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嘉结婚没,李湘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快乐大本营

2023-05-09 01:44:04 35阅读

李维嘉结婚没,李湘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快乐大本营?

李湘主持快乐大本营7年,于2004年10月30日离开快乐大本营,离开了主持人这个行业,成为一名制作人。可能是厌倦了这种综艺模式,也可能是想要其他的发展,总之,对于李湘的离开的原因,网上也是众说纷纭。

《快乐大本营》栏目开办播出三、四期后,即在观众中引起反响,迅速占据全国电视市场的周末黄金时段,并于1998年荣获当年星光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李维嘉结婚没,李湘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快乐大本营

原因一:跟《快乐大本营》"快乐"到第7个年头,李湘开始觉得"痒"。重复的制作模式,重复的主持风格,每一周几乎都在重复的节目样式,用何炅的话来说,"每个星期六都会见面,可能连夫妻都没这么准时!"于是她开始思考"我到底适合不适合这个节目"。

也有一个可以解释的原因:"可能是我长大了。" 2004年10月30日,李湘离开呆了八年的大本营,离开了主持人行列,只身去了北京,成为了北京某公司的制作人。而且那段时间还在准备结婚。但快乐大本营并没有停播,而是由李维嘉跟何炅两个男生主持。退出《快乐大本营》的湘姐又来到快乐大本营的舞台宣传她和老公的新片。

1999年到2004年是《快乐大本营》的黄金时期。李湘的退出,让长达5年的三角平衡被打破。李湘离开的时候还哭了,她也许记得每次在节目现场用捉弄的方式给何炅过生日,何老师感动的泪流满面地场景。记得3个人一起走过的青春年华。

张杰和谢娜结婚的时候都请来了哪些明星?

谢娜张杰婚礼现场,众多重量级嘉宾现身。除有何炅、李维嘉、吴昕、杜海涛等快乐家族成员外,更有吴奇隆、苏有朋、曾宝仪、李小冉、小沈阳、阿朵等众多明星现身。其中,何炅、李维嘉、杜海涛、苏有朋4人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抢亲团,而伴娘团则由吴昕、曾宝仪、李小冉3位美女组成。

谢娜吃饭不小心弄脏了胸前的衣服?

说起《快乐大本营》,算是这么多年湖南卫视收视长红的看家综艺节目了。

和《天天向上》一直都是湖南卫视比较有代表性的收视率高的综艺节目。

几年前的《快乐大本营》可以说是我们坐等每周六晚的固定操作。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长大了要不就是真的节目做得有些不好看了,偶尔搜来看几期,感觉笑点有点越来越尬了,追了几期就没有再看。

虽然可能对我来说,现在的节目没有了很大的看的欲望,但不能否认的是,之前的《快乐大本营》和“快乐家族”都是非常优秀的节目和节目主持人。

说起“快乐家族”就不得不说起神仙友情,何炅和谢娜了。

虽然节目里主持人有五个,但其他三个,海涛和吴昕也以“多年好友,好闺蜜”的CP炒作过。

吴昕和维嘉也因为侧脸看起来角度比较像的鼻子,也组过一阵的“兄妹”CP,但尽管再怎么炒,只有何炅和谢娜默默的经营着两人的友情。

谢娜和何炅这对工作了将近20多年的老搭档,除了事业上的帮助之外,还有生活上的相互扶持。

说起谢娜和何炅的初遇,应该是在1999年的一期谢娜为嘉宾的节目里,算到现在也有20多年了。

合作多年的两人,虽然看起来每期节目都是很默契,但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大多都是何老师在给谢娜圆场。

实话实说,谢娜其实稍微有点低情商,不是有意要黑娜娜,只是从她平时的节目主持过程中就可以发现了,有很多次虽然是无心说出的话,但是会给人很尴尬的处境,好几次都是何老师及时的圆场,才避免发生舞台事故。

