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征婚网百姓网,大家都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对象的?
湖北征婚网百姓网,大家都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对象的?
哈哈,看到这个问题是真的有趣,想到了我自己呢。不知道算不算网恋奔现[捂脸][捂脸]
那是大二的时候,在偶然间一个学校群里看到他发消息,需要同学帮忙给她前女友摆蜡烛过生日,说是曾经答应过的虽然分手了还是想完成许诺。那会我就觉得这个人还挺重情义的,平时都不怎么群聊天的更别说不认识的人啦,也不知怎么就想帮他,然后就联系他帮他嘛
真的只是简单的帮忙,想成人之美。记得那天他好像不在学校说是不方便,我叫上我们宿舍的人一起把东西一拿,晚上去湖边就开始摆,慢慢的都好好多同学围观,然后我给他前女友打电话说是到楼下来有惊喜,也许那个女孩猜到了不愿意出面说是和朋友出去了,我这很尴尬呀,就联系他说情况,过一会他过来了,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觉得文质彬彬的还挺好看。然后就没顾那么多,让我和他一起去宿舍楼找那女孩,没有结果,我也就帮到这里,但女孩朋友过来了他在和她们聊天,我手机没电了我就走了,我以为就这件事就过去了,从没想过有后续。
后来他是不是会给我发消息,关心我,或者说他的动态近况,我们不冷不热的聊了近三个月,他说想交往,我也挺怕的当时,压根就没想这事,他一直坚持总是聊,加上开始印象还不错,就同意见面了,,。一直到现在五年多了,我们一直很好,毕业了跟我一起来到了我的城市,把一切都提前安顿好,说实话我没有经历找工作找房子什么哭,就很幸运,他一直守护着。
去年年底我们拍了婚纱照,本来计划正月办婚礼的,结果还要经受疫情的考验,,,
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太笨了呀,不过每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各自领略不同的风景,都有不一样的幸福吧
马云为什么要办云火锅?
这是马云之前跟安徽省援助队医护人员的一个约定,待他们平安回家就请吃「云火锅」。
6月6日(星期六),马云现身合肥,兑现此前与安徽援鄂医疗队员定下的「火锅之约」! 同时,他还同步邀请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 6000多名援鄂医护一起「云火锅」,同步分享快乐。
其中,四川共有137名援鄂医护人员参加,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的陈超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郭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蒋莉君等。
马云表示,这场「云火锅」代表对医护人员的谢意和敬意,面对疫情,所有人都很害怕,相信医护也害怕,但他们仍然逆行援鄂,这就是担当。
傍晚6点06分,随着合肥大钟楼钟声敲响,这场6000多人的「云火锅」正式开始,全场一起「炸罍子」(安徽传统文化中共举杯的意思)。 吃火锅、聊战疫故事、接力大合唱,变魔术、唱黄梅戏,这场线下线下同步的「云火锅」温暖欢乐。 期间,马云还亲自化身服务员为抗疫英雄服务,安徽援鄂医疗队员也向马云送上了援鄂医疗队队服等作为纪念。
随着疫情的缓解,马云也一直惦记着这个约定,并把这场火锅之约分享给了全国援鄂英雄。 当天下午5点多,饿了么骑手将「同款火锅」送到了6600名援鄂医护人员手中。 基于淘宝、优酷直播和钉钉等技术支持,这些医护人员不仅能通过直播一起「云火锅」,还能与现场同步连线互动。
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伐楚的时候?
