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交友,东北剿匪的匪是什么人员构成?
依兰交友,东北剿匪的匪是什么人员构成?
不啰嗦直接进入主题:东北剿匪的匪是什么人员构成?匪的武装规模和队伍是怎样的?一、解放前的东北为什么有这么多土匪?
俗话说:山东出响马,东北出胡子。旧中国时期匪患四起,比比皆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剿匪斗争,比较有名的是湘西剿匪,新疆剿匪,东北剿匪,西南、西北剿匪等,三年时间一共剿灭了260万各类匪徒。
就拿东北来说,有史以来就多有记载,尤其清末民初以来,土匪更是层出不穷,屡灭屡生。据史载,民国13年(1924年),东三省制有土匪2.3万人,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已发展到8.9万人之多。这绝非东北人性喜为匪,而是外敌欺凌、官宦贪占、天灾人祸的必然结果。
东北本是一块富庶宝地,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可在鸦片战争以后,洋人竞相用重炮利舰打开中国大门,割地索款,抢占租地。腐败的清廷,除了俯首称诺外别无他策。于是,久已凯舰东北的俄日等帝国便放开手脚,大兴刀兵,从1894年到1904年,短短10年之间,就发生甲午中日战争、庚子之变以及日俄之间的不义之战等三次大的战乱,东北大部分地区屡遭战火洗劫。
在几度兵灾过后,社会动荡,地方糜烂,田园荒芜,民不民不聊生。凡侵略军所过之地,粮食庄家皆被收缴,用作军粮,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难民达几十万人之多,可谓千里烽烟,哀鸿遍野。于是,无路可投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上山,揭起绿林旗号。战乱之后,大批散兵游勇流落于社会间,这些人称霸一方,由兵变匪,这又成为土匪的
一大来源。
清末民初,正是中国政治舞台动荡迭变,世局机醒之际。绵延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以辛亥革命为丧钟而告正寝,北京朝纲由北洋权贵及其派系下来的各系军阀轮番执掌,今天甲乙联合反丙,明天乙丙串通倒甲,政治舞台乌烟燎气,各地方官亦如走马灯一般来去匆匆,只是谁都忘不了大刮一番地皮。国家支离破碎,民众苟延残喘。
民国初期,张作霖乘乱逐渐控制了东三省,登上了东北王的宝座,却又不甘寂寞,蓄意问鼎中原,称霸北方。于是几度出关用兵,而这大量军费开支转嫁到人民头上,致使财政拮据,物价飞涨。张作霖手下的各级官吏又乘机贪占侵吞,兼并土地,中饱私囊。
张作霖自己就是东北最大的地主兼资本家。仅在通辽一县之地,他和吴俊升、鲍贵卿、孙烈臣等人就霸占有上千顷土地。此外,他还在内蒙、北镇、黑山、营口、大高坎、连山湾等地都占有大量田产。东北人民在频频战乱之中还要承受军阀的盘剥和压榨,只好卖妻鬻(yu,第四声)子、典屋当物,无计生存者便怀着一腔愤上了梁山。在土匪中流传的一首歌谣:“上等人们该我钱,中等人们莫管闲,下等人们快来吧,跟我上山去过年!”
1920年,北方五省的罕见早灾,给战乱中的民众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一带的大批难民流入东北,指望到关东寻口饭吃,岂知关东的饭饭亦并非好端。这样,生活无望、进退两难者便落草为寇,充填了土匪的队伍。
民国年间,吉林省穆棱县山区活跃着一股绺子,头目报号“双龙”。此人姓李,山东人氏,15岁闯关东搁了浅,便投身绺子当上小匪,3年后被拥戴当了头目。后来,在他的运作下,所在的绺子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支大股。在东北土匪中,像双龙这样由关内人起局树旗号的为数不少,如后来投身抗日的著名将领王德林,就是从山东闯关东来到吉林,被迫拉起绺子吃了绿林饭。又如抗联五军军长周保中的部将“老双胜”,也是闯关东不久便落草为匪,后来都成了抗日英雄。其他如“宫傻子”、“老二哥”、“老占东”,都是关内人逃难流落东北的。
二、主匪队伍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人员组成却不外乎是以下三类:
一类是逼上梁山的穷苦首姓,其中有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有的是受尽官宦富豪欺辱,不满现状的下层人士。这些人出身下层,遭遇坎坷,对官宦和富人怀有刻骨仇恨,而且人数众多,构成土匪队伍的主体。这些人被逼上梁山,大多是为寻活路,别无他图。所以除少数强悍者充当首领外,多是摇旗呐喊的角色,只为能吃上一口饱饭。虽无大恶,但也做过少危害乡邻的事情。
另一类是行侠仗义的侠客义士。这些人往往有一些家产私业,也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性格豪爽,喜好交友,遇有不平之事,常据理力争,甚至拔刀相助,往往得罪了官府或地方实力派,招来官司。还有人性格倔强,不肯趋炎附势,受到奸妄之徒的攻计和害,义愤之下与仇人刀兵相见,然后沦入绿林。
据《老残回忆录》中记载,甲午战争后,辽宁省牛庄有个姓范的恶霸强抢佃户白老头之女菊花,毒打虐待,供之驱使,引起当地义土赵志刚的愤慨。赵志刚趁夜逾墙潜入范宅,杀死范恶霸,救出菊花,然后聚集贫苦壮丁数十人揭起绿林旗号,专门杀富济贫,反抗朝廷,受到民众拥戴。赵志刚后来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斗争,最后壮烈牺牲。
