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丧偶征婚网,丧偶中老年征婚网站平台免费的
中老年丧偶征婚网,丧偶中老年征婚网站平台免费的?
有百合网,珍爱网。丧偶中老年征婚网站平台可以上百合网,珍爱网,报名方式就是下载百合网和珍爱网APP,然后发照片到相亲网上就会给你找合适的伴侣
很多老人再婚后才发现再婚老伴根本靠不住你怎么看?
原本是想给自己找个晚年依靠,却貌似跳进了火坑,朴女士和周先生结婚了,3年后,朴女士说:“我只想跟他离婚。”
3年前,朴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北京的周先生。朴女士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儿子对她不好,她被伤得很深,因此,年老了还外出打工。而周先生也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儿子,他儿子连“爸爸”都不叫,甚至对周先生大打出手。
或许是相似的遭遇,让两人感同身受,他们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朴女士很同情周先生的遭遇,她想要好好照顾周先生,周先生觉得朴女士就是他唯一的温暖,他很爱朴女士,一天都舍不得离开,两人决定结婚。
谁知,周先生的结婚,首先就遭到了儿子儿媳的反对,周先生回家问儿子要户口本,他对儿子说:“我要结婚了,你们准备一下。”儿媳听后,脱口而出:“她是为了你的房子而来的。”儿子说:“这个女儿一定是为了钱,否则你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头子,她看上你哪一点了?”
结果,他儿子不但不给户口本,还威胁老周说:“只要敢进这家门,进来就打。”周先生说:“老年人婚恋自由,我结婚,你们凭什么反对。”他没有拿到户口本,生气地离开了。
老周的儿子为什么极力反对呢?原来,早在与朴女士认识之前,因为房子的问题,老周的家庭就充满了重重隐患,儿子小周一直希望能够得到这套房子,但老周从来没又给过儿子正面回应,现在老周突然说要结婚,家里来了个争夺房产的第三方,小周怎么会同意呢?
朴女士知道后,就说:“你儿子不同意,要不咱们还是分开吧!”周先生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你不要担心,我是我,我儿子是我儿子,房子是我的,跟我儿子没有关系,如果他们不同意,就让他们搬出去。”
听完周先生的话,朴女士很感动,觉得自己找对了人,下半辈子有依靠了。
周先生和儿子多次交涉,想要拿到户口本,儿子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周先生来到派出所,他对派出所的人说自己的户口本弄丢了,想要补办一个,派出所的人一查,周先生是户主,也就给周先生重新办了一个户口本。
周先生终于和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结婚了,他非常高兴。当他把自己的新婚妻子带回家的时候,等待他的是紧闭的大门,儿子不准朴女士进门。
周先生和朴女士只好在外面租房住,这让朴女士非常不满意,朴女士说:自己离开家在外打工,四处飘零,居无定所,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个家。
而她之所以同意嫁给周先生,就是因为周先生说自己有房子,那个房子是他的,结婚后,朴女士就可以和他一起住进去。如今他们结婚了,但是那个家根本就住不进去。
朴女士说:“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钱,在北京这个地方,2000多元生活费都不够,如果还要租房住,日子根本无法过。如果我早知道他的房子不能住,那我绝不会和他结婚。”于是,朴女士就想和周先生分开。
周先生和朴女士在一起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完美了,朴女士对他很好,在朴女士的照顾下,本来身体不好的他,现在都恢复健康了,朴女士就是周先生唯一的救赎,他听到朴女士说要离开他,周先生死活不同意,他说:“我不能没有你,如果你走了,我就活不成了。”朴女士也喜欢周先生,她也不想离开自己的新婚丈夫,那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呢?朴女士对老周说:“你去和你儿子好好谈一谈,我不是来跟他争房子的,我只是想要一个居住的地方。”老周和儿子谈了,但是小周不相信,仍然不让朴女士进家门。
朴女士对老周非常失望,觉得老周没有担当,她再次提出离开,老周跪在朴女士面前,求朴女士不要离开她。但是,老周回不了家,他一天比一天岁数大,又没地方住,只能上法院去告儿子了。