春秋后期,楚平王给儿子太子建征婚,派宠臣费无忌向秦国请求联姻。秦楚两强联姻不是第一次,秦哀公答应了,派出女儿孟嬴。费无忌因与太子建不睦,见孟嬴漂亮,建议楚平王自己娶,楚平王居然答应了。
随后,费无忌污蔑太子因此事有反心。楚平王下令捉拿太子,太子建吓得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国外。
楚平王就立孟嬴的儿子珍为太子,即楚昭王。随后又捕杀了太子的老师伍奢、伍尚父子。伍奢次子伍子胥大难不死,逃去找太子建了。
太子建与晋国里应外合,想袭击郑国,被郑国干掉。伍子胥又带着公子胜一路狂奔,最终到了吴国。伍子胥辅佐公子光上位,全心全意辅佐吴王,只为有朝一日伐楚报仇。
公元前506年,吴军攻陷楚国都城郢城,楚昭王被迫逃亡。为报杀父杀兄之仇,伍子胥把楚平王从坟里挖出来,一直鞭尸到自己累了为止,大仇得报。
谁进过传销呢?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关于传销的新闻,陕西汉中市一传销窝点被警方查处,现场控制了15名传销人员。警方现场对这些传销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询问哪些人想回家。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这些传销人员都被“洗脑”了,面对民警询问是否想回家?一个个都摇头,竟然无人愿意回家。
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闻,感到非常吃惊,但是突然想起去年有一个朋友误入了1040传销窝点,好不容易逃脱虎口以后,和我们讲了他的经历,似乎就觉得这些传销人员不愿意回家也是意料之中,传销真的会彻底颠覆你的三观。为了比较真实的还原这件事情,下面采用他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回忆整个事情。
小杨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和好朋友,他平常上班都是非常拼命的,一般很难约到他,最近却很空闲,常常一起聊知心话。我们约定要一起喝酒,但是等到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小杨因为胃不太舒服就吃了个重庆小面,这让我觉得有点奇怪,毕竟以前聚会的最低标准是牛排红酒,我猜想小杨可能是最近工作不顺心,过得比较落魄!
小杨高中毕业就去社会打拼了,可是知识却比我丰富很多,即使是以前,每天要上到十二个小时的班,他也会每天抽时间学习知识,我非常喜欢和小杨聊天。小杨说想年后换一个工作。我建议他不要冲动,工作需要慢慢看。他说朋友开了一个公司“共创空间”邀请他去,他想约我一起过去看看,帮他把把关,于是就决定陪他过去看看。
小杨安排在元旦去,当时我就纳闷,元旦都放假了,谁还在公司呀,但是他说因为公司是朋友开的,这不影响。我们到了约定的地方以后,过来接我们的是他的一个朋友,河南人,由于当天比较晚了,所以我就去他们那里住宿。这是一个小区,他们住的是三室两厅的房屋,加上我,总共是四男两女,年轻人很多想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很聊得来,并且大家对我十分热情。因为之前没有计划呆多久,所以出来没有带什么换洗衣服,隔壁的男室友马上把他新买的保暖衣借给了我,还给我加了一床被子。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把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像豆腐块一样,也给我准备了新的牙刷、毛巾等各种洗漱用品,早饭也做好了就等我起床吃饭,我的内心里立刻升起一股暖流,觉得这些人也太温暖了吧!并且他们出门,都会把垃圾带出去,家里也是一尘不染,真是一群高素质的人啊!他们说:“既然住在这里,那么就要当做家里人看待”,所以要像家里人那样对待彼此。
直到这里,我的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感觉自己遇上了一群善良的人,接下来就要帮我的朋友去考察公司了。名义上是考察公司,其实就是正式洗脑的开始。我们接触了自称为公司的讲师,第一天他会带我们去拜访公司内的“成功”人士,让我们更了解公司。第一个见的是一个20多岁的大美女,到了楼下,讲师和美女通话确定好了,才能上楼。进了美女家里,就听到讲师和美女在瞎聊,美女不断在强调自己的各种成功事迹,现在我已经记得不太清了。接下来也是这样同样的方式拜访了其他几个“成功”人士。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一直在讲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并且我突然意识到,虽然这些人士都属于不同的小区,但是他们家庭的摆设几乎一致,和我朋友居住的地方,连牙刷、被子、杯子、毛巾都像是一个厂商批发的。就是从这里开始,我基本可以确定我可能误入了一个传销组织,毕竟之前我在网上做过识别传销组织的攻略。