辽宁省思山县有位义士,名叫高振鹏,家境富有,性情豁达,曾就学于沈阳文登书院,返乡后广交侠客义士,习文练武,以诗酒酬唱为乐。1921年某日,高鹏振在郊外射得一只狐狸,被东北军混成第二旅的一位营长看中,非要夺为已有不可,高鹏振不从,这位营长竟大施淫威,将高绑至营中,一顿毒打。高鹏振凭空丢了猎物,又挨了一顿毒打,回家以后,胸中这口恶气难平,心思一横,持枪寻回军营,将营长及其变击伤,然后隐隐姓埋名,颠沛流离,拉起一支绺子,报号“老梯子”,开始了绿林生涯,后来成为辽东黑道的“总瓢把子”。他所带的这伙土匪不抢掠,不欺压百姓,只打日本人。曾多次袭击日本列车,被称为“东北铁道游击队”。
像赵志刚、高鹏振之类人物,效仿古侠之风,以行侠仗义为已任,抒大丈夫之胸怀,标榜以手中枪扫尽天下不平。这些人率领的绺子多是只抢大户,不掠民众,有时还会为穷苦老百姓出头,故而被百姓称之“义匪”。
第三类人即是土匪中铤而走险的不逞之徒。这些人原就是城镇乡间的游手好闲之辈,利用封建会道门或团伙招徕一伙徒众,与官方勾结,欺压百姓,设赌抽头,坑蒙拐骗,为害社会。这些人一遇机会,如战乱、天灾,或者惹下乱子难以收场,便拉起枪马,霸占
一方,胡抢乱夺,残害百姓。
黑龙江省汤原县有一支匪队,头领沈桂林,报号“小自龙”,原是保安团的一个小头目,因奸情败露被解职,便怂恿了4名心腹死党砸了一家警察分驻所,夺取几支长枪,然后树起“小白龙”旗号,招罗徒众,在富棉、桦川、宝清、萝北一带流窜行抢,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这支匪队最盛时发展到数百人,曾占富锦县城,围攻过佳木斯镇,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宁带来极大威胁。象小白龙这样的匪队残思成性,杀人如同儿戏,对社会危害最大。
除上述三类人员以外,匪队中还有一部分旧军队官兵,这些人往往乘时局混乱,由兵变匪,发国难财。汤玉麟的部队驻热河时,经常不发饷银,官兵们的活路就靠勒索搜刮百姓,有的部队干脆换上便衣,扮成土匪到民间去抢,真可谓兵匪一家。
三、东北土匪的规模
民国时期,东北境内有数百股土匪,但其单股人数并不多,每股土匪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的甚至只有十几二十人,并不像一些影视作品中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的。即使是座山雕的原型谢文东,在巅峰时期也只是对外宣称有4000人,实则只有2000余人,这还是在国民党的扶持下才能扩大到如此人数。
抗战胜利后,我军率先进入东北,展开对日受降工作。由于蒋介石的兵力都在南方,于是便开始招抚东北境内的土匪,授予军衔职务负责接收日军留下的武器装备。当时国民党“册封”的正副司令、军长、师长有223人之多,并划分出16个系统、37个番号,土匪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军队。所以,这一时期的土匪扩充的非常快,人数激增至25万人左右。
1945年12月份,东北全境154个县城有三分之二以上、100多个县被土匪占据,实力较大的土匪还配有装甲车、野战炮、轻重武器一应俱全。而我军控制的则不到50个县,人数比不上土匪,武器装备还短缺,甚至做不到人手一枪,经常会遭到土匪的攻击。
四、东北土匪覆灭
据《东北剿匪》记载: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通过两年时间(1945年9月至1947年4月)的剿匪,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与国民党武装起来的东北土匪累计作战超过1300次,歼灭土匪67708人,缴获步枪、马枪约5.2万支,轻重机枪1400多挺,掷弹筒414个,各型火炮359门,马匹6009匹,汽车134辆。
1947年7月后,我军在东北战场上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我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除一些穷凶极恶,仍负隅顽抗土匪外,很多没犯过大错的土匪都被遣散回家。1949年,国民党势力被驱逐出东北,几股规模较大的土匪也被我军肃清。东北境内几乎没有了土匪的存在。
东北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土匪就消亡殆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北解放了,此后再也没有了兵灾,人民政府把土地都分给了农民。能吃饱饭,自然没有人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再去当土匪。
黑龙江有哪些明星?
孙 悦: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祝你平安》
李 健: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一生有你》
李双江: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张 咪: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蓝蓝的夜,蓝蓝的梦》.