虽然谢娜不是那么的完美,但何炅和谢娜的友情还是很铁的。

谢娜的爱情,虽然是顺从了自己的心意,但何炅替她张罗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在那场婚礼上,担任司仪的何炅也偷偷湿了眼眶。

这还不算什么,一次节目里,快乐家族的主持人和嘉宾们都坐在餐桌上,出演了一期特别的节目。

其中,谢娜坐在桌子的一角,吃着素菜,为了减肥的娜娜也是非常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身材了,可一个不小心,筷子夹着的菜掉到了衣服上。

尴尬的是,正好掉在了胸前,虽然有女嘉宾第一时间递上了卫生纸,但坐在娜娜旁边的是何老师,何老师的下意识行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何老师下意识地就拿起纸巾给娜娜耐心地擦拭,就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当然何老师也意识到了污垢所在的位置有些尴尬。

可接下来他的动作才是真正的暖心,何老师非常绅士的只拎起了污垢的那一块衣服,替娜娜擦干了后,绅士手的行为也得到了网友的点赞。

网友在羡慕何炅和谢娜神仙友情的同时,还对何炅绅士的举动和像对待家人一样的行动更加的满意,看来何老师不仅情商高,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温暖,像个大家长一样。

大概这就是把教养融到骨子的温柔的绅士吧。

披荆斩棘的哥哥有吴奇隆吗?

没有吴奇隆。披荆斩棘的哥哥有很多都是曾经红过的艺人,在各自的年代都是顶流。所以很能激起欢迎的情怀,吸引各个年龄层的粉丝。

吴奇隆从结婚后主要精力放在了商业板块,名下有多家公司,可以说是一个不依靠拍戏都能生活得很好的明星。

你看过最经典的印度电影是哪几部?

1、《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印度电影了,获得过不少电影大奖。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尔·汗在片中也是主演之一。

法兰、拉杜与兰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乔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网友“天问”评价说:“很棒的印度电影,这当中一样的可以看到中印相似的教育体制与贫富阶层问题。轻松、暴笑、热泪中感受积极人生的力量。梦想与事业,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是成就的不变真理。”

2、《大地之歌》

《大路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印度电影著名的阿普三部曲,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历时5年,通过三部影片描写了阿普从孩童到少年,青年,中年的成长道路和人生轨迹,着重描写了生活中的种种现实苦难,美好憧憬与残酷现实的格格不入,希望的破灭,在苦难中继续前行的必然道路。

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一步,本片一切都是以小男孩阿普的视角拍出。这个影片里描述的是在印度孟加拉的一个极其保守传统的偏僻乡村,没落到走投无路的婆罗门小家庭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态度。

网友“传统捍卫者”惊叹道:“第一部雷伊,惊为天人。神秘而伟大的天竺风情,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东方塔可夫斯基。”

3、《宝莱坞生死恋》

这是印度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歌舞爱情片,金碧辉煌的宫殿似的场景,大段的歌舞,还有诗性浪漫的对话,把印度特有的民族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施瓦雅和玛荷莉狄特在影片中为贵族祭神而共舞的一段最为经典,惊艳,是全剧最精彩的歌舞场面,美妙的身段,华丽的穿戴,清脆的脚铃,顾盼生辉的眸子,婉若彩蝶,相互嬉戏,情投意合,赏心悦目,光影流离,如梦似幻。

本片藉由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的爱情故事控诉种姓制度,汇集华丽、激情、悲剧于一身,豆瓣网友“陆支羽”评价说:“本片走的虽然是通俗爱情悲剧路线,在内容精神上传承了男女爱情忠贞而悲情的固有程式,但导演德夫达斯的重新诠释却显得气派非凡,尤其在整体的声光呈现上显得更为多元。”

4、《流浪者》

《流浪者》是宝莱坞电影的里程碑,曾荣获第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首部在海外打开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影片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

此外,影片还是印度著名的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于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拉杰卡普尔参考好莱坞电影的技法,融入印度传统的歌舞和通俗剧,缔造出宝莱坞电影的特殊风格。