老周一气之下,以“儿子不孝,虐待老人”为由,把小周告上了法庭,想要把儿子赶出自己的房子,经过法院审理后,认为老周缺乏有力的证据,但做出让老周两口子搬进房子居住的裁定,但小周不搬出去,一家人住在一起。终于,老周和朴女士有“家”了。
朴女士当初之所以同意和周先生结婚,就是因为周先生北京这套房价值700万的房子,结婚后,发现房子住不进去,那婚姻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了,而周先生为了保住婚姻,也为了让自己拥有居住权,他拿起了法律武器,和儿子对薄公堂,虽然最后赢回了居住权,但两代人的相处却成了一件难事。
住进房子里后,朴女士感觉这个丈夫还是挺靠谱的,但是住进去后,朴女士并不是很开心。她说:“住进去后,我们就住在一间小屋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也不用他家的煤气,尽量让着他们,天天提心吊胆。”
而老周的儿子儿媳肯定很不高兴,一开始他们就是一点点找毛病,不是骂,就是把门反锁了,让朴女士和老周进不去。
朴女士看到这种情况,只能让老周出面解决,但是,老周说想要改变儿子的想法太难了,儿子想要这套房子,一直盼望老周早点死,他又怎么改变得了儿子的想法。这件事让朴女士觉得老周在逃避问题,没有责任担当。
朴女士再次跟老周说:“你去告诉你儿子,我不是来跟他争房子的,我只是想要一个住的地方而已。”老周委屈地说:“我已经和儿子说过了,而且不止一次,但他不相信,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啊!”老周夹在儿子和妻子之间,他觉得自己很为难,两边都不好办。
无论是领证结婚,还是打官司要居住权,在老周同小周的对抗中,小周一次次的失败,他的内心自然充满了怨气,如今,同在一个屋檐下,而两代人是针尖对麦芒,周先生拿儿子没办法,两位老人只能选择小心翼翼地和平共处。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小周正在寻找一个机会,主动出击。
朴女士一般都不出他们那间小屋,一天,老周出去倒水,遇到他媳妇儿,谁知对方高声尖叫:“老公公要强奸我。”听到这声尖叫,朴女士走出了小屋。结果,她一出小屋,老周的儿子就对着朴女士就是一拳头,打得朴女士当场倒地,人事不知了,接着,小周又啪啪啪打朴女士的脸,一边打还一边骂,而小周的媳妇和老周在旁边看着,不劝也不拉,最后,小周把朴女士踹出了家门,扔在门外。
接着,小周还报了警,在派出所里,警察都说小周确实做得不对,后来,还有法医进行了伤情鉴定,软组织损失严重。朴女士说:“老周在派出所里,一句话都不说了,律师问老周,‘你不愿把儿子弄进去’,老周点头‘恩’了一声,然后,他就签字了。”
这件事让朴女士觉得很寒心,她对老周说:“我不怨你,但是我对你很失望。”通过这件事,朴女士看到了周先生的无能。
朴女士认为:“老周连最起码的一句维护都不说,哪怕是说,不追究小周的法律责任,但是,最起码的,小周应该给我赔礼道歉吧,至少,老周要有个态度,连这么一点点的维护都没有。”
“我就说,老周,我真的没法跟你过了,我不可能再去挨那个打,现在把我打成这样,我自己都自理不了,我如果再回去住,我怕他再打我,惹不起,我离开。”
朴女士在家中被打,丈夫无力维护,派出所果断签字,周先生的态度让朴女士感觉到,在这个家中,她不过就是个外人,为了不再被打,也为了甩掉争房产的帽子,朴女士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婚,可是,周先生是100个不同意,而他儿子的问题,周先生似乎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
在周先生和朴女士结婚之前,小周对周先生的态度已经很不好了,为了房子,老周的晚年生活状况百出,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呢?老周说出了一段往事。
老周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他还在当兵,七月份回唐山休假,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唐山人,地震发生后,他儿子死了,爱人死了,女儿和他是幸存者,1976年之后,老周调回北京,娶了现在这个儿子的妈,儿他前妻的女儿则一直住在唐山,跟女儿的姥姥住在一块。
正是因为有女儿的存在,所以,儿子就一直觉得会有人来他抢房子。而这套房子是老周提升为军官之后,结婚部队给的房子,老周说:“这是部队给我的,后来,我转业的时候,首长说你可以继续在这房子里住,还发给了我房产证。现在法律上规定,只要是夫妻共同财产,就有我儿子这份儿了。”
