唱歌手过来对我说,姐,这是我从外地来的朋友过来玩,我抬头匆忙的一眼却是情定三生了,他就是我梦中熟悉的男孩,他不羁的背着吉他,当时就上台为大家唱了一首<理想>。事后他说他看见我的第一眼便浑身好像沐浴在阳光中的舒畅,尤其看见我的一笑他的心颤栗了,而我同样等来了心中的那个梦一样的男孩。我们相恋着,他弹着吉他为我唱<当你老了>而我为他跳着舞,有一天,他说要去远方寻找他的梦想,而我等着他寻梦归来。他在国外每天必须电话爱情,这成了我们的通讯联络,有一天他不再打电话了也没有爱情了,我是无法联系他的,这样我们失去联系一年,在这失去联系的日子里,我疯狂的痛苦过,可也静静的等待着,为什么呢,因为在每一个夜里,他都过来陪我,陪我说话,告诉我要我等他,甚至在夜里告诉我明天会下雨,你要记得带雨伞,第二天我打开窗子外面真的在下雨,我也泪水满面,他关心着我每一天的生活,有时候酒吧下班太晚了,他会告诉我不要打黑的,做车号末尾有7的出租车,于是我从来在每一个夜晚都平安到家。他告诉我吃好喝好,他回来会给我做我最喜欢的辣子鸡,我在他温暖的看不见的嘱咐中度过他不在的每一天。有一天晚上他告诉我,明天晚上你早点回来,我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辣子鸡,早上我怔怔发呆,怎么做这样的梦,他今天怎么会回来呢,晚上酒吧没什么人,心便慌慌的,交代服务员后,我回家了,打开家门的那一刻,看见桌上一盘辣子鸡,他从卧室出来弹着还是那首<当你老了>那首歌,他回来了,这次不再是梦里陪伴了,热泪盈眶是幸福甜蜜的开始。他说以后都为我做饭,日子清贫,但他会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自此,我相信了这世界上有心电感应的事,这就是我等的一年中让我感动的人,他是我灵魂的伴侣,我相信他活在我灵魂里,冥冥中自有天意。

平凡的世界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故事?

《平凡的世界》是我上学时候最喜欢赌的一部小说之一。不管他有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它都会引起一代人对生活在平凡世界里奋斗不息、自强不已的人们升起崇高的敬意。路遥用简明、质朴的文字勾勒出孙少安、田润叶、孙少平、田晓霞、孙兰香、孙玉厚一大群有血有肉、饱满鲜明的是人物。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在里面,就拿孙兰香喂小猪那一段来讲吧,时常令我触发起我自己对童年故事的回忆。在我们乡村生女当如小说里的孙兰香,应该是让人很欣慰的闺女。这片段原文如下:

“兰香什么话也没说,悄悄提了个猪食桶,出去喂猪去了。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这么大的事她帮不了什么忙,最好做点实际的事,好给烦乱的大人省些麻烦。

她看见母亲和姐姐坐在炕上哭,知道猪还没喂——这口猪可是他们家的命根子呀!大哥每年开春都要借钱买只猪娃,一家大小相帮着喂到年底,肥得连走也走不动。过年家里从来没杀过猪;为了换个整钱,都是活卖了。这猪钱就是第二年全家人的“银行”,包括给她和她二哥交学费,买书和一些必需的学习用具。

现在,天已经麻糊糊的了。少平他妈突然惊慌地在锅台边叫道:“哎呀,我的天!我这死人咋忘了喂猪了!”孙玉厚一听就火了,正要开口数落老婆,就听见女儿兰香在灶火圪崂里说:“妈,猪我已经喂过了……”

窑里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这个他们谁也没有留意的十三岁的孩子。她正从筐子里往外倒柴禾。她不知什么时间已经捡回来好几筐柴禾了,足够一两天烧的。可爱的兰香默默地做着她能做的一切活。”

说实话,路遥并没有 用那些生僻字来展现他对文字的熟练驾驭,可偏偏就是这些简单的文字表达出一代人淳朴、善良、不尽完美而又不忘记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天性。虽然小说里孙兰香喂猪这一段没有太多主角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晓霞、润叶的故事令人震撼,但对我的经历来说已经足够令我震撼和感动。多好的女孩子!

有什么感人的短故事分享啊?

非常感人[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2010年3月14日那天,是我人生的拐点。在东海市一中读高三的我被告知爸爸来校找我。我走出教室没好气地问他:“你来干嘛?”他小声说:“慧慧,你爸妈来找你了。”

我一愣,顾不上跟老师请假,便激动地向学校大门飞奔而去,过去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

来学校找我的人其实是我的养父,他叫王建军,从我能记事起,我就与养父和养母周丽平一起,生活在湖南衡阳三塘镇文村。这是个非常贫穷的小村,整个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靠种红薯和花生为生。

5岁那年的一天晚上,养父和养母急急忙忙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带上我出门了。我稀里糊涂跟着他们到了东莞,整整5年,养父母连春节都没有回去过。我小学四年级时,养母不幸遭遇车祸丧生,养父一个人无法照顾我,只好带着我重新回到了文村。

