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婚礼要多少钱,男方穿晋制汉服怎么样
汉服婚礼要多少钱,男方穿晋制汉服怎么样?
来宾分不清明制和晋制
是否应该普及穿汉服呢?
看了各位的评论,只想写一下错误看法,用于纠正。
至于主题,谈普及穿汉服太早了吧!普及的前题是让所人去了解,现在这个程度,了解的人还不够多,说普及去穿实属太早。
下面简述容易错的地方。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不是古装。
其具体时间是指黄帝垂衣上而天下治以来,到明末清初这段时间内,汉民族政权所有服饰的概括,并非指某一个朝代。
汉服是依据文物,文献资料去确定形制,裁剪为传统形制,而外观设计是现代人设计的,属于民族传统服饰,是现代服装,不可以以朝代论汉服,只有文物哪才是古代的。
但是,汉服这个用词,却有两千年,具体可以百度。
2.华服等于汉服
共青团中央举办华服日活动,复兴的华服就是汉服。
华服既是汉服,二者等同,华服是共青团中央给的,属于官方雅称,汉服是俗称。
今年中国华服日已举办3届,每界都只出现汉服而未出现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而且举办之初,提出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以来,那就只有汉服。
本活动主指就是汉服复兴,而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一直都传承,根本不用复兴,所以复兴的传统服饰,只能是汉服。
而且各少数民族,都不承认华服这个东西,只说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民族服饰,而在场的都是汉服,连少数民族同胞都不承认的,某些人想硬往自己脸上贴金,那只能是恶心别人,也恶心自己。
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华服日活动意义,可以查看共青团中央官方以及百度,百科。
3.汉服都是宽袖长裙
汉服分礼服常服,除了劳动装襦袴,肯定是有窄袖短衣,更有短裙。
图为铁拐宋墓文物
穿在身上就是这个效果
这种窄袖的短衣,俗称飞机袖。非常适合日常,类似现在的开襟衫。
而另一件宋墓文物(文物图片自己找,我没收藏),是两片布共腰,布带包边的的旋裙。文物裙长小于80厘米,属于短裙。
穿在身上的效果,类似现在紧身的包臀裙,也很日常。
以上一切以文物证据为主,不敢去扯蛋。
4.汉服是复兴,不是复古
汉服是在外族入侵下消亡的,非白然淘汰,遥想三百七十多年前,清政府下剃发令,《清碑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直到现在,还有人说汉服没有消亡,因为清初男从女不从,一直给满清洗白。
我笑了,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理应是全民族的服饰,十从之后,一个民族,只剩了女装,只留了少数地域,那是民俗,不是民族。
懂历史的可以去查查,世界上还有其他民族因为发形和服饰被杀头的?
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象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就这些,等我想到了再补充。
如何评价现在的汉服圈?
悠悠古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他们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民族——汉族。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到汉服,因为美观性以及对古代的向往,汉服越发的受到推崇,随着喜欢的人越来越多,自我优越感的人层出不穷,汉服圈也越发的被大众反感。因为很多人穿汉服纯粹是为了美观好看,追逐潮流,但汉服本身其实大有讲究,而汉服距今已经过了很多年,文化隔层,没有标准,很多的人根本什么都不了解就追捧,最后就像跳梁小丑一般,弄得个四不像。
随着人们对汉服的了解越发深入,圈子排外的现象更让大家无法理解时代在变化,倘若想让汉服真正的发扬光大,必然需要和时代融合,善于学习和宣传,而不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现在很多官方的活动也会不时的推出汉服文化的活动,也有很多的设计师会在设计上或多或少的加入各种汉源素。使得汉服的文化除了传统的风格以外,也有了我们现代的一种风格。
以前有很多的人由于传统汉服的着装比较繁琐加上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就觉得穿着汉服就是在博人眼球,哗众取宠。
在这环境有些人真正的热爱汉元素就算是喜欢也会把这股子热情压在心里。除了一些特定场合才会穿,例如结婚,拍摄艺术照。
然而现在随着这这几年的汉服这种传统文化的发展被人逐渐接受。不管是传统风格还是带有现代的时尚风格在生活上也是越来越普及了。
汉服圈是一批以喜欢穿形似古代汉贵族衣着、追求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圈子,也就是一种潮流小众文化,不属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群体。
我应该穿什么样的汉服去呢?
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呀,建议先查查汉服的相关知识,汉服还是很考究的,又是婚礼这么大的事,谨慎选择
明制男装汉服如何与男装韩服区分?
汉服这个衣服体系黄帝就开始了,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你要知道汉服不是单单的只一件衣服。它是一个完整的衣服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交领右衽,汉服也有常服,礼服,有小袖,大袖…也有舂夏秋冬款式,冬天穿厚的,夏天穿薄,祭祀,结婚,节日,穿礼服,日常穿穿常服,古人也不会天天穿着礼服,每个朝代都有特色,这是受当时各种文化影响,最大的特点就是交领右衽,上衣下裳,汉服是中华文化最好载体,现在21世纪了,追求简单快捷。过年节假日穿穿也挺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