完成拜访任务后,第三天,他们召集四五个新人开一个新人会议,具体介绍公司。首先他给我们大家两本书,一本叫做《北部湾集结号》,另一本叫做《民间资本白皮书》,我主要给大家讲第一本(第二本他们还没讲我就走了),它以介绍北部湾发展为名、穿插传销宣传的画册,被从事“资本运作”的传销人员奉若至宝。书中断章取义或编造不少名人的讲话,鼓吹资本运作是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是致富的最佳途径。而在书内刊登的图片中,直接将政府部门的宣传广告标语改头换面,例如改成努力提高资本运作素质”、“博一次富三代”等。然后他再给大家灌输思想,说自己是合法的,是政府秘密认可的各种言论。最后会让大家学习经管21条,就是上面朋友表现出来的不喝酒、节俭各种行为,都是条例里面规定了的,表面看上去非常正规,实际上却是为了节约成本。
等到上面铺垫好了,公司就要真的和你讲生意了,说白了就是传销,说这个生意是98年从美国引进的,因为这个生意太好,所以发展的非常迅速。这个生意讲的是五级三阶制积份,是一种梯形结构,不是传销的金字塔等。具体够买一份需要3300,一个人最多21份,加500礼品费,就是69800元,组织还会次月退回你19000生活费,让你继续发展。一个人只用拉三个下级。当你拉一人进来,她买了多少份,都叠加到你下面。你下线拉来的人份数也一样都算你的。并且说只要有了600份,就可以做老总,什么事不干,光拿钱,等拿到1040万就出局,以后也不能加入,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参加一次,我后面才了解到这个就是 1040传销。
在这一次洗脑过后,我找了个借口说家里有事,离开了这个地方。给我的朋友发了最后一条劝说短信,我删掉了所有相关的联系方式,这是一段伤心的回忆,我不太愿意去揭露伤疤。
这个事情确实真实发生了,大家肯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传销经历中的朋友能这么顺利离开了传销窝点,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被洗脑。传销也分为南传销和北传销,一般大家看到的那种关在小黑屋各种的属于北传销,而南传销相对而言注重攻心,不会太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但是早就想好了对付你的策略,会让你一点一点沦陷。特别是那些家庭贫困,需要用钱,有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并且很多时候你即使有意识,报了警,他们也不会留下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这就是传销比较狡猾的地方。
最后教大家几个识别传销的方法,防止误入传销。传销组织一般会抛出诱惑力十足的“诱饵”,会给你假装温馨的“亲情、友情”,难以抗拒的“精神控制”,厚颜无耻的“政治旗号”,似是而非的“营销理论”,时常变化的“传销噱头”,在接触过程中,一旦你发现有以上这种现象,那么就要留神了,很可能危险的传销就在你的身边。
大家都有什么不一样的传销经历,欢迎曝光,远离传销~
能分享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故事吗?
我三叔是一个跑长途运输的货车司机,有一年他去外地送货,正好遇到了收货方家里遭遇变故,他慷慨解囊,帮助了对方。这几年,三叔的运输生意一落千丈 ,正当三叔愁眉不展时,家里突然来了两个陌生人……
三叔是一个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货车司机,一直被人家雇着开车。
三叔家有两个儿子,学习都很好,俩儿子相差三岁。聪明伶俐,非常有出息。
为了多挣点钱给儿子将来读书和买房子用的,三叔吃住都在车上,经常全国各地跑,由于天长日久熬夜,长期疲劳,三叔的皮肤黝黑,弯腰驼背。
三叔知道,自己受雇于人,挣钱不多,想挣钱就得自己买车单干。
三叔和三婶商量了一下,他们daikuan买了一辆大车,利用自己多年以来跑货物运输积攒下的客户人脉资源,干起了长途货运。
三叔买了自己的大车后,更是成了拼命三郎,他几乎一天都不舍得歇,到处里寻找货源。
沉甸甸的车贷压在身上,三叔不能停下努力的脚步。每月的车贷不是小数目,三叔只能风雨无阻,天天出车,虽然非常劳累,但是他歇不起啊!