而周先生和儿子的关系从初中开始就变得不好了,儿子上初中后,就开始不叫老周爸爸了,老周说自己找不出原因,认为“这孩子从骨子里就这样",老周说:“那时候,我妻子就拿着我的工资去赌博,钱都输光了,我和他妈都不管这个儿子,可能从那时候开始,儿子就产生了恨吧!。”
对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母亲赌博,父亲置之不理,老周却以一句“我不想管那些事”,就为自己第二段婚姻画上了句号,他在这段婚姻里,压根就没用心去经营。
老周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两个最亲的人,后来,又有了一个儿子,按理说他应该去爱护儿子,去珍惜儿子,有失而复得的那种感觉,可是老周却冷漠地对待这个儿子。
老周对儿子的冷暴力,让小周带着那个“未解的结”步入了长大后的生活,小周对老周的家庭暴力,再到对朴女士的家庭暴力,这些或多或少都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着原生家庭未解的结,带着这个节走入新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幸福,而有的人深受其害。
老周的行为有自私,也有懦弱,他对家庭暴力的容忍态度,导致这个家庭暴力从零变到了无限,面对这样的暴力行为,他不仅没有保护好自己,还连累了朴女士。
而家庭暴力在我们国家,是这样规定的,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是包括夫妻之间,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禁止有任何殴打等身体行为,为以及辱骂等精神暴力行为,面对这种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你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有权向社区妇联投诉举报。
面对这种家庭暴力的情况,该如何去收集证据?
首先,一个人如果在只有自己的情况下,可以录音,有条件的话可以录像,其次,可以叫上邻居过来,作为证人,最后,就是报警,报警的记录先留着,再做一个笔录,加上验伤,让公安出一个处罚告诫的处罚记录,日后就可以成为维权的一个证据了。
其实,这所有的根源就在于那套房子,把房子的问题处理好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对于老周来说,可以把房子的份额分清楚,按照份额来计算,如何折算,如何补偿,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周先生和朴女士的养老,可以根据自己手里的钱,不一定要居家养老,可以去养老院养老,还可以去异地养老,到消费更便宜的地方去养老,而不是跟自己的儿子死磕,希望老周不要再去争了,到了这个年纪,开心一天算一天。
法律能在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有效,但是法律不能保障人们的幸福,因为幸福,不是靠冷冰冰的规则条例来完成的,幸福是要用心经营出来的。
六十岁的女人没老公了?
63岁的二姑,在姑父去世后带着两套房再婚了。原本她保养好,显得很年轻,可婚后不到两年,她看起来老了不止10岁。她哭诉着说,“老了,再婚太难熬,还是自己一个人过的好”!
二姑年轻的时候,和姑丈一起创业,挣了不少钱。他们只有个女儿,送到了澳大利亚念书,毕业之后就在那里工作,后来嫁了个洋人老公,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
她女儿在国外发展得好,说要接他们过去养老。但二姑和姑丈觉得女儿已经嫁人,这样做并不合适,而且他们自己有两套房,在家里这边住习惯了,不想去言语不通的地方定居。
他们老两口有些积蓄,退休后就在国内到处旅游,衣食无忧,日子过得很有滋味。可谁也没想到,姑丈突发心脏病,就这样去世了,那一年,二姑63岁。
二姑突然之间没了老公,一下承受不住病倒了。她女儿女婿从国外回来处理后事,照顾了她大半个月。
眼看着二姑振作不起来,她女儿打算带着她去国外一起住。但无奈二姑不愿意,最后只能作罢。但因为姑丈没了,对她打击很大,她女儿担心她再病倒,到时他们不在身边,没人照顾她,就给她请了个保姆。
一个月多花了5000块钱请保姆,二姑有点心疼。而且家里的活,一直都是她在干,突然换了别人来打理,她总觉得不满意。二姑可能略有挑剔,所以和保姆的关系越闹越僵,之后她干脆把保姆辞退了。
她女儿知道后,只得跟她说,“妈,你上了年纪,身边不能没人照顾。我们离得远,顾不上您。既然保姆不能合你心意,那要不您去找个后老伴”?