养父既当爹又当妈,他每天忙完地里的农活,又匆匆赶回家给我做饭。养父最骄傲的是我一直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每当我考了100分,他总是笑得无比舒心。不少人劝他再找个女人一起过日子,但他一概回绝了。

我11岁那年,有一天,邻居李叔叔来找养父喝酒,我无意间听到他们酒后大声说话,才知道我原来不是这一家的亲生女儿。

我连哭带喊的追问把养父的酒吓醒了,他不得不告诉我:8年前,一直没有生育的他和养母从外地一个人贩子手中,以2000元的价格把我买了下来。我5岁那年,我的亲生父母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竟然找到了文村,于是,他和养母带着我连夜逃到了东莞……

这一切让11岁的我无法承受。我哭着冲出门,把养父的呼唤抛在身后。

从此,我与养父之间竖起了一道高墙。一想到他把我从亲生父母身边夺走,我就恨得咬牙切齿。更可恨的是,在我有机会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时,他竟自私地把我藏了起来!

因为内心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我变得沉默寡言,还总是无缘无故地朝养父发脾气。

我再也没有叫养父一声“爸爸”,把所有的苦闷和怨恨都发泄到了书本上。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镇上的初中,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水涨船高,养父去了邻村一个沥青加工厂熬制沥青。这个活儿又脏又累,危险性也大,一般没人愿意干。但为了给我交学费,养父愿意干。

2007年,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东好市最好的高中——东海市一中。其实,很多人都劝养父别再让我读书了,可他什么也没说,不声不响地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猪,又找了一份分拣医疗垃圾的辛苦活儿……

养父不知道,我学习如此努力,就是为了能考上外地的大学,彻底离开他。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高中即将毕业时,我的亲生父母来了!

我从学校冲进家门,一对穿着打扮都很体面的中年男女立刻站了起来。我一眼就看出,自己饱满的额头和白晰的皮肤与那个中年女子如出一辙。

她走过来,轻轻拉起我的衣领,看到我颈后的一块椭圆形胎记,便紧紧抱住我:“孩子,你真的是欣欣,妈妈好想你啊……”我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和踏实,在她的怀里泪雨滂沱。父亲从黑色皮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养父手中说:“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欣欣的养育,我们想今天就带她走,她的户口和转学手续我们会替她办的。”养父把信封重新塞回父亲手中,嗫嚅着说:“我啥也不要,就想要你们给我留个地址。”父亲犹豫了一会儿,便写给了他。

养父转过头来对我说:“闺女,你在这个家受委屈了……回去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我没有理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家。

我的新家在南昌的一个教师小区,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一名护士,我还有一个比我小7岁的弟弟。一回到家,我就恢复了我原来的名字:施雨欣。

从与父母的交流中,关于我的片断渐渐被拼凑得完整:3岁那年,母亲带着我出门买菜,一眨眼我就不见了。母亲急得发疯,只好报了案。两年后,在南昌市公安局一次集中打拐行动中,民警了解到我可能被卖到了东海,并告知了我的父母。他们不辞辛苦地在东海的每一个县市寻找,终于听说文村有人收养了一个与我十分相像的小女孩。

可当他们赶到文村时,养父和养母带着我落荒而逃。虽然没能找到我,但父亲却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塞进了养父的老屋里。从东莞回到文村后,养父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字条和电话,便把它们藏了起来。

2010年3月的一天,父亲居然接到了养父打来的电话,于是,我们一家终于得以团圆。

我把从养父那里穿来的寒碜衣服统统扔进了垃圾箱,同时把对文村,对养父的记忆努力删除。

父亲把我安排在南昌最好的中学插班读高三。2010年9月,我以620分的成绩顺利考入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2014年,我从川大毕业,并申请到了美国伯克利大学相同专业的全额奖学金。2015年4月,我还收获了自己的初恋,男友是与我同一个课题组的英国男孩史蒂芬。

2016年6月,我与史蒂芬同时拿到了伯克利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我们的爱情也瓜熟蒂落。参加完毕业典礼,我带着史蒂芬回到南昌。

得知我带回个“洋女婿”,而且俩人都是名校硕士,四邻八舍都涌往我家,在一片祝贺和艳羡声中,我有种扬眉吐气、脱胎换骨之感。父亲和母亲热情地招待着来客,眉眼之间洋溢着骄傲和舒心。

就在这种无比欢快的气氛中,我听到了关于养父的噩耗。

我的老同学肖远平,他是文村唯一与我一同读到高中的同学,现在南昌工作。他告诉我养父病得不轻,好像是皮肤癌。

我顿时想起,在沥青厂打工的养父身上那刺鼻的气味,分拣医疗垃圾的他,手指经常被刺破,红肿溃烂,很久都不能愈合。他患上皮肤癌,很难说与这些没有关系。

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涌上心头:养父挣来的血汗钱几乎都用于给我上学、买书,可我对他却没有一天好脸色;这么多年,我误读和忽略了养父多少真切朴实的爱:纵然他从人贩子手里买下我的行为是违法的,纵然他带着我逃离我父母的追寻是自私的,但这么多年来他给我的父爱卑微深沉,丝毫不比我的亲生父亲逊色!

