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结婚风俗是什么,福建的婚嫁风俗

2023-03-02 08:28:04 44阅读

福建结婚风俗是什么,福建的婚嫁风俗?

答:福建结婚婚嫁风俗如下:

1.男方下聘

福建结婚风俗是什么,福建的婚嫁风俗

福建地区结婚需要男方下聘礼,礼金的尾数必须为3,与福建方言的生同音,寓意多生儿女,并且要准备喜糖、猪蹄、大鱼、线面、头目鱼干、红蛋、苹果、红酒、螃蟹和一对活鸡作为“喜庆十色”。

2.女方回礼

女方要准备袜子、金戒指和一套西装,合称“袜金裤”,谐音活金库,寓意着祝愿男方能够财运亨通,将“喜庆十色”中的一半返还给男方,并置办家电,带上装有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红塑料桶等嫁妆。

3.婚礼风俗

男方需要准备两辆以上的婚车去女方家接亲,并在女方家吃完一碗太平面才能走,到男方家里同样要再吃一碗太平面,婚房的床必须由男方家父母子女齐全的长辈来铺,寓意着祝福新人像长辈一样家庭美满。

4.回门酒席

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新郎需要陪伴新娘回到女方家中,还要给新娘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准备礼品,并由新娘的兄弟来接,拜访完女方父母后需要当天返回。

闽南正月初八习俗?

闽南熟语:“元宵但看初八灯”。按照福州习俗,从初八开始是送灯的日子。正月期间,福州民间有送灯的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每年例必送灯,因福州方“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

旧时,初八前后,乡村路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亲家舅扛着蔗,蔗上挂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送灯是很有讲究的,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为“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

福建搬新家的风俗规矩?

竹竿与灯笼一样,竹竿是标志主人是否住在此屋的一个象征。很久以前,老百姓晒衣服就开始用竹竿了。当竹竿、衣服都还在时,表示主人仍在此屋居住;一旦衣服收下,竹竿取回,就说明这家人已离去。而当竹竿在一个新的地方升起,挂上衣服时,意味着新主人已经到来。所以,这个一定要用上。至于灯笼,早期,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着一对大红灯笼,上面写着房屋主人的姓氏。

一旦灯笼取下,则意味着这家人将要搬离此地。而当人们看到新的灯笼挂起,就明白房内来新主人了。所以,搬家挂灯笼,成了我们民间最为传统的习俗之一。还有扫把,搬家带扫把,这一习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福州人重文明,重礼仪的传统美德。以前,福州人搬家需要带两把扫把:一把是原来旧家用的扫把,另一把是新家用的扫把。其意义是,将原先住的旧屋打扫干净后,以便后来人入住;同时把自己新屋打扫一番,干干净净好生活。不过这一习俗流传至今,一旧一新的扫把变成了两把新扫把。

准备事务:竹竿两根(不限长短)、毛扫帚两把、红桶两个、红头绳、稻草、打火机、红灯笼一对。

程序:出门前把竹竿两头和扫帚事先用红头绳扎好(有的人说还要用春联红纸先裹好后再绑红绳子),一只红桶装半桶水,另一只红桶装米,从旧家去新家路上注意水不能洒,后面把米装入新家米桶;

到新家后,在门口燃烧稻草(人与事物之后均要从稻草上过),先把装米的桶拎进门,接着是装水的桶(此桶水后面要拿去烧开水或煮饭菜均可,给家人服下寓意换水土);

竹竿进门,接着是扫帚进门,此时要用扫帚往里面扫3下(寓意福气扫进门吧),关门一分钟;

抬着竹竿每个房间走一走,拿着扫帚每间房间扫一下,最后扫帚从门口往外扫3下,闭门3分钟;后面就可以放搬家公司的进来了,接下去找时间把红灯笼挂起,仪式完毕。

福建三月三有什么风俗?

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福州地区嫁女儿礼金多少?

没有规定的,只是风俗1.定金3的倍数3万3,6万6,9万9等、黄金数两.2.结婚礼金、聘礼,双方自行商量,女方回礼由男方供定金、礼金中参考原价或者翻倍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