二姑起初是抗拒的,觉得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加上老公过世不久,她不想那么快再婚。而让她改变主意,还是在病了一场之后。
二姑受了风寒,半夜发起高烧,连起身给自己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她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但头脑还有一丝清醒,她怕不慎摔倒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可就麻烦了,便赶紧回到床上,躺了一整夜。好在隔天一早,她的烧慢慢退下来,这才没酿成大事。
经过这事,二姑这才想清楚,老公走了,她连生点小病,都没人在旁照顾。她觉得自己不能让在外的女儿担心,所以动了尽快给自己找个后老伴的心。
二姑之前一直都是有去跳广场舞的,但姑丈出事后,她没了心情,大半年没去了。但现在身心平复了一些,她便想着再去跟帮老姐妹一块消遣下时间。
她们听了二姑的家庭变故,也知道她想找后老伴,便一直积极的给她做介绍。后来,有个阿姨引见了表哥(老刘)给二姑认识。老刘65岁,有两个儿子,但都已经结婚了,老婆多年前过世,他是个念旧的人,就一直没有再娶。
二姑一听是个重感情的男人,便有了好感。而她虽然63岁,但时常有保养,显得很年轻,所以老刘一眼也相中了她。俩人郎有情妾有意,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后来,他们挑了个日子去领了证,但没有操办酒席,毕竟俩人都上了年纪。再婚之后,老刘搬到了二姑的房子里住下,因为他二儿子条件不怎么好,拖家带口一直都是租房住,这会正好把房子腾出来让他们住下。
二姑知道这种情况,表示理解,觉得反正自己有两套房,不在意老刘的房子,他想给他儿子住也无妨。本来她和后老伴的日子就这样安生过着,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时间一长,麻烦事就来了。
起因就是老刘把房给了二儿子这事,他大儿子虽然自己有房子,可就两室一厅,打算生二胎,都不够地方住。知道父亲把屋子给了弟弟,又听说我二姑名下有两套房,就非闹腾着要。
二姑自然不肯,毕竟这房子是她唯一的保障。虽然她再婚了,可她没有义务把自家的房拱手送给老刘的儿子。见二姑不肯妥协,这大儿子便又生出另一个念头,说要搬进我二姑家里一块住。房子是四房一厅的,足够宽敞。
可二姑还是不乐意,但就在这个时候,大儿媳拿出化验单,说她已经怀孕了。老刘闻言就劝着我二姑说,
“大家都是一家人,你总不会看着孙子孙女出生后都不够地方住吧?等孩子生了,你帮忙带着,以后跟你亲。再说了,我儿子儿媳搬进来,人多热闹,你女儿在国外离得远,以后他们一定孝顺你,给你养老”。
被老刘这样一说,我二姑动摇了,觉得确实有道理,便让大儿子儿媳搬进了家里。二姑虽然年轻时存了些钱,但只够自己吃穿用度,想买什么都能买。
可现在不同,大儿媳怀孕在家待产,大儿子一个月工资不过5000,开销又大,没法帮衬家里头。关键是老刘把3000退休工资都拿去补贴他二儿子生活了。
多了几个人吃住不说,还全部要花二姑的钱,这让她很郁闷,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超过100块钱,都要考虑一下了,更别说是做保养了。加上成天要照顾一家老小的起居生活,她好像成了个免费保姆。这婚后不到两年时间,二姑看起来老了不止10岁。
二姑觉得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哭诉着说,“老了,再婚太难熬,还是自己一个人过的好”!