两个儿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都花钱不少,平时三婶在家也是种菜卖钱。
我们这里蔬菜大棚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好多农户家都种菜园。
到了摘青菜的时候,大家自发成立了一个蔬菜市场,好多商户开货车来贩卖青菜。
三叔联系了外地的客户张成业,他们商量好了,三叔在我们当地收黄瓜,运到张成业那边卖,赚取差价。
三叔负责这边的收货和运输,张承业负责在那边卖货,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
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种植黄瓜,因此三叔和张成业合作了多年。
三叔为人憨厚老实,他每次收的黄瓜都是货真价实,足斤足两,从来不对张成业虚报价钱。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三叔就早早蹲在蔬菜市场,等着人家来卖黄瓜,他就汗流浃背地装车。
到了张成业那边,三叔不是卸下货就走,他热心肠,总是在那边帮着张成业把黄瓜卖完,他才往回赶路。
多年以来,三叔和张成业就像亲兄弟一般交往。
张成业只有一个儿子,正在读大学,妻子身体不好,他也是靠力气吃饭的人,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他多亏和三叔常年合作卖黄瓜,补贴家用,日子才渐渐有了起色。
为了把黄瓜卖个好价钱,他们不舍得批量卖给菜贩子。
黄瓜不同于别的蔬菜,气温不高的时候,放个三五天没问题。
张成业和三叔总是守着黄瓜叫卖,由于他们的黄瓜又长又直,顶花带刺,大家都愿意来买。
他们总得等到下午两三点时才吃吃饭,他俩不舍得下个饭馆,就买份凉拌菜,买块饼,在路边吃饭。
张成业总是非常照顾三叔,他知道三叔出门在外不容易,下午的时候他就让妻子炒上几个菜,盛情款待三叔。
卖完了黄瓜,三叔得往回走了,张成业就掏钱给三叔买上面包和火腿肠,再买上一大包水果,让三叔在路上吃的,他说:“兄弟,穷家富路,在路上别不舍得吃喝,开车小心一点。”
有一年夏天,三叔又收了一大车黄瓜去了外地。
但是,那些日子一连下了好多天的大雨,街上行人很少,买菜的人没有几个,眼瞅着黄瓜都要烂了,三叔和张成业心急如焚,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想贱价卖给菜贩子,但是由于连日的暴雨,菜贩子也不露头了。
一大车黄瓜慢慢地烂掉了,他们俩欲哭无泪,一车瓜,再加上来回的路费,损失不小啊!
三叔愁得蹲在马路牙子上只知道吧嗒吧嗒抽纸烟,张成业更是脸色焦黄,瘦弱的身体蜷缩在大车边上。
俩人相互安慰着,盼着下一趟贩卖黄瓜卖个好价钱,把这次的损失补回来。
虽然张成业家里也比较困难,但是,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损失,他体贴地对三叔说:“兄弟,你比我还不容易,你开车来回那么累,我不能让你掏钱赔本,收这车黄瓜的本钱算是我的。”
三叔非常感动,临走时,他悄悄放下了2000块钱,做人得讲良心,他不能让张成业一个人承担损失。
虽然三叔每月的车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为人忠厚,他不能让朋友吃亏。
不久,三叔又收了一大车黄瓜,但是,当他来到张成业家里时,他的家里闭门锁户,找不到人了。
三叔一打听邻居,原来 ,张成业生病住院了。
三叔赶紧去了医院,张成业病怏怏地躺在病床上,他见了三叔眼圈就红了,他说:“兄弟啊,我以后不能和你合作卖黄瓜了,我得了肝癌,也活不时间长了。”
三叔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张成业怎么突然就得了肝癌?他以前只是看上去脸色发黄,人比较瘦弱,但是也不至于得了这样的重症啊!
张成业的妻子哭哭啼啼,她泣不成声地说:“兄弟,我家的日子怎么过下去?我身体不好,老张又得了癌症!儿子还在上大学,我们怎么办?”
“老张病倒了,家里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了,连住院费都付不起了,我想出去打工,可是身体不好,再说老张也离不开人照顾。”
三叔陪着他们掉了一阵子眼泪。
三叔赶紧便宜点把这车黄瓜卖给了菜贩子,他不能再零卖了,病床上的老张急用钱啊!
三叔拿着卖这车黄瓜的钱,来到了医院里,悄悄替老张交上了住院费。
可是,这些钱对于高昂的治病的费用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三叔的口袋里有一本存折,里面还有五万块钱,那是准备攒着添上给儿子买房子的钱。临出门时,他刚刚存上钱,还没来得及放下。
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回到了县城上班,三叔和三婶省吃俭用攒了这五万块钱,打算再借点钱,给儿子daikuan买房子。
三叔把存折摸了又摸,他拿不定主意是否把这些钱拿出来。
三叔在医院里陪了几天,他知道自己和老张见一面少一面了。
张成业拉着三叔的手,虚弱地说:“兄弟啊,我现在病倒了,亲戚朋友只是买礼物过来看看我,但是没有一个真心实意想帮助我的。他们害怕我张口借钱治病,他们怕我还不起啊!”
“兄弟,你是我的贵人,你把卖黄瓜的钱给我充上了住院费,都没有和我说一声,这辈子我是无法报答你的恩情了!”
“兄弟,这辈子我没有和你相处够,可是老天爷却让我摊上了这样的病,咱们只是合伙做小买卖,但是你却把我当成了亲人,你对我这么好,我却无法报答你,我心里不好受啊!”
说着说着,老张热泪盈眶!
