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礼仪高清爱情(结婚投书礼仪)

2023-01-26 14:35:04 76阅读

结婚礼仪高清爱情,结婚投书礼仪?

1、称谓

要书写对方正确的姓名,不要出现错别字,不然会显得对宾客不够重视,很失礼。其次问明是否携带家属。第三为了表示尊敬或亲昵,可在全名后加上书面形式的称谓。

给同事

(1)女生:姓名 + 对象芳启

(2)男生:姓名 + 先生台启或大启。

给长辈

(1)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有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

(2)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

(3)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

给领导

(1)单身:姓 + 称谓 + 名 +先生或对象 + “钧启”或是姓名 + 称谓 + “钧启”

(2)己婚:姓名 + 称谓 + "全家福"或 姓名 + “全家福”

(3)称呼若不採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对象,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xxx主任 大启」、「x(姓)主任xx(名) 大启」。请别人一家人,应该用“全家福”或“阖府统请”。

给家人

(1)结婚者不论有无小孩,都写姓名+全家福后面不用再加 “收或启”

(2)没小孩平辈也可以姓名+贤伉俪+“钧启”或“台启”。一份好的请柬是一场婚礼成功的第一步,特别是移动社交属性凸显的时代,婚礼电子请柬更是备受重视。

2、时间、地点、人物

想让大家参加你的婚礼,要告知对方准确的时间,婚宴酒店的具体地址,人物当然就是新郎与新娘啦。

3、邀请人的署名在最下方

若是新人各自认识的宾客,可以署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是两人共同认识的,则应该共同署名。双方父母邀请各自的亲戚朋友,署名一定不能忘记,以防是新人并不认识的宾客。

结婚礼仪高清爱情(结婚投书礼仪)

结婚当天男方父母有什么讲究?

在婚礼仪式当天,除了新人以外,就算新郎的父母最忙了。他们很早就要到达婚礼的现场,准备婚礼的物品,招呼参加婚礼的客人。

在主持人介绍到父母的名字时,要及时站起来向大家示意感谢。注意配合婚礼的流程,父母最好留意言行礼仪及表情,尽量微笑待客以表达心中喜悦而不要一直抽烟、跷郎腿或饮酒过度等。

公公喝酒婚礼当酒店?

最近网络上爆火的“公公吻新娘”事件,让同为盐城人的我都觉得很尴尬!这件事同时也将我们盐阜地区的“闹新娘子”习俗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公公吻新娘”确有其事。

“公公吻新娘”事件发生在大年初七,地点在盐城五洲国际酒店,现场爱情和照片为当事人亲友爆出,有公公与新娘一起走T台、公公吻新娘、有婚礼现场打架等爱情,也有新人全家福照片。

在闹出此番话题的“公公吻新娘”爱情中,喜公公与新娘正按照风俗习惯并排走在T台上。喜公公步履踉跄、新娘面露不悦。忽然,公公一把搂过身旁的新娘并低下头去。然后便听到婚礼主持直喊“哎、哎、哎——”

2月25日开始,这一事件在网络爆出,并迅速引发全体网友的热议。

二、“闹新娘子”为盐阜地区风俗。

“扒灰”主题是我们盐阜地区婚礼中“闹新娘子”的重头戏,就是说,在新郎新娘的婚礼上,主角不是新郎而是公公。没有公公?让叔叔、姑父来充。

盐城的婚庆公司,一般也都会有几样“扒灰”道具,比如戏服、比如糊上红纸的钉耙什么的,供办喜事的人家在“闹新娘子”时使用。

“闹新娘子”的花样包括:公公背媳妇、公公和叔叔抬媳妇、公公和媳妇喝交杯酒、公公扛红钉耙游行(意即“扒灰”)、公公和媳妇一同宣誓加入“扒灰协会”等。

对于大喜之日的这出闹剧,当事人一般都是尽量配合的。毕竟这是延续了多少年的习俗,只要生儿子的人家都要经过这一关。

我第一次对“闹新娘子”的印象源自我一同学结婚时。

同学的父亲是局长级人物,但那天晚上,他的一帮战友们照样毫不留情地将新郎父母和一对新人拥在台上,四人身上都披着一条大红绶带,不同的是,公公绶带上写着“骚瓜”、婆婆绶带上写着 “苦瓜”、新娘绶带上写着“香瓜”、新郎绶带上写着“呆瓜”。寓意相信大家一看都懂的。婚礼中,公公和媳妇还被“闹新娘子”的战友们逼着念了一段“自愿申请加入扒灰协会”的宣誓词。

