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征婚,历史上真的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咸阳征婚,历史上真的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诗句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相传李自成起兵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育于姨夫家,从姨父的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见之”。
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左。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
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圆圆曾属意于吴江邹枢,“常在予家演剧,留连不去”。据载,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然圆圆不为正妻所容。而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在 见到圆圆后,非常吃惊,说:“此贵人!”“纵之去,不责赎金。”。陈圆圆还与冒襄有过一段情缘,崇祯十四年(1641)春,冒襄省亲衡岳,道经苏州,经友人引荐,得会陈圆圆,并订后会之期;当年八月,冒襄移舟苏州再会圆圆,时圆圆遭豪家劫夺,幸脱身虎口,遂有许嫁冒襄之意,并冒兵火之险至冒襄家所栖舟拜见冒襄之母。二人感情缱绻,申以盟誓。此后冒襄因丧乱屡失约期,陈圆圆不幸为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
崇祯十五年(1642)仲春,陈圆圆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圆圆入京的时间,有崇祯十四、十五、十六年三说,其中,胡介祉《茨村咏史新乐府》称:“崇祯辛巳年,田贵妃父宏遇进香普陀,道过金阊,渔猎声妓,遂挟沅以归。”持十四年说;叶梦珠《阅世编》称:“十六年春,戚畹田宏遇南游吴阊,闻歌妓陈沅、顾寿。名震一时,宏遇使人购得顾寿,而沅尤靓丽绝世,客有私于宏遇者,以八百金市沅进之,宏遇载以还京。”持十六年说。然据冒襄《影梅庵忆语》载,冒襄与陈圆圆私订盟约在崇祯十四年秋,此后冒襄因家事牵累,未能赴圆圆约会。其间圆圆屡次寄书冒襄,促其践约,冒襄皆不及回复。崇祯十五年仲春,冒襄至苏州会圆圆,不意圆圆已于十日前被劫入京。由于冒襄所记为自己亲历之事,故陈圆圆入京时间当为崇祯十五年仲春。
至于劫夺圆圆之人,有崇祯帝田妃之父田宏遇、崇祯帝周后之父周奎两说。持前说者以邹枢、刘健、尤侗、李介立、叶梦珠、陆次云等人代表,由于他们为陈圆圆同时代人,较可凭信。持后说者仅有姓名难以稽考的“之江抱阳生”之记载及钮琇的转述。之江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称:“外戚周嘉定采办江南,闻其美,厚缣得之。携归京师。”孤证单说,似不可靠。
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家乐演员。田弘遇因贵妃去世,日渐失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结交当时声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吴三桂。田弘遇曾盛邀吴三桂赴其家宴,“出群姬调丝竹,皆殊秀。一淡妆者,统诸美而先众音,情艳意娇。”而这位淡妆丽质的歌姬,就是陈圆圆。吴三桂惊诧于陈圆圆的美艳,“不觉其神移心荡也”(陆次云《圆圆传》)。田弘遇遂因三桂之请,将圆圆赠送吴三桂,并置办丰厚的妆奁,送至吴府。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圆圆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
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吴三桂平定云南后,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宠冠后宫”。
《圆圆曲》是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乐府诗。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诗歌原文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在头条上写文章会被熟人看到吗?
谢谢!
根据我的经历,我想在头条上写文章,可能会被熟人看到,也可能不会被熟人看到。这要根据你的熟人是不是也在头条平台上的情况而定。
为什么这么呢说?因为头条平台上的文章及作品,只能是上了头条平台的人才能看到的。如果你的熟人也在做自媒体,在头条平台上,也是你的粉丝,那你写的文章你熟人就能看到。如果你熟人没有做自媒体,也没有在头条平台上成为你的粉丝,那就看不到你在头条平台上写的文章的。
之前我的同事开始做自媒体,发的所有作品,我都看不到。有时候她给我发到微信私信里,我都打不开看。因为我那时没有注册头条平台账号,没有做自媒体相关事宜,也就不能是她的粉丝,所以她的所有头条平台上的作品内容我都看不到的。就是因为我没有在头条平台上,我看不到她的作品,也看不到头条平台上的任何消息。我同事就叫我也注册头条账号,她说注册了头条,就可以看看她的作品,也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各地风土人情,还可以在头条平台上向网友们学习,我才注册了头条账号,在头条平台上向网友们学习的。
因此,根据我之前的经历,我认为在头条平台上写文章就是这两种可能。如果你写的文章不想让你熟人看到,你就了解一下你熟人在做自媒体没有,如果也在头条平台上,你们互相是粉丝,那你在头条平台上写的文章,你熟人就能看到。如果是你在头条平台上写的文章想让你熟人看到,那你也可以建议你熟人注册头条账号,并邀请你熟人成为你的粉丝,那你熟人就可以看到你的文章了。这是我的个人经历,不知正确与否,敬请平台和网友们指导。谢谢!
21岁离婚有一个小孩?
