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忌讳什么人参加,酒桌上哪三种人不好惹
婚礼忌讳什么人参加,酒桌上哪三种人不好惹?
我是从事餐饮工作的,可以说每天都跟形形色色的酒局打交道,看到过“千杯不醉”的,也见过“沾酒就倒”的,可以说在酒桌上可以见到世间百态。
参加酒局的有这么三种人,最好是不要去他们拼酒,如果看不出端倪来,那么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这三种人一般是:
1.能够主动给男人敬酒的女人:凡是敢在酒桌上端起酒杯敢跟男人“叫板”的,遇到这样的女人,一定要认怂退出,否则后果会很难看。我在一次婚礼上就看见过,几个小伙子不服娘家客里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媳妇,结果被人家喝的差点没把“苦胆”吐出来。所以如果有女人端起酒杯频频敬酒,那么最好识相一点别去招惹。
2.闷不做声,不劝酒的人:这样的人基本都是比较能喝的人,而且也是心里特别有数的人,如果喝酒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人,那么最好不要主动招惹。我认识一个做销售的大哥,他一顿能喝三斤左右白酒,但是他跟人喝酒从来都是自己闷头喝,因为在座的人基本都没有他的酒量。如果去招惹这样的人,那么很容易自讨没趣把自己喝倒。
3.喝酒变脸的人:有些人喝点酒就“变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脸”,这样的人如果喝过之后脸色变不回来,那么是真的不能喝。还有一种人刚喝的时候脸会变红,但是过一会就会变回来。这个说明他分解酒精的能力特别强,这样的人基本都适合长时间的喝,所以招惹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没完没了。
还有三种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他们在一起喝酒的:
1.喝酒说大话的:有些人平时闷声不语的,但是一到酒桌上就变得“无所不能”。这样的人喝起酒来“磨磨唧唧”的,而且越喝越兴奋,如果遇到谁激他一下,很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来,所以酒品即人品,这样的人千万不要跟他喝,出事就悔之晚矣。
2.无节制喝酒的人:有些人一喝上酒就没完没了,而且喝完这一场还要继续下一场,跟这样的人喝酒享受不到酒带给自己的乐趣,反而是越喝越累。
3.喝酒藏心眼的人和逢喝必醉的人:有些人喝酒本来自己很能喝,但是就是假装喝不了多少,等着看别人喝多了闹笑话。这样的人跟他喝酒太累,因为光顾着怎么“玩心眼”了!还有是特别贪杯,一喝就“不醉不休”的人,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喝酒的意义,而且跟他喝酒本来是好事,但还会遭其亲友的埋怨,所以跟这样的人喝酒纯属自寻烦恼。
酒少喝既可以怡情,又可以享受到酒精带来的刺激和惬意,如果喝的太多或者逢喝即醉,那么不光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也失去了饮酒的意义。男方父母参加女方出阁宴的讲究?
出阁宴的意思就是闺女出嫁的前一天,女方父母在家设酒宴招待宾客,一方面告知女儿要出嫁了,另一方面大家欢聚一堂热闹一下。出阁宴上新郎也会来,但是新郎的亲戚朋友和父母不来,也有要男方父母过来的,各地习俗不太一样。
有些地方的出阁酒只邀请家中近亲出席,由女方家父母主办,一般在婚礼前一天或前几天举行,像我们那个地方就是女方出嫁前一天办出阁酒,都是很亲的亲戚出席,出嫁的早上还会办一个酒席,会有邻居朋友和送嫁的队伍。
如果你的妻子要去外地参加同学的婚礼?
如果我的妻子要去外地参加同学的婚礼,我想我会让她一个人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猜你的想法是不让她一个人去是吧,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交通都很方便,就算路途很远,但是坐动车都非常的快速,你是担心不安全的话,如果可以你和她一起去,随便还可以去旅游一下。
你可以跟妻子沟通一下,真的一定会去吗?我想那应该你是妻子很好的朋友,要不她不会大老远的去外地参加同学的婚礼,很好的同学结婚如果不去祝福,也许会让你的妻子心里留下些遗憾,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是很好的朋友结婚,也是外地很远的地方,因为是很好的朋友,就特别想看到她结婚的场景,所以不管多远,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路上又是火车又是汽车,还要走好远路,还迷路,最后终于到了,虽然路途辛苦,但是觉得还是很值得,至少我见到了朋友结婚的幸福,当然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看到别人结婚的场景,觉得那样好幸福。
如果你妻子非常要去,你不让她去,她一定会心里过不去的。那还不如你跟她一起去,如果你不方便跟她一起进入婚礼现场,那你就在老乡玩玩不出现,等她结束了同学的婚礼,你们在一起好好在当地旅游一下,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这样都不行,那就让她一个人去,记住多打电话报平安就行了,让她多注意,都一个大人了,一个人去参加同学的婚礼其实没什么。
可我家风俗是他们不能参加?
