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 月 18 日国耻日是否可以结婚的思考
在历史的长河中,9 月 18 日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忘却的日子,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东北进行武力侵略的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这一天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国耻日。
对于在 9 月 18 日是否可以结婚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它涉及到情感、历史认知、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情感角度来看,9 月 18 日承载着国人对那段惨痛历史的悲愤与伤痛,在这一天,无数同胞流离失所、惨遭杀戮,山河破碎,国家尊严被肆意践踏,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及其后代来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内心的悲痛和对历史的铭记之情会让他们觉得在这一天举行婚礼似乎有些不妥,他们会担心这样的行为是对先辈们苦难的忽视,是对历史伤痛的一种亵渎,这种情感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热爱,对先辈们牺牲奉献的敬重。
换个角度思考,婚姻是人生中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它象征着爱情的升华、两个人携手共度一生的承诺,每一对新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礼能够充满喜悦和温馨,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如果因为 9 月 18 日是国耻日就完全否定在这一天结婚的可能性,似乎也剥夺了一些新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毕竟,结婚的日子是新人经过慎重考虑后,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情感节奏所选定的,他们对这一天有着自己独特的期待和意义。
从历史认知方面来说,铭记历史并不意味着要让历史的伤痛完全束缚住当下的生活,9 月 18 日作为国耻日,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去铭记它,比如教育、纪念活动等,让后人永远记住那段历史,从中汲取教训,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但这并不等同于禁止在这一天进行任何正常的社会活动,包括结婚,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在婚礼中融入对历史的铭记元素,来让新人以及参与婚礼的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新人可以在婚礼现场设置一个小型的纪念区域,摆放一些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资料或图片,在婚礼致辞中提及那段历史,提醒大家珍惜和平,感恩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样的方式既能让新人完成自己人生重要的仪式,又能让婚礼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使历史记忆在新的一代中得以传承。
文化传统也是影响这个问题的一个因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传统习俗,在一些文化中,可能会比较忌讳在与重大灾难或悲伤事件相关的日子里举行喜庆活动,但在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融合,我们不能仅仅依据传统习俗就一概而论地判定 9 月 18 日不能结婚,而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观来综合考量,现代社会倡导尊重个体的选择和自由,只要新人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对待这个特殊的日子,将个人的幸福与对历史的铭记相结合,那么他们在 9 月 18 日结婚也并非不可接受。
对于 9 月 18 日国耻日是否可以结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新人及其家人如何看待和处理,如果新人能够以一种庄重且富有意义的方式来对待,将铭记历史与追求幸福完美融合,那么在这一天结婚未尝不可,比如新人可以选择在婚礼筹备过程中,组织一场小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亲朋好友一起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让大家在喜庆的氛围中不忘历史,在婚礼仪式上,新人可以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们可以将婚礼的一部分收入捐赠给与抗战历史研究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机构,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历史记忆,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社会也应该给予新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尊重每一对新人对自己婚礼日子的选择,无论是在 9 月 18 日还是其他日子结婚,都是新人开启新生活的起点,重要的是,新人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9 月 18 日国耻日是否可以结婚不能简单地用“可以”或“不可以”来回答,它需要新人及其家人、社会各方共同去思考、去权衡,在尊重历史、尊重个体选择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既能让新人收获幸福,又能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和升华的平衡点,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忘先辈们的付出,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