之后,她毅然决定跟老刘和平分手。老刘倒是干脆的答应了,认为俩人都一把年纪了,要是觉得不合适,就没必要勉强。
可这时候,老刘的两个儿子却死活不同意,说是二姑要和他们父亲离了婚,没那么容易,必须得分财产。名下的两套房,也得分出一套给他们。
二姑这才明白过来,老刘这俩儿子是早就盘算着她的房子了。而她早就心力交瘁,不想和他们做过多的纠缠,只得联系了在国外的女儿帮助处理这件事情。
后来还是走了法律程序,认定了房子是二姑的婚前个人财产,不用划分,老刘两个儿子这才悻悻的打消了争抢房屋的念头。
二姑又重回了单身的日子,经过这段再婚的生活,她想明白了,有时再婚不一定合适,更是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在那里有人照顾她,也不会觉得孤独。
对此,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六十岁的女人没老公了,合适再结婚吗?按照我二姨的说法,“老了,再婚太难熬,还是自己一个人过的好”!63岁的二姨,在姑丈去世后再结婚,这中途搭伙的老伴,自然比不得原配。两个原本互不相干的家庭,好像是强行凑到了一起,难免不和谐。
通过我二姨的事,我总结出了女人上了年纪再婚,要注意的3点问题:
1、不要勉强迎合委屈自己。二姑本来是想找一个能够相互扶持的老伴,可对方却加重了她的负担,成为累赘。很显然,二姑的后老伴老刘的两个儿子一直给她造成了压力和困扰,而她为了迎合他们,只能在精力、金钱方面毫无保留的付出,直到最后累得撑不下去。切记一点,老年再婚,自在、舒心才是最要紧的。
2、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家庭。二姑年轻时创业挣了钱,有两套房,不愁没钱花、没地方住,家境算是比较不错的。如果她能找一个经济条件相当,也没有过多束缚的后老伴,那一定可以很幸福。只可惜老刘和这些条件都背道而驰,最后他们才会走不下去。而且,这段婚姻更是让二姑的身心俱疲。由此可见,老年人,特别是女人再婚,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3、婚前必须要做好协定。二姑最后之所以会和老刘的两个儿子,因为两套房子的问题闹到走法律程序,主要还是因为她和老刘没有在婚前协议好资产这方面的情况。毕竟两个老人再婚,不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这么简单,双方孩子的想法都要考虑,否则肯定是矛盾不断。
最后,我想说的是,60岁的女人没了老公,最大的问题不是合不合适再婚,而是能不能真的找到一个适合的人。如果可以,再婚会是另一种幸福。但要是不能,确实难熬,还不如单过的好。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互动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丧偶式育儿的根源在哪里?
以我家十一小长假期间的一场饭局,也许你能看到,男人们都在育儿期间干嘛去了。
话说十一小长假的一天下午,我家老公被单位一个电话召回去了,留我一人在家与我家两个儿子斗智斗勇(当然这已经是常态了)。随后给我打电话说和几个同事在外面吃个饭,就在我掐着点算着这两个宝快睡了,我的幸福时光马上就要来到时,老公又打电话来了,说几个同事要来我家坐坐,我忙把小宝塞学步车里,把大宝招过来看弟弟,就在我慌忙的,刚把屋子收拾干净时,敲门声响了。只见他们四人脸色红润,神情疲懒(一看就喝的差不多了)在看手上手里提着鸭脖店的各色小吃,外加一箱啤酒。这阵仗是打算,继续推杯换盏的节奏。
各自坐定后,局面就拉开了,可能是几个人逗我家两个宝宝的原因,也可能是都是当了爸爸有了共同之处的原因,这四个男人,竟在酒桌上谈起了育儿话题,在他们四个中我们一直觉得A是超级爸爸,完美老公,他在我们印象中特别顾家,而且工作也很出色,他家宝宝学习成绩也好,所以大家半开玩笑的向他取经。
可能是喝了酒的缘故,我觉得A说的挺实在的,挺中肯的,他说,在以前就是觉得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所以经常陪着他玩,倒没刻意学习育儿知识。有这个概念是受他媳妇的影响。平常自己工作特别忙,也没有时间去学习育儿知识。都是他媳妇平时学到看到,总结了和他说一说,他就慢慢知道了,后来孩子上小学了。他媳妇也会主动向他说一下孩子学习情况,并且把老师教的方法给他简单说一下,便于他有时间时辅导孩子。在他们两个人的共育的环境下孩子挺开心,快活的。今年他家迎来了小宝,看着大宝对小宝那疼爱的模样,觉得媳妇做的特别好,自己也会多多陪伴孩子。(女人是一所学校)
听着A说完B开始羡慕了,还是嫂子善解人意,就说我家吧,我也想插手弄弄孩子,但是事情做起来不是这样的,有次我媳妇有事,我辅导孩子写作业吧,媳妇回家问,作业检查了吗,我说查了,全写完了,结果我媳妇一检查,不得了了,这题少一个步骤,那题不是按老师说的写的,把我说了一顿,我只得听着,不然非得吵起来,后面我就没插上手了,只要我一有这想法,我媳妇就说平时又不看他的书,又不知道老师怎么讲的,你说错了,还得改半天,好吧,我退出了,后面又说我,你也不管孩子,什么事都是她的。现在我还没到家就听见我媳妇辅导我家孩子做作业的声音。(不信任,驱逐型)
C可能是感觉到了话题的沉重,对B说你是想管,不知怎么管,我是我家那一个小宝,我妈,我媳妇,我爸,偶尔我丈母娘也来,几个人看他一个,我回家想干个啥吧,还没等我出手,就已经结束了。(人手太多,无奈型)
我家老公说了,好了,都像A多多学习,回头对我说了句,没事去嫂子那取取经,大家附和对对对,别的都是假的,操心好孩子是真的,大家都要好好学习,互相学习啊,我也附和着,希望他们在这半醉半醒的情况下,说话算话。加入到育儿大军中来。
第二天,我问老公,对于昨晚的话题有什么想法,老公说:什么话题,我都喝断片了,说啥了(唤不醒型)
你亲眼目睹过女人为了钱?