三、“公公吻新娘”后续。

“公公吻新娘”事件在网络上爆火后,网络上开始流传出各种后续说法。有说新娘的娘家人当场便与新郎家打了起来,并于当晚将新娘带回家要求退婚的;有说新郎气愤之下将老爸痛扁一顿的;有说喜公公酒醒后后悔不迭,跳楼自杀的……

对此,2月26日和27 日,“江苏网警”微博和爱情中的当事家庭委托律师先后辟谣强调:不存在所谓的“强吻新娘”,爱情中的当事人只是按照盐城地方传统的“闹新娘子”习俗,做出了看似亲吻儿媳、实为假亲吻儿媳的“表演”动作。

同日,作为当事人的喜公公,也通过爱情露面,以证明自己没有跳楼。

四、本地人对于“闹新娘子”的看法。

71岁的张先生说:“大喜之日就应该闹闹,不闹不热闹,越闹反而越兴旺。当然,这些动作也都是做做样子,不能来真的”;

46岁的束先生说:“即使亲友家办喜事我不去闹,轮到我家办喜事时亲友们也会来闹的,所以不如自己先主动闹。当然闹归闹,也不会太出格,以当事人能忍受为度。”

24岁的李先生说:“我很讨厌‘闹新娘子’习俗。我早就与父母做过沟通,轮到我结婚时绝不“闹新娘子”。”

从以上调查问答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年轻的一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后,这些“闹新娘子”传统习俗终将会被淡化,这样也不会给那些无良公公以可乘之机了。

相信今后的“闹新娘子”不会再违背人们图热闹的本意,会逐渐被大家都能接受的、健康积极的娱乐节目代替。

传统结婚礼仪?

1/8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婚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8

三茶礼:

茶礼是我国传统婚礼习俗中一种隆重的礼节。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

3/8

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

纳彩: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的出身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南方家卜德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因为“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传统婚俗礼仪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4/8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在铺上龙凤被,床上撒各种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双全,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够给新人带来好运。

5/8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洞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吉祥如意。

6/8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洞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吉祥如意。

7/8 上头:

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尾四条银笋尽标齐。

8/8 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妹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妹妹或伴娘在新娘的头顶撑开一把红伞。婚礼习俗中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婚礼礼仪词?

9、11:28分准时仪式正式开始

(1) 主持人开场白,宣布XXX先生、XX对象新婚庆典开始,新人入场。

(2)音响奏婚礼进行曲,一对新人在两位礼仪对象引领下缓缓步入,新人后有六位礼仪对象,新人到达主席台后,礼仪对象撤离。

(音响负责人:XX)

(3) 新人在主席台正中央站好,两人手捧鲜花,伴郎、伴娘在后侧站好。

(4) 主持人介绍双方父母、主要嘉宾等。

(5) 请嘉宾代表讲话,请证婚人证婚、新人宣誓。

(6) 新人拜天地(一拜父母,再拜来宾,夫妻对拜)。

(7) 新人给双方父母敬茶,献花环,谢父母养育之恩。父母代表讲话。

(提前准备好茶及花环,由礼仪对象送上)。

(8) 新人倒香槟塔,点蜡烛,喝交杯酒。

(礼仪对象端上交杯酒)

(9) 主持人致贺词,结束词。

10、11:58分新人入席,宴会开始。

11、喜宴当中,有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萨克斯演奏,歌唱演员献歌,并反复播放新人录象投影,活跃现场气氛。

12、喜宴结束,新郎、新娘送客人退席。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