冯晓泉: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冰糖葫芦》
付笛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知心爱人》
殷秀梅:黑龙江鹤岗人,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陈 红: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常回家看看》
孙彦军:黑龙江巴彦县人,影视《三国演义》饰演刘备
吴若莆: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牵手》《红色警戒》
彭 玉: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东北一家人》
王璐瑶: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雪山飞狐》
马 苏: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大唐歌妃》《丝路豪侠》
徐锦江:黑龙江牡丹江人,影视《鹿鼎记》 、《九品芝麻官》
吕小品:黑龙江伊春市人,影视《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
任 泉: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都是天使惹的祸》《少年包青天》
孙红雷: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永不瞑目》《军歌嘹亮》《潜伏》
李冰冰:黑龙江五常市人,影视《少年包青天》《一脚定江山》
赵文卓: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方世玉》《霍元甲》《风云》
沈傲君: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神医喜来乐》《大唐情史》
薛佳凝: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我爱河东狮》《粉红女郎》
傅艺伟: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红楼梦》《封神榜》《大马帮》
鲍 蕾: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危情24小时》《啼笑因缘》
黄 宏:黑龙江哈尔滨人,小品《超生游击队》《打扑克》
潘长江:黑龙江省东宁县人,小品《桥》《过河》《迎亲》
师胜杰:黑龙江哈尔滨人,相声《肝胆相照 》《小鞋匠的奇遇》
邹德江: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栏目的主持人。
卓 林:黑龙江哈尔滨人,相声《如此指导》《常言说》
刁 寒: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歌曲《花好月圆》
万山红: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歌曲《公仆赞》、歌剧《白毛女》
杨洋、金彪: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我给青春一个吻》
思浓、思雨:黑龙江哈尔滨人《双双飞》《竹马沙沙》
宋雪莱: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雪花飘来》《风中的无脚鸟》。
张继红: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戏说乾隆》片头曲演唱者
金铁霖: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音乐教育家
刘锡津: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歌剧院院长、著名作曲家
付 林:黑龙江富锦市人,作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
安又琪:黑龙江鸡西市人,歌曲《你好,周杰伦》
陈妃平:黑龙江安达市人,歌曲《永远到底有多远》《那就好好过吧》
贾乃亮: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红拂女》《杨门虎将》《北京假日》
齐 豫:黑龙江东宁县人,歌曲《橄榄树》
赵明义:黑龙江哈尔滨人,黑豹乐团鼓手
薛 飞: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281封信》《水晶之恋》
齐 秦:黑龙江省东宁县人,歌曲 《相约在冬季》
韩 庚: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韩国SM企划的13人组合Super Junior成员
郭东临:黑龙江大庆市人,小品 《路口》《有事您说话》
任天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影视《情有千千结》《雪花女神龙》
刘和刚: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歌曲《父亲》
任程伟:黑龙江人,影视《大雪无痕》
宋 佳: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爱情呼叫转移》《闯关东》
鲍 莉: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特警飞龙》《司徒公办案》
张 译: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乔家大院》《士兵突击》
王大为:黑龙江哈尔滨市人,影视《西安事变》、《李清照》
赵汝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影视《闪闪的红星》
胡亚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便衣警察》
周小斌: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炊事班的故事》
丁嘉丽:黑龙江佳木斯人,话剧《高加索灰阑记》《居里夫妇》
于 莉: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绝代双骄》《宝连灯》《包青天》
刘 丹: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还珠格格》
姜鸿波: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康熙、小蝶、年羹尧》
原 华: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野火春风斗古城》
寇振海:黑龙江绥化市人,影视《清深深雨蒙蒙》《至尊红颜》
何 琳: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牵 手》《大明宫词》
李 颖: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圆月弯刀》《雍正王朝》《东北一家人》
姜黎黎: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卧虎藏龙》《还珠格格3》
迟志强:黑龙江哈尔滨人,歌曲《铁窗泪》《愁啊愁》
刘 佳:黑龙江鹤岗市人,影视《任长霞》《戈壁母亲》
梁 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冰山上的来客》
程 煜: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至高利益》《步步紧逼》《荣誉》