有一女人小朵,在23岁的时候,在家里人的安排下,跟老乡村子的一个小伙结婚了,可能是小伙家门不辛吧,年底结婚,过完年就抓到小朵出轨,出轨就算了,小朵还振振有词的说,不是她的错,她只是为了挣点钱补贴家用。
然而事实很快打了脸,其老公在两边家人都在的情况下,要求看小朵的微信聊天记录,小朵死活不肯,最后闹的不行,只能离婚,然而离婚的时候,男方家要求退彩礼,小朵家一分都不愿意退,(老家的彩礼可大了,结个婚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了,最少也得十几万起步,)小朵当时的彩礼好像有十八万左右,男方连结婚的各种花销,最少得花三十万把,最后不行,闹到法院,法院判小朵家给男方退了一万块钱,就这样小朵和小伙离婚了。
离婚以后,小朵没回娘家,而是跟出轨的那个男人在一起了,而这个男人,也已经四十好几,家里两个孩子都大了,男人也没啥正经工作,每天都是在县城打打临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但是小朵还是愿意跟这男人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以后,男人临工都不做了,每天跟小朵商量着骗钱。怎么个骗法呢,听我给你们慢慢道来。
在我们老家哪里,男女双方相个亲,不管看上没看上,男方都得给女方见面钱,最少一百块,男方还得给媒人五十或者一百。在买两包烟,请媒人下馆子吃饭,这都是必须得,就这样,男人负责当媒人,小朵负责跟人相亲,一天最少相两三个不是问题,而在每年冬天的相亲旺季,小朵最多的一天相了八个,而小朵跟着老男人,从刚开始的见面钱,发展到跟人相亲不管看上看不上,就要求男方给她买东西,价钱便宜的一双鞋子,一件衣服,最贵的一次,有个小伙给小朵买了个手机就五六千,送了一条两千多的项链,完事了小朵就一句话,看不上小伙。
过了三五年,渐渐地小朵的名声传开了,十里八乡都听说过有小朵这么一姑娘,都在让自己家娃相亲的时候一定要打听清楚,人靠谱不靠谱,而小朵的名声有多坏呢。在自己的妹妹长大了,也要相亲的时候,当男方一听是小朵的妹妹,人家男方直接拒绝了,意思很明显,有这样的姐姐,妹妹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这样,小朵的妹妹最后嫁外地去了。
而小朵慢慢的年龄也大了不吃香了,同龄的男的一般都结婚有对象了,没对象的也跟小朵相过了,年龄小点的也看不上小朵了,这直接影响小朵跟老男人的收入,没了钱,老男人对小朵就是拳打脚踢,恶语相向,让小朵想办法挣钱,一天最少给自己三百块,没钱就收拾,没办法,小朵也没多少文化,挣不了大钱,只能自己出去出卖自己,就这样,小朵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站街女。
然而就这样还不够,在某次老男人跟自己的牌友一起打牌的时候,钱输完了,牌还想打。刚好那天带着小朵,于是就有人提议,让小朵给牌友们助兴,服务大家,大家在借钱给老男人,没想到老男人也同意了,小朵怎么服务大家呢,我只能说一句话,“咬字分开读”在当时的牌场上,除了小朵和老男人,还有七八个男人在场,而小朵兢兢业业的为每个男人服务,可谓是在我们那传的大街小巷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