21岁,正是女人的青春年华。由于自己的少不更事而导致婚姻解体,表面看有点凄凉,但实质上对自己未来有好处,与其半死不活的被对方拖着,不如离婚再婚,一定会有转机。
再想嫁特别优秀的男人已很困难啦,因为你还有一个孩子,你再嫁必须找一个可以容纳你孩子的男人。不是每一个男人都能心胸大到可以容纳别人的孩子的,
我老婆的三哥因为患尿毒症去逝,他的老婆回了陕西咸阳,留下一个女儿交由我岳母抚养,这个侄女是2000年的出生的,前不久也于男人分手了,男人是隔壁村庄的,分手后她的三岁女儿也被男方带来啦,由于末到婚龄,所以也未领证登记,只不过匆匆地结束了短暂的同居生活。上个月侄女还一人前往陕西她生母家探望了她的母亲,在她母亲处逗留了7天,现在准备前往深圳务工。
其实当时侄女与男友在男友家同居,我作为姑夫来说当时就是持反对意见的。我当时就有讲过:你们的年纪还小,还不适合同居,如果说谈恋爱是可以的,本身她俩只有初中文化,也只能适合打工,可以一边打工,一边恋爱,既积累经济基础,又积累感情,过个三.五年再登记结婚,但侄女一意孤行偏要从广州辞工回新丰男友与其同居,现在好啦,年纪轻轻的已变成了二婚女,虽然她们末领证,但她与前男友生过一个孩子是事实,本来岳母还想将侄女的女儿带大,但我极力阻挠,绝对不准岳母再带小孩,遂岳母作罢。
其实女人离婚带着一个孩子再嫁是很困难的,试想,条件好的男孩子肯定看不上的,条件太差的男孩子自己又未必看得上,所以也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唯有将孩子交由父母抚养,自己进厂务工,一边做工一边物色一个比较踏实.肯干的男孩子,即使对方穷一点也无所谓,因为你们都还年轻,还可以通过双手创造财富。
古有神医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
说到这个问题,就聊一聊大家不知道的李时珍吧。
最近,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的新闻引起热议,本来以为又是一波利好茅台,结果连央视网都发布声明说: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搞得茅台的股票是应声下跌。
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其实,搞出大新闻,是茅台的老传统了,在大明王朝1566中,太监吕芳就用李时珍给的药方,用60年茅台给当时的嘉靖皇帝洗脚,治疗嘉靖皇帝因为吃过多重金属丹药,造成的皮肤溃烂的问题。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给出茅台洗脚药方的李时珍,讲一些你不知道的奇闻轶事。
李时珍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但是当时的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所以家里人都想他参加考取功名,进入朝廷,混个一官半职。
初期,李时珍也是非常给力,14岁就考取了秀才,但是后劲不足,后面又参加了3次科举考试,均已失败告终,无奈,只能子承父业,在家里帮父亲誊抄药方。
有一天,父亲不在家,来了两个火急火燎的病人,一个眼睛痛,一个拉肚子。李时珍说,父亲不在家,你们要是急的话,我就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拉肚子的病人顶不住,就同意了,没想到吃完后果然见效,父亲因此对李时珍刮目相看,此事也宣布李时珍也正式加入了医生的行列。
李时珍不仅在医学上天赋异禀,而且是一位对对子的高手。8岁刚上学的时候,私塾先生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脱口便对“明霞对客飞”。
有一家药铺给女儿征婚,就出了一个药名对子“玉叶金花一条根”,一位马公子,长得挺英俊,就是文采差些,便寻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没想到铺主又出了一个上联,限一天对上,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李时珍又帮忙给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铺主有点上头,又给出一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李时珍稍假思索,便对出下联“天仙子相思配红娘”。
铺主听到下联,当即答应了订婚。
李时珍图后来李时珍因为医术高超,被举荐到太医院任职,给当时的嘉靖皇帝看病,当时的嘉靖皇帝沉迷炼丹,希望长生不老,李时珍知道,所谓的仙丹都是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重金属炼取,含有毒素,跟大家说:“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
当时没有人相信李时珍,于是,在把太医院的医学藏书看得差不多的时候,便辞职回家了。
李时珍之所以如此有名,与进化论的奠基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有很大关系。李时珍主导编写的《本草纲目》一书,改变了中药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首次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
《本草纲目》分类法这个分类刚好是从无机到有机,从植物到动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级生物,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因此,在达尔文看到《本草纲目》后,把其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李时珍在国际上的地位。
达尔文《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形态用途等,并且李时珍本人也亲身对一些药物和药方实际进行过验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
《本草纲目》但是出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资金以及能力的限制,《本草纲目》中仍有许多封建迷信的药方,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比如《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这样一个奇葩药方:[噎膈反胃,诸药不效:真阿魏一钱,野外干人屎三钱,为末。五更以姜片蘸食,能起死人。]把真阿魏和干人屎磨成粉末,五更的时候,用姜片蘸着吃,能让人起死回生。
在传承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我们也不能用这个时代的思维去看古人。
李时珍采药图至少,从李时珍能够知行合一,不仅从典籍中向古人学习,而且能够走进广大人民群众中,向人民学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观察和检验药品和药方的疗效,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