题主你好,你提的这个问题在有些地方非常普遍,要我说,没必要纠结,即然你岳父母要参加婚礼,那就干脆答应他们,不要顾忌那些旧的条条框框,重点是,办一场热闹隆重的婚礼,这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也是做父母的心愿,让双方的老人高高兴兴,不留遗憾,不是吗?
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或许对你有所启示。
我是一名工作在乡镇的公务员,我儿子的婚姻我并没有操多少心,而且也省了不少事,可以说,我们双方感觉都比较默契和有缘,因此,什么事都是我们俩亲家电话沟,商量着办,创新了许多新潮流,抛弃了许多旧习俗,只要我俩认为合适,那就是对的,所以,婚礼结束后,以及后来的俩亲家交往中,亲家很是高兴,总是对我夸赞不止。
儿子和儿媳是大学的同学,毕业不久就把媳妇领来让我们把关参目了,初识感觉还不错,由于两地相距一百多公里,在我们允许后,他俩就直接在我们这边找了各自己的工作。从此,我们便地未来的儿媳妇当闺女一样对待了,因为女孩是在城里工作,住单身宿舍,儿子在乡镇驻地,离家较近,有时侯,每星期也会坐公交车回来一二次,刚开始还象招待客人一般,一年后,就基本上视如家人,吃喝也就不那么讲究了。
一年多的相处了解,感觉女孩也没什么让我们老俩口不满意的地方,而且从表面上看来,女孩与儿子相处的如胶似漆,恰在这时,镇里新建一批小产权楼房,我便借机购买了一套,在装修快要结束的时侯,我看时机己到,该是与未来的的亲家见个面,商定儿女的婚事的时侯了,于是,便让女孩给他爸妈通了电话,选了个好日子,准备两亲家见面了。
出于对未来亲家的尊重,我提前预订了镇上的唯一生态园酒店,亲家俩口子也如期而至,在进行简单的礼节唅喧之后,便直奔正在装修的楼方,随后就去了生态园客房。因为是初次见面,还不知道会是个啥结果,所以,我没有找陪客的,这样,我们双方可以畅所欲言,谈话也方便。客房很大,也很气派,我是卯足了劲,订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我们边喝也拉,越拉越近乎,越拉越开心,越开心越带喝,在不知不觉中干掉了两瓶酒仙,此时,我才知道,我的这位亲家公、母,是一对没多大文化,从允许个体户时起,就干起了买卖,而且是各干各的,现在己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发户,比我这个小公务员富裕多了。
会见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通过交谈,我们双方都比较满意,最后达成一致,至此,我们便是亲戚了,只等房子装完工,就选定日子,择日举行婚礼了。由于,我们相距甚远,风俗肯定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那地方距离孔府很近,老一套思想比较严重,且彩礼也是必不可少的,十年前,就三五万,因此,我便不断地从电话中就结婚的相关事宜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别看亲家文化不高,确是位明事理、通人情的高尚之人,我只是随口的对彩礼问题提了提,亲家口否定,他爽快地说,彩礼就免了,但我会用巧妙的形式,把你的面子撑过去,再抽个时间,我带着我的大家大户的众兄弟再去趟,就算是把亲事定下了,你看怎么样?我还能说什么,好,就这么定了。
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儿子结婚,男方父母是要向女方下聘礼定婚期的,也就是要登门拜访亲家的,这事我是一再要求,可我的这位亲家硬是没答应,就是不让去,说是免了,我这边走好过场就是了,结婚日子是亲家找人看的,我也没意见,一切都在愉快的心情下准备着,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上就是,按照我们这也的风俗,女方父母可以到婚礼现场,也可以不到婚礼现场,按照他们那边的风俗,女方父母是不应该到婚礼现场的,可是,我的想法是,从心底里希望亲家来举行典礼,原因就是,亲家什么也没要,啥也替我想到了,办的很是周到,而且还陪嫁一辆十五万左右的大众汽车,我是想以感谢的意思邀请亲家公母到现场来。
在我的百般劝说下,亲家才免强答应来参加婚礼,其实,他俩也是打心里愿意参加的,就是碍于风俗才不敢越雷池,我给了他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就说,我们这边两亲家要相互祝酒的,他才肯来的。在婚礼的致词中,我把我亲家从头到脚地表扬了一番,在场的宾朋无不欢声笑语,我亲家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那天,他的酒量发挥到了极至,但是,仍然没有半点的醉意,这就叫喜酒不醉人啊。
所以,在我看来,社会是在前进和发展,生活中的有些风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不能抱着旧思想不放,有些我们需要发扬,有些我们需要丢弃,有些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只要不是庸俗乏味,有背道德伦理,就可以勇敢的去做,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这里基本上都形成了亲家参加女儿的婚礼的习惯,也就没有人见怪不怪了。
(图片来自网络)
异地婚礼女方去男方家讲究人数吗?
1、异地结婚女方要去几个人一般没有具体规定,有的城市会觉得娘家人去的越多新娘才更有面子。但是还有的地方是需要女方的父母,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的。
2、不过女方家到底要多少人,这个并不是由男方家来确定的,而是要由女方父母才能确定,因此这个必须先要与父母先商量好,如果人数合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