面对拿自己的一切来爱我的养父,我对他的怨恨是多么无知而冷漠!想到这里,我放声大哭……

第二天,我便把养父患病的事告诉了父母,并提出希望回文村去看看他。父母感到十分震惊,连忙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与史蒂芬一起踏上了开往东海的火车。

6年过去,养父的土坯房更加破败了。他坐在门前矮凳上打盹,精神萎靡不振。当我轻轻唤了他一声,他睁大眼,不敢相信似地:“慧慧?我没有做梦吧?”我向他介绍了史蒂芬,养父手忙脚乱地给他拿凳子、倒茶,然后拉着我的双臂,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生怕一松手,我就会再次消失。

在我的面前,养父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可他的爱却在尘埃里开出花来,是那样鲜艳、夺目。我鼻子一酸,紧紧抱住养父,哽咽着说:“爸,对不起!”

我当晚给父亲打去电话,想将养父带到江西治病。父亲沉默良久,缓缓说:“我们很高兴,你终于懂得了感恩。”第二天,我就带着养父踏上了开往南昌的火车。

养父在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复查结果是恶性黑色素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局部扩散,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手术。我把自己在美国读书时节省下来的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5万元积蓄全部取了出来。

7月13日,养父进行了手术。在进行了2期化疗后,他体内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但他的身体也变得更虚弱。

医生惋惜地表示:手术的预后并不理想,他最长还能活五年。

暑期就要结束,导师催促我和史蒂芬回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养父也对治病失去了信心,想回文村老家了此一生。

一时间,我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我左右为难,我的父母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们打算把养父接到家里,负担他的医药费,并照顾他的生活。

养父握着父亲的手,惭愧、感激得说不出话来。父亲却诚挚地说:“我们还要谢谢你,帮我们培养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多年来的隔阂终于冰释,浓浓的亲情包围了每一个人。

回到美国后,我和史蒂芬一起,在课余不懈地寻找治疗皮肤癌的方法。2016年9月,我终于发现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sakai研究室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抗癌药的研究,这种研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皮肤癌患者。如果我能亲自参与这项研究,不就有更大的希望拯救养父吗?这一想法让我热血沸腾。

但史蒂芬却提醒我:选择去日本,就意味着放弃我在美国的学术坦途。而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和史蒂芬的爱情也面临考验。两条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作出选择。

经过三天三夜痛苦的挣扎,我最终决定铤而走险,我要为养父的生命作出的最后一博。

我找到导师,把自己面临的困境讲给他听,导师听了我的话后,不仅愿意放我走,还破天荒地为我写了一封推荐信!有了这封分量很重的推荐信,我加入sakai研究室的申请顺利获批。

我到sakai研究室报到后,困难就来了:这个综合研究团队根本没有导师指导,整个项目的公共资源就是一整套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一群专门做小白鼠手术的实验员。作为新人,我根本不会使用这些仪器,也没有固定合作的实验员。

养父的时间不多,我只能靠自己。两个月后,我就掌握了设备使用方法。我找到研究室最棒的小白老鼠专家苏珊,希望她能与我合作。听我讲了我与养父的故事后,苏珊把手按在胸口,感动地说:“施,你是个好姑娘,我们开始吧!”

令我意外的是,史蒂芬在这个时候也申请加入了sakai研究室,并成为了我的助手!史蒂芬的加入,无疑对我是极大的鼓励和帮助。

2016年12月,寻找发光体材料的庞大实验工程启动了。或许上天也在眷顾我多灾多难的养父,2017年11月23日,一种能发光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在小白鼠身上实验成功了!

在显微镜下,我们清晰地看到,这种能发光的高分子微胞进入血液后,药物运行到癌变部位时就从血管渗出,滞留在癌细胞老乡,连续发挥药力。24小时后,癌细胞有了明显减少,而其他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没有明显变化。

这意味着:一种极具临床意义的新的抗癌方法即将产生!我与史蒂芬紧紧拥抱,泪流满面,我知道:养父有救了!我迫不及待地脱下无菌服,跑出去打电话告诉他。

2017年12月,我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CELL》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而我也因此被破格提前授予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但我来不及考虑这项研究成果能为自己带来多少荣誉和奖金,我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让养父享受我的研究成果!

2018年2月12日,我把养父接到了日本。抗癌药物按照我们预期的效果,在养父身体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应。通过72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养父身体中癌细胞数量下降了20%,正常细胞对抗癌药物的反应不明显。

这就意味着:养父向完全康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接下来再有几个疗程,将有希望完全清除体内的癌细胞!

或许,养父这一生都在用他自己来成就我:他的精心呵护培养,让我这个“被拐来的女孩”获得了上学读书的机会;我对他的怨恨,成了奋发读书的动力;而他的病痛,竟然激发了我挑战世界性难题的勇气,意外地登上了以往不敢企及的医学高峰!

养父就是故乡那黑黑的泥土啊,卑微而渺小,可他的身上却能站起巍巍大树……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