吕晓禾: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萍踪侠影》《高山下的花环》
李默然:黑龙江尚志市人,话剧《智取威虎山》《市委书记》
杜 源:黑龙江哈尔滨人,《新中国第一大案》
博 林:黑龙江哈尔滨人,相声《洛桑学艺》
金玉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太平天国》《大宅门》
李 岚: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高山下的花环》《京都纪事》。
修晶双: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影视《暖流》《大潮汐》《血流》
斯琴高丽:黑龙江牡丹江人,电影<爱的是你>主题歌<心海>
关 键:黑龙江牡丹江人,2009年CCTV《星光大道》全国年度总决赛亚军。
教海哗:黑龙江牡丹江人,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总冠军,古装电影《狄仁杰》刘德华替身
齐 奎:黑龙江佳木斯人,《我的长征》《极限救援》《满天星》《闯关东》等
马艺家:黑龙江鹤岗人,《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给点阳光就灿烂》
马绍信:黑龙江省鸡西人,《大决战》、《大进军》
马广福:黑龙江佳木斯桦南人,全国有名的综艺舞台《星光大道》亚军。
郝 岩:黑龙江哈尔滨人,《开国大典》《老少爷们上法场》《夫子老爷车》
薛淑杰:黑龙江哈尔滨人,《胭脂》《咱们退伍兵》《湘西剿匪记》
董 璇:黑龙江牡丹江东宁人,电视剧《雪花女神龙》、《狸猫换太子》
范 雷: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雷哥老范》《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
程 志:黑龙江哈尔滨人,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田玉斌:黑龙江哈尔滨方正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
杨 烁:黑龙江伊春人,《爱在左、情在右》《和平使命》《天地民心》《生死恋》等
李 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井冈山》
李 黎:黑龙江哈尔滨人 《卧虎藏龙》《决战紫金之巅 》《男人四十跑出租》
刘 刚:黑龙江牡丹江人,旭日阳刚是一个由流浪歌手组成的音乐组合
张伟欣:黑龙江哈尔滨人,《飞来的仙鹤》、《乡音》等多部优秀影片,
崔杰夫:黑龙江哈尔滨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崔 恕:黑龙江哈尔滨延寿人。华语乐坛最年轻的一线词人,音乐制作人,唱作人
宫喜斌:黑龙江哈尔滨人,《创业》《吉鸿昌》《长空雄鹰》《关东大侠》
周晓璇:黑龙江哈尔滨人,青年演员
刘 彤:黑龙江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演员,首届CCTV相声大赛最佳逗哏获得者
刘威葳:黑龙江哈尔滨人,《红十字方队》《征服》、《蜕变》、《左右》
刘之冰: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人,《关东大侠》《敌后武工队》《省委书记》
傅海燕:黑龙江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
倪大红:黑龙江哈尔滨人,第十七届梅花奖、第九届文华奖获得者
佟瑞欣:黑龙江哈尔滨人,《皇亲国戚》《大宅门2》《无敌县令》
任 梦:黑龙江哈尔滨人,《今夜有暴风雪》《离婚合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II—同房》
任 帅:黑龙江哈尔滨人,《大秦之腔》《破天荒》《昭君出塞》《闯关东》等
傅庚辰:黑龙江哈尔滨双城人。作曲家,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于新博:黑龙江鸡西人,《山楂树之恋》男二号“张长林”的扮演者
刘 佳:黑龙江鹤岗人,国家一级演员。 影视《任长霞》《戈壁母亲》,
高 强:黑龙江鸡西人。国家一级演员,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牟玄甫:黑龙江哈尔滨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杜雨露:黑龙江哈尔滨人,《康熙秘史》《神医喜来乐》《大宅门》《雍正王朝》
杜 源:黑龙江哈尔滨人,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李默然:黑龙江尚志市人,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电影演员、
李 颖:黑龙江哈尔滨人,《圆月弯刀》《雍正王朝》《东北一家人》
李 岚:黑龙江哈尔滨人,《高山下的花环》《姑娘今年二十八》
崔京浩:黑龙江省牡丹江人,朝鲜族歌手,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宋雪莱:黑龙江哈尔滨人,多家流行音乐排行榜冠军,制作单曲《好人好梦》
姜黎黎:黑龙江哈尔滨人,。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姜鸿波: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雍正、小蝶、年羹尧》 《鬼子来了》
吕晓禾: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影视《萍踪侠影》《高山下的花环》
原 华:黑龙江哈尔滨人,《省城里的风流韵事》,《一年又一年》《五号特工组》
刘 江: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地道战》《闪闪的红星》
伊泓远:黑龙江海伦市人,歌坛新星,空政歌舞团演员,《亲人》
任程伟:黑龙江虎林人,影视剧《大雪无痕》 《绝不放过你》
付 林:黑龙江富锦市人,词曲作家。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
于乃久:黑龙江海伦市人,国家一级演员,
于 莉:黑龙江哈尔滨人,影视《绝代双骄》《宝连灯》《包青天》
乌兰托娅: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爱不在就放手》、《高原蓝》《套马杆》
赵汝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影视《闪闪的红星》《烈火真金》
赵明义:黑龙江牡丹江人,中国著名摇滚乐队黑豹乐团鼓手,黑豹乐队经纪人。
张 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一起来看流星雨》
张国强: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士兵突击》
王志心:黑龙江省建三江创业农场,2009年参加快乐女声获得全国第12名。
宋运成:黑龙江哈尔滨,中国著名演员,《狼毒花》、《中国兄弟连》
杨 光:黑龙江哈尔滨,《星光大道》2007年的年度总冠军
李天华: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籍歌手,《寒号鸟》、《七天七世纪》
吕 行:黑龙江哈尔滨,《永不消逝的电波》,《马迭尔旅馆的枪声》,《火星没事》
姜 鹏:黑龙江哈尔滨,《别无他求》,单曲《朝拜》、《付出》等;
刘 流:黑龙江哈尔滨人,小品《火炬手》影视《乡村爱情2》
王 悦:黑龙江讷河市人,《本山快乐营》,饰演“二丫”这一角色,。
关婷娜:黑龙江勃利人,参演过《马大帅》及《乡村爱情》等电视剧
付 滃:本山传媒副导演,黑龙江伊春人,《本山快乐营》大个儿
姜洋洋:黑龙江人,《乡村名流》《乡村爱情》饰演女教师“严冬冬”