该片于1955年在中国公映,也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很经典。

5、《雨中的请求》

主人公伊森是伟大的天才魔术师,因遭人陷害魔术失败受伤被困轮椅,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但他顽强的生活了14年,还出了一本书,拥有一个电台节目,简直就是身残志不残的楷模和偶像。在第14年的时候,在这个从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他向法院申请安乐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网友“MIC”评价说:“影片中充斥着欢乐、悲伤、孤独、哀愁、绝望、希望…… 这些看似矛盾的词汇,在本片中却融合的很好,没有一丝丝的拖泥带水,过度平滑。很优秀的一部影片,不管卖不卖座,应该说是很值得看的一部。”

6、《我的名字叫可汗》

这部片子,以911为背景,涉及了种族、宗教、东西文化差异等当下世界性的最困惑的问题,舍弃了传统印度电影的华丽该影片在某些地方,有些脱离印度,更接近美国社会,影片现实意义很强。

虽然没有了普通印度电影的载歌载舞,但依然用插曲和服装展现了浓郁的印度风情,也不乏幽默,可爱的沙鲁克汗做面膜,学平面美女模特摆造型,穿着硕大无比的非洲奶奶的连衣裙还一脸无辜的样子等等……

《纽约时报》评价说:“卡兰·乔汗执导的一部技巧性很强的作品,同时当“罕”教导着关于伊斯兰与忍耐的课程时,那夺眶而出的泪水也让给这部影片以很高的感情分。”

7、《偶滴神啊》

很难想象在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度里,会诞生一部批判宗教的影片,而且批判的如此彻底

主人公坎吉是无神论者,然而一次地震,使自己店铺塌陷,保险公司以神降下的灾难为由不予理赔,自己也因此面临破产,为此将神职人员告上法庭。在神秘人物的帮助下,最终赢得了官司,并为和自己相同遭遇的人取得了理赔。自己因此更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宗教。

虽然是一部宗教性质的电影,但是喜剧的形式使影片并不晦涩,影片语言通俗幽默,情节搞笑。

8、《地球上的星星》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又是:阿米尔·汗。和《三傻打闹宝莱坞》一样,阿米尔·汗在这个电影中反思的是印度的教育。

豆瓣网友“艾小柯” 评价说:“视觉创意细节令人惊艳。大框架未能免俗,但对待更广大的社会问题态度自信从容。”

片中不仅寻求教育理念,还着重体现亲情、友情,这是印度影片与西方片子不同之处。

9、《坠入》

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的洛杉矶,一个小女孩因为骨折住进了医院,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位卧床不起的男人,后者给她讲了个非常神奇的故事。那些精彩绝伦的想象使她忘记了疼痛,最终两人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片荣获2007年柏林影展玻璃熊特别表扬-最佳影片奖、Sitges -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

“我流着泪和你经历一次冒险。沿路所见的是我见过最美丽的风景。”豆瓣网友高小梵这样描述他的观影体验。

10、《水》

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妇女没有人权和自由,她们不过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8岁的小女孩楚娅(Sarala 饰)早早变成了寡妇,她只能被迫剃掉头发,在一个专门为寡妇准备的庭院中度过余下的漫长人生。

在这个院子里,生活着恍如天上仙子的年轻女性,也有黄土半埋的枯槁老人,更有处心积虑赚取不义之财的刁蛮之妇。 楚娅的明天会怎样?苦命女人的未来又将如何?

“和看《微物之神》的感受很像,为美好和童真所吸引,也为平静地流淌着的悲剧而愤怒。全片没有任何真正可怖的瞬间,却将寡妇们的处境和几个角色“丰富”且各不相同的精神世界展示无余。Lisa美得不可方物,而更令我动容的,是最后迪迪的心……一个不曾也不再有机会拥有孩子的母亲之心,一颗有良知的心。”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