三叔看着张成业虚弱而又无助的样子,他想起了每次在老张家里吃饭时,老张总是把肉菜推到三叔面前,他自己不舍得吃一口。
三叔在老张家里住下 时,临睡前老张总是细心地给三叔打来洗脚水,让三叔烫烫脚,放松一下。
老张对三叔就像对待一个爹娘的亲兄弟一般,看着病床上的老张,三叔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终于,三叔下定决心, 他拿出来了存折,去银行提出了那五万块钱,送给了老张,让他先治病要紧。
老张看到厚厚的一沓钱时,他说什么也不要,他说:“兄弟,你赶紧收起来,我是病入膏肓的人了,不能再糟蹋钱!”
“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钱我不能要,你家里俩儿子,大儿子得买房娶媳妇了,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你不能为了我耽误你家的事情。”
三叔又把钱塞到了老张的怀里,他实心实意地说:“这钱是给你治病的,你一定得收下,咱们是好兄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没钱治病,躺在这里受罪啊!”
“我比你身体好,我还有力气挣钱,你放心吧,我家的事情我能安排好的。人与人之间,比钱更重要的是真情,这些年你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刻骨铭心,我不帮助你良心过不去!”
三叔身无分文地回来了,他这一趟外出, 不但没有拿回来卖黄瓜挣的钱,而且还把存折上积攒的钱借给了张成业。
三叔如实地对三婶说了他把卖黄光的钱给张成业交了住院费,三婶也是善良的人,她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谁都有个难处,能帮一把是一把。
由于张成业生病住院了,三叔就不能继续贩卖黄瓜。
他开始零零散散地干点拉货的小活。
有一天,三婶要买化肥,她找三叔要存折,她想取点钱,但是三叔支支吾吾拿不出来。
实在没有办法了,三叔只能如实相告,说存折上的钱借给张成业治病了!
三婶一听,当时就和三叔吵了起来:“你帮助朋友可以, 我完全理解,但是需要有个分寸。”
“儿子快三十岁了,还没有买上房子,你不着急吗?你把钱借出去了,他们什么时候能还给你?”
说着说着,三婶气得眼泪哗哗而下。
三婶让三叔打电话问问张成业的妻子,什么时候能还钱?
电话打通以后,那边开口就大哭,张成业的妻子说:“兄弟啊,老张昨天刚刚走了,临终前 他还念叨欠你的钱怎么办?”
“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我身体稍微好一点时,我就出去打工,慢慢还你钱啊!”
三叔一听张成业病故了,他的眼圈都红了,他哽咽着说:“还钱的事不着急,你好好保重身体,身体是本钱,你是儿子的依靠,你们娘俩儿好好过日子,别太难过了!”
三婶一看这阵势,她也不好意思催着还钱了,人不能落井下石啊,张成业人都不在了,一切只能顺其自然了。
但是,三婶只要想起这事就奚落三叔。那毕竟是五万块钱啊,这些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大儿子需要买房子,小儿子还在读大学,到处里都需要钱。三婶想想就闹心。
但是三叔就像没事人一样,就知道埋头干活。如果三婶抱怨了,他就甩出几句话:“你不用嘟囔了,我把这五万块钱给张成业治病是应该的,他对我那么好,我不能袖手旁观!”
儿子知道后,他非常支持父亲的做法,他安慰三叔说:“爹,你不用愁着给我买房子,我自己挣钱买房子。你把钱借给朋友治病是对的,换作我也会这样做。”
这几年由于疫情,运输行业的生意很艰难,好多大车主纷纷转让车辆。
开始三叔不舍得往外转手大车,这辆大车寄托了三叔全部的希望。
但是,生意一天少起一天,大车经常闲在家里,可是所有的各项费用却一天也少不了,车不能闲着,闲一天就是一天天的钱。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三叔只能把大车转让了,还清了所有的欠款,所剩无几了。
没有了大车,干了大半辈子运输的三叔,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他经常呆呆地注视着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我们的镇上有几家杀鸭厂,三叔只好去厂子里打工。
三叔在车间里拔鸭毛,他天天穿着白色的长靴 ,站在污水里干活。
三叔的脚都和手都被水泡得发胀褪皮了,但是他一声不吭。
每天凌晨四点他准时去厂子干活,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一段时间下来,三叔的腰更弯了,人累得更瘦了。
那些日子厂子里没有活儿,三叔又失去了经济来源,他愁眉不展。
那天,三叔正在菜园里锄草,突然邻居过来找他,说他家里来了两个外地人。
三叔边往回走边纳闷,外地人?现在自己也不跑运输了,以前的外地朋友都不联系了,谁会来找他呢?