红 孩:黑龙江省鹤岗市人,赵本山先生35号弟子。《本山快乐营》中扮演“玉田”。
汤 潮:黑龙江大庆市人,赵本山先生36号弟子。歌手、音乐制作人
杨 明:黑龙江省肇东市人,赵本山先生41号弟子。《关东大先生》,《乡村爱情故事》
王 龙:黑龙江省五常市人,赵本山先生43号弟子,《关东大先生》。
大长脸:黑龙江省鹤岗市人,赵本山先生51号弟子。《明星转起来》主持人
天 天: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赵本山先生52号弟子。
老 臭:黑龙江省阿城人,赵本山先生18号弟子。《马大帅Ⅲ》《乡村爱情Ⅰ》
孙小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赵本山先生27号弟子。《关东大先生》
张小飞:黑龙江桦南人,赵本山先生03号弟子。《刘老根ⅠⅡ》
张小光:黑龙江桦南人,赵本山先生10号弟子。在电视剧《马大帅ⅠⅡⅢ》
王小利:黑龙江省嫩江县人,赵本山先生06号弟子。《乡村爱情》中扮演“刘能”,
蔡维利:黑龙江省呼兰人,赵本山先生07号弟子。《乡村爱情》扮演“王老七”
胖 丫:本名宋春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乡村名流》
李大美:原名李淑静,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关东大先生》
刘 流:本名刘美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与赵本山先生44号弟子文松搭档
马 东: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主持人
张 政:黑龙江大庆市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
敬一丹: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
吉雪萍: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家庭演播室》节目主持人
刘 璐: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家唱》节目主持人
池艺璇: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电视你我他》栏目主持人
郑 丽:黑龙江克东县人,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主持人
梁 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新闻30》节目主持人
刘栋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央电视台《致富经》节目主持人
袁文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主持人
尤 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央电视台《体育报道》节目主持人
刘芳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央电视台《国际艺苑》节目主持人
阚丽君: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电视台《名人访谈》栏目组总制片、主持人
郑 雷: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央电视台《综艺快报》节目主持人
郭 金: 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节目主持人
杨 锐: 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主持人
雅 坤: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八点半》播音员
夏 青:黑龙江呼兰区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的楷模
张宇东:黑龙江鸡西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武林大会》栏目,主持人
苑 冉:黑龙江哈尔滨人,TVB-5《音乐潮》节目主持人
沈腾: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国内地影视导演、演员,开心麻花舞台剧签约艺人,小品《投其所好》,电影《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
历史上有没有傲蕾一兰这个人?
历史上没有这个人。
《傲蕾一兰》是作家叶楠在1977年创作的电影剧本。叶楠,原名陈佐华,是河南信阳人。他是著名的剧作家,执笔过的比较著名的影视剧有电影《甲午风云》、《巴山夜雨》、《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电视剧《唐明皇》后10集等。
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让叶楠到他们那里写剧本,叶楠一直没有写出什么重要的东西,直到1976年夏,才写出剧本《傲蕾一兰》来。
文革后,叶楠给外交部写信,介绍《傲蕾一兰》的创作情况。因为这个剧本是揭露沙俄侵略中国罪行的,很切合当时的政治环境,所以外交部回信说题材很好,可以拍成电影。
后来,上海电影制片厂得知情况,把剧本拿去,在1977年拍出了上下两集电影。
女主角傲蕾一兰由满族演员张玉红扮演,男主角由寇振海扮演。寇振海,也就是琼瑶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陆振华
女主角是虚构的人物,但历史事件却是真实的。其中,沙俄方面的瓦西里·波雅尔科夫、叶罗菲·哈巴罗夫、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傲蕾一兰》是当年的大片,上映后反响空前,然而影视界有人评价其为突出英雄人物的“伪现实主义”电影,就是针对其虚构性。
靖康之难时的金国是清朝满人的祖先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可以说是同出一源,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金国是清朝女真人的祖先。
一、女真溯源女真作为族称,始见于宋代文献。 汉文文献中有不同的写法,如虑真、朱先、朱理真、诸申等都是同音的异写。元明清文献中多写作“女直”,这是源于避讳,因为辽兴宗的名字为耶律宗真,所以讳“真”字作“直"”。 宋人记载,女真是契丹人对肃慎的称呼。女真是肃慎的汉字异写,应该说无异议。
肃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族属。 先秦、两汉文献又写作息慎、稷慎。 自虞舜时起,历夏、商、周,一直同中原保持密切联系。
汉代至三国,肃慎又称挹娄。 据文献记载:挹娄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即乌桓),南邻北沃沮(即图们江流域)和不咸山(即长白山),北极弱水(即黑龙江)的广阔地带。挹娄人依山傍水而居。善射猎,“弓长四尺,力如弩。 矢用梏,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
说明狩猎在挹娄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汉初以来,挹娄臣服于汉朝属国夫馀(今吉林农安 一带),隶汉玄菟郡管辖。后来因不堪忍受夫馀的压迫,多次反抗,于曹魏时摆脱夫馀的统治而自立。所谓“夫馀数伐之,卒不能服"。青龙四年(236年),挹娄直接同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向魏明帝“贡楛矢”。 景元三年(262年),又向魏元帝进献弓箭、貂皮等特产,受到元帝隆重接见。两晋时期,挹娄曾多次“朝贡"楛矢石砮等物。挹娄所居之地盛产“赤玉好貂”,闻名遐迩的“挹娄貂”是入贡的珍品,曾一次就向中原贡献“貂皮四百枚”。
南北朝时,挹娄又称勿吉。勿吉,乃女真语“窝集”之音转,为“森林"之意。据《北史·勿吉传》记载:勿吉有七部,即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大致居住在今牡丹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长白山一带,其中心地区在速末江(今第二松花江)中部。
可见勿吉此时已向南迁移,占据了原夫馀族活动的部分地区。勿吉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分裂割据、王朝更迭频繁的时代,但勿吉和中原始终保持着朝贡关系。大明三年(459年),勿吉派使者向南朝宋孝武帝刘骏贡献“楛矢石砮”。与此同时,勿吉与北朝的北魏关系也很密切,贡使络绎不绝。北魏孝文帝时,勿吉派遣乙力支来朝贡,向孝文帝报告勿吉和邻近部落的矛盾。孝文帝指示说:“宜共合顺,勿相侵扰”。从中反映出勿吉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隋朝时,勿吉又称靺鞨。靺鞨的名称,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北齐时 据《北齐书》记载: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563 年),“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以后靺鞨之名,多见于各种史书。 靺鞨之音近似勿吉,勿吉的古音即读 mo he,靺鞨是勿吉的音转没有疑义。其语源都是来源于肃慎语 wo ji(窝集)。
窝集乃从林之义。靺鞨是在肃慎故地发展起来的,其社会状况自然有地域的传承性。靺鞨七部由勿吉七部发展而来,各部互不相属,分布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居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靺鞨各部,多事农耕,兼营渔猎畜牧,并且“悦中国风俗”,与中原接触较多。隋文帝开皇年间,靺鞨多次“相率遣使贡献”,隋文帝得知靺鞨“与契丹相接,每相劫掠”,便对来者云“宜各守境土,岂不安乐,何为辄相攻击",靺鞨使者欣然听之,隋文帝因此“厚劳之”。
唐朝靺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进人了新时期。最初靺鞨各部“各自有长,不相统一”,分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七部。至 7 世纪中叶,各部分别归附,形成了两个大的部落联盟: 一个是以黑水靺鞨各部组成的部落联盟;一个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渤海部落联盟。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健"。其地域大致是,东北到黑龙江口、库页岛,北至鄂霍次克海,南接渤海,西抵室韦,中心地区在今松花江口到乌苏里江口一带。文献记载女真出自黑水靺鞨。唐代的黑水靺鞨是以黑水部为最强的诸多部落的群体称呼。
贞观十四年(640 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建立“黑水州”行政机构。开元十年(722年),唐朝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一带设置勃利州,任命当地靺鞨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开元十四年(726 年),增设黑水都督府,任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等职。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授黑水都督为云麾将军兼领黑水经略使。与此同时,黑水靺鞨首领也数次来长安“朝贡”,中原始从黑水部来使口中得知有女真。后唐同光三年(925 年),“黑水、女真皆遣使朝贡”。
显然,这里的女真和黑水不是一部,但又同属黑水靺鞨。渤海灭亡前,女真同黑水靺鞨的兀儿部、胡独鹿部同时遣使“来朝”。
肃慎有故地在渤海境内,黑水靺鞨中之女真部在五代时已与中原发生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女真与肃慎一脉相承。契丹建国后,渤海遗民逃散或南迁,黑水靺鞨各部南下填充其故地,女真部最先为契丹人所知,于是以女真泛作黑水靺鞨之代称而出现在史籍上。
二、女真人建立金国契丹建国大辽,辽朝对东北的女真十分重视,把女真分成两部分,开原以南称“熟女真”,开原以北称为“生女真”。“熟女真”在今辽东和内蒙古地区,隶属辽朝南枢密院下属的东京道管辖,设置州县,编入民籍,这部分女真很快就被融合了。散居在松花江中游和牡丹江下游以北至黑龙江下游一带的“生女真”,“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万余……散居山谷间,依旧界外野处,自推雄豪酋长,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他们隶属辽朝北枢密院所属的东北路统军司、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咸州汤河兵马司管理,各部经常向辽纳贡,进献马匹、貂皮、东珠、砂金、人参等名贵土产。
渤海遗民的逃散和迁徙,给女真的南徙提供了空间。散居东边的各部女真溯乌苏里江和沿日本海岸南下到朝鲜半岛的东北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邻接高丽,这就是《高丽史》上所称之东女真和西女真。
《高丽史》上称居住在高丽东北方的女真人为东女真或东北女真。“东女真”之称始见《高丽史·定宗世家》二年(948 年,辽世宗天禄二年)九月条:“东女真大匡苏盖等来献马七百匹及方物 ”。 西女真指居住在高丽西北方的女真人。“西女真”之称始见《高丽史·显宗世家》八年(1107 年,辽圣宗开泰六年)八月壬辰条:“西女真揩信擒契丹东京崇圣寺僧道尊来。
西边各部女真进入第一松花江以南,沿牡丹江、绥芬河、阿什河等松花江支流居住,是以完颜部为中心的生女真,后来成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1115—1234 年)的核心。
到 11 世纪初,女真人继续南移,迁徙到今农安县一带的称为黄龙府女真,迁徙到辉发河流域的称为回跋部女真。另外,在契丹建国之初,有一部分女真人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强迁到辽阳以南地区。史载:“阿保机虑女真为患,乃请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以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通。迁人辽阳著籍者曰合苏款,所谓熟女真是也。” 合苏款女真是熟女真的主要部分,并非熟女真都是合苏款女真。
填充到渤海故地的女真与渤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没有继承关系,而是在其自身原来较低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向前发展。南迁后受汉族、契丹族以及高丽族的经济、文化的影响发展较快。
而这种变化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的。这期间,女真社会不仅大量地从汉族、契丹、高丽等邻近地区输入铁器,而且还学会了冶铁。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耕的发展。至 12 世纪初,契丹统治下的女真人终于到达了“文明的门槛”。