三叔走到巷子口时,他看到了两个年轻人站在他家门口,他家里锁着门,三婶那天走娘家了。
当这两个年轻人确认了三叔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后,个子稍微矮一点戴眼镜的小伙子说:“叔,我们可找到你了,我叫张明,我父亲是张成业啊!”
三叔一听这个小伙子是老友张成业的儿子,他激动得把扛在肩膀上的锄头一下子扔到了地上。
三叔赶紧把两个小伙子让到了家里。
他握着张明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地说:“孩子,你们是怎么找到我这里来的?你父亲走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去探望你母亲,你们还好吗?”
张明的眼睛湿了,他说:“叔,我是专程来感谢你的。我母亲告诉了我,当年你是怎么帮助我父亲的。”
“你借给我父亲的五万块钱,我们应该早就还你了。但是那几年我刚刚大学毕业,事业没有起色,手里没有钱,也不好意思联系你。”
“这次,我是来还钱的,叔 ,再次谢谢你,当年我父亲身患重病,多亏了你帮助我们。你就是我们家里的恩人啊!”
张明拿出来了一摞钱,那是六万块钱,小伙子说那一万是他的心意,是表达谢意的。
三叔把那一万块钱硬塞给了张明,他说:“孩子啊,我和你父亲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了,多年以来我们亲如兄弟,只是他走得早,我天天想他啊!”
“人与人之间,交情比钱更重要。这一万块钱我不会要的,你留着孝敬你母亲的吧,她不容易啊!”
张明详细询问了三叔当前的生活状况,当他了解到三叔在家里闲着没有收入时,他的眉头皱了一下。
三叔热情挽留张明和同伴在家里吃饭。
趁着三叔生火做饭的空档,张明悄悄和同伴商量了一下,他要帮助三叔。
原来,张明大学毕业后,他就和同学一起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刚开始小打小闹。
但是年轻人肯吃苦,他们又运用了新的经营理念,慢慢地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如今他已经事业有成。
来之前,张明就听母亲说过,三叔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还没有结婚,小儿子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两个儿子都面临买房娶媳妇,三叔的负担比较重。
当张明听说三叔没有活干时,他心里一动,他知道现在是他回报恩人的时候了。
张明热情地邀请三叔去他的公司里上班,他说自己的父亲没了,公司里正好缺少个三叔这种父辈的人帮他照管一些事情。
三叔一听连连摆手说:“孩子啊,我也没有多少文化,我去了纯粹是给你添乱,我可不能麻烦你。”
张明恳切地说:“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你去了,是在辅佐我啊,我父亲没了,我的身边需要你这样的长辈帮我照管一些事情。”
“公司里有专门的车队,如果你去了,正好是发挥你的特长,你有多年的车辆管理和运输经验,你可以帮我管理车队。”
三叔非常感激!
三叔把家里的一些事情处理了一下,就动身去了张明的公司。
三叔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帮着张明把公司里的车队管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三叔的小儿子也去了张明的物流公司,他在大学里学的正好是物流,人尽其才,很快,三叔的小儿子成了张明的得力助手。
张明给三叔和他的儿子都开出了丰厚的薪水,年底时他还会特意给爷俩包个大红包。
对于当前的生活状况 ,三叔心满意足,大儿子已经买房结婚了,只要在公司里好好干,小儿子的房子也不愁,这一切多亏了张明的帮助。
下午,下了班后,三叔就下厨炒一桌子菜,张明招呼公司里的一帮年轻人,坐下欢聚一堂。
三叔忙前忙后,照顾他们吃饭,让他们多吃菜。
张明说:“叔,看到你就仿佛看到了我父亲,有你在真好,你就是我的亲人。”
三叔听了张明的话,他心潮起伏,他也想起了张成业,如果他还在多好啊!
三叔和张明,好人遇到了好人!
我想说的话:
三叔和张成业是生意伙伴,更是亲如兄弟,在张成业病重时,三叔虽然贫困,但是他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多年以后,张明又帮助了三叔。
衔环结草,恩恩相报!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善良的人,总会有好运气。
当你用善举为别人挡风遮雨时,风雨过后, 你会收获艳阳高照的美丽晴空。
懂得感恩,学会担当,这是做人的格局和胸怀。
厚德载物,知恩图报,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传承下去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