辽天庆四年(1114年),阿骨打兴兵伐辽,辽兵大败。翌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这是满族先世继渤海之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标志着女真人统一的民族共同体的第一次形成。
金天会三年(1125 年),金灭辽后,兴师南下攻宋。翌年,金灭北宋。金皇统元年(1141 年),金与南宋签订了“绍兴和议”,以淮河为宋金的分界线。贞元元年(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以对南宋和西夏采取防御及攻势。为了加强和巩固对新占领的华北地区的统治,便于学习汉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和各级官制都进行了改革,随之又不断地将猛安谋克户大批迁人关内。
金朝将女真人编为猛安谋克。其最初为女真人的狩猎组织,随着战争的需要成为军事组织,进而发展为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随着猛安谋克的普遍组成,原来的氏族部落组织就逐渐消失在猛安谋克之中了。
从金朝初年起,统治者就不断地将猛安谋克户大批迁人新征服的地区。如金兵取辽的沈州(今沈阳)、东京(今辽阳),就将大批女真猛安谋克户迁入今辽宁省境内。金太宗天会十一年(1133年),将几万人的猛安谋克户迁到燕山以南、淮陇以北。
贞元元年(1153 年),海陵王迁都燕京,又将留在上京的宗室将相亲属南迁到山东、北京、河间等地,授给迁来的猛安谋克户。
迁居中原的猛安谋克户,开始并非同汉族杂居,其后插花居住,天长日久,女真人户受广大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改变了原来的社会经济生活,完全转为农业生产,同留居东北的女真人有了明显的差别。金朝的政治、经济中心虽然南移,但对留居东北的女真人也加强了管理。
金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以东,分别设置了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胡里改路。据《金史·地理志》记载: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至蒲与路之北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区为边。” 女真人户的南迁,造成金在东北故土的人口锐减,金朝政府不得不将在经济上还很落后,渔猎经济成分比重很大的,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女真人户迁来填补。如将居住在绥芬河流域的速频人、松花江下游的原五国部人迁到上京一带。
金朝末年,留居东北的女真人,由于蒲鲜万奴的叛金自立、败退而随之东奔,在蒙古灭蒲鲜万奴的东夏国时,东奔的女真人分布在濒临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山岳地带,受蒙古人统治,又恢复了过去的因部而居,蒙古对之也就“因俗而治”。天兴三年(1234 年)蒙古灭金,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灭南宋,至此结束了五代以来宋、辽、夏、金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统一的元王朝。
三、建立清朝的女真人元朝继金统治东北的女真人,在这里设置多层次的统治机构分而治之。统治女真的机构主要有:开元路总管府管辖居住在原来金上京路各地的女真人;合兰府水达达路总管府管辖居住在今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的女真人。元朝还在松花江下游设立斡朵怜、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等五个万户府,统治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女真人。
元朝又在黑龙江下游奴儿干特设东征元帅府,管理特殊地区和库页岛。居住在绥芬河、图们江和松花江下游的女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到元代,他们还“各仍旧俗,尤市井城郭,逐水草而居,以射猎为业”。元朝对女真各部采取“设官牧民,随俗而治"的管理方式,并向女真人征收赋税。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向元廷交纳赋税“钱粮户数二万九百六”。一般征收实物,如貂皮、皮革,海东青等土特产品。元朝统治下的女真人,随着金朝的灭亡,在金朝时形成的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也随之消失了,女真人户“各仍旧俗”,过着部落生活。各部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只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俗的群体。女真民族发展史上呈现了一次曲折,需要由残存的女真部落再走一次民族形成的“重复”的历史过程。
元朝末年,女真各部不堪元朝的民族压迫和苛索繁征,纷纷反元。元朝虽然暂时将女真的起义残酷地镇压下去,但是不久中原各族人民的大起义风暴彻底摧毁了元朝的统治。元末明初,女真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区,“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 、北海"。
当元朝在东北的统治势力已逐渐消亡,明朝的势力尚未全部到达之际,女真各部有较大的迁徙,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居住在松花江下游今依兰一带的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南迁到绥芬河流域和图们江两岸、朝鲜半岛,在北起黑龙江下游奴儿十地方,南到朝鲜半岛东北部,形成了几个比较集中的居住区。
明朝将女真分为三大系统,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因明朝招抚建州卫而得名。原住依兰附近的斡朵里部、胡里改部和原住穆棱河流域的毛怜部,明初迁徙到绥芬河下游、图们江、珲春河流域,“事耕纴,居处饮食有华风”。
永乐末年到正统初年,各部先后迁到浑河上游的支流苏子河(今新宾 一带),其居地西近辽东各卫所,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接近,受汉族和朝鲜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大,是明代女真各部中最先进的部分。
海西女真居住在嫩江以东到倭肯河的松花江及其各支流的沿岸,松花江在元、明两代又称海西江,因而统称之曰海西女真。海西女真“略事耕种”,“言语居处与建州类”,居山岳地带的“倚山作窟”,滨水而居者“有室庐”。正统以后,他们逐渐南迁,到嘉靖年间,迁徙到吉林附近的松花江沿岸、辉发河流域,靠近开原,为扈伦四部。
野人女真主要指乌苏里江以东、沿日本海的建州女真南迁后,填补于绥芬河、珲春河一带的女真人。明代文献上称之为“七姓野人”,朝鲜文献上为“深处兀狄哈”。因为他们居于“僻远”之地,朝贡“无常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明廷将其单列,称之为“野人”女真。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就出生在建州女真苏克苏浒部赫图阿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究竟来自哪里?
商周时期,东北地区有四大族系:肃慎、古商族、秽貊、东胡。
肃慎居于北,现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古商族即汉族,居于南,现辽宁一带,因这一带为辽东平原,地势平坦,一直为中原王朝直属。
秽貊,又名濊貊,居于中偏东,现吉林一带。
东胡居于西,现内蒙一带。
这四族于东北地区经常迁徙、混居、融合,而且经常变换族名,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混淆,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脉络可循的。
我们按朝代变更的时间线来看一下东北地区民族的变更。
秦、西汉时期: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秽貊有三个分支,一支建立扶余国,位于吉林一带;一支沃沮,游走于朝鲜半岛和吉林交界一带,被扶余国分隔为北沃沮、南沃沮;一支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东濊国。
肃慎安静的居于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东汉至三国时期:
鲜卑一族崛起,击败匈奴占据蒙古高原,现内蒙古、外蒙古一带。
乌桓部被张辽灭了,余下族人融入汉人和鲜卑。
扶余国人高朱蒙在扶余南部建立高句丽国。
肃慎更名为挹娄。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的一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由拓跋珪建立北魏,另一支与匈奴融合成为柔然,称霸蒙古高原。
还有一支宇文鲜卑部在东北地区以兴安岭为界,北方称为失韦、南方称为契丹。
挹娄在两晋时改回肃慎,又在南北朝时期和沃沮北边一部融合更名为勿吉,并入侵扶余国。当然,这不是他们喜欢改ID玩,而是别人对他们部族的称呼改变而已。
高句丽野蛮扩张,向北灭扶余,向东灭沃沮南边一部,向南灭东濊、向西占据辽东半岛。
隋朝时期:
北魏重创柔然后,匈奴的一支在阿尔泰山下崛起,建立突厥,并一举灭掉柔然。
北魏随后分裂被北齐、北周取代,自此鲜卑两大分支被灭、被融合。
失韦改ID为室韦,和契丹一起猥琐发育。
勿吉再次改ID为靺羯。
高句丽坚挺的活着,隋朝三征高句丽都以惨败收场,顺便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时期: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多民族融合国家,面对强大的唐朝,契丹选择接受唐朝册封,继续猥琐发育。
高句丽被唐灭国。
突厥被唐灭国。
室韦继续猥琐发育。
靺羯分为白山靺鞨、黑水靺鞨、粟末靺鞨等七部,最南部的粟末靺鞨归附唐朝,受封渤海郡王,以渤海国为封国。
五代十国时期:
失去大唐的压制,契丹终于等来机会崛起,出了个牛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契丹灭渤海国。
室韦与柔然、突厥人融合,形成了达旦(鞑靼),占据蒙古高原。
北宋时期:
鞑靼人臣服契丹。
黑水靺鞨臣服契丹,契丹给靺鞨改名为女真,入辽籍的为熟女真,不入辽籍的为生女真。
契丹完成北部地区大一统。
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
南宋时期:
完颜部女真出了位大神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灭辽契丹,灭北宋。
失去契丹管制的鞑靼乞颜部也出了位大神成吉思汗,属于柔然一系的后代。
成吉思汗逐渐完成了鞑靼各部的一统,形成蒙古族。此时的蒙古族主要是柔然、室韦、突厥的后裔。
元朝时期:
蒙古灭金、灭南宋。
明朝时期:
明军击败蒙元,蒙古退回蒙古高原,明朝称蒙古为鞑靼。
明朝完成东北地区大一统,建立奴儿干都司,设立300多个卫所,由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各部落首领任卫指挥使,实行区域自治。
女真部分裂为三部:东海女真(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其中建州女真靠近辽东平原。
建州女真又分左卫和右卫,均由爱新觉罗家族担任指挥使。
万历年间,右卫指挥使造反,辽东总兵李成梁带兵平乱,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觉昌安带儿子去帮着劝降,被李成梁部下误杀,觉昌安的孙子努尔哈赤接任指挥使并起兵反明。
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并一统女真各部。
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女